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啥?又是个先进?(2/2)

李意舟从隔壁办公室抓了个壮丁,高华脑补了咔嚓”

一声后,他再度在这个世界留下了一道痕迹。

笑着望向李意舟,高华说道:“照片洗出来之后,能多给我一张吗?”

李意舟点点头:“没问题。”

毕竟她最初的想法,就是自己留一张,然后放在办公室一张,但去照相馆‘洗’两张照片和三张照片也没什么区别。

照完相。

各自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杨秀英笑容满面望向准备缩成团的高华:“小高,别藏了,上来领奖!”

此时,门外站满了人。

这些都是别的办公室的采购员,其中一人望向高华的眼神中夹杂着羡慕以及愤恨。

如果没有高华的‘瞒天过海’之计,这个月的先进工作者应该就是他了!

不光是这个月!

其实上个月的先进工作者也应该是他!

但被'暗箱操作'掉了!

好。

他这个月再接再厉就是!

而且他找人打听过,高华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可以弄来大量鸡肉!

那他就弄猪肉!

猪大于鸡!

他这个月为了搞到那十几头猪,陪着那帮公社领导喝了多少次大酒,通宵达旦,吐的一塌糊涂,然而输在了破床板上!

早知道,他下乡收点社员家的门板,找木材厂加工成床板,是不是先进工作者就是他的了?

青年攥紧拳头转身离去。

高华在此刻踏上领奖台。

嗯,其实就是个一尺高的小凳子。

杨秀英扬起手中的奖状:“鉴于高华同志上个月的突出贡献,经厂领导以及工人代表一致举手表决,授予高华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特发此状以兹鼓励!”

“鼓掌!”

她一声令下,赵礼、李意舟用力拍手。

啪啪啪!

啪啪啪!

真情实意,嘲讽拉满。

门外的人阴沉着脸散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高华满脸‘不遭人妒是庸才'的样子。

收好奖状。

杨秀英又递过来了一张提货券。

高华接过一看,有些失望。

无他。

缝纫机提货券。

重要的是,并不是经典款的蝴蝶、蜜蜂、飞人这几个牌子的缝纫机,而是四九城本地生产的‘燕牌’缝纫机。

(酱婶。

) 高华知道这家工厂。

缝纫机这种‘洋玩意’早年间由英美传入沪城,迅速走红,供不应求,沪城很多工厂因此爆火,四九城的大佬觉得自己这边可是天子脚下,京畿之地。

沪城有的,四九城要有!

沪城没有的,四九城也要有!

于是在1956年,四九城几家生产维修缝纫机的小作坊一合并,采用公私合营的形式,挖来一批沪城缝纫机厂的技术骨干,挂上了四九城缝纫机厂的牌子,在丰苔宋家庄建厂。

同年,第一台燕牌缝纫机问世。

再然后,就如同推广‘燕牌’自行车一样推广‘燕牌’缝纫机.......

高华收好缝纫机提货券走下领奖台。

周末他去把东西弄回家。

至于晓娥愿不愿意学着用缝纫机做衣服,那就全在对方一念之间.......

毕竟女人的爱好男人别猜!

在这个没有王者、抖音的年代,娄晓娥喜欢什么高华都不意外,毕竟他前几天还看见晓娥偷偷跟在谭晓丽身边学习织毛衣。

虽然只持续了三天......

高华在心中疯狂吐槽中,杨秀英从桌子下面提起了一块黑板,上面写着本月的采购任务。

肉类两万斤,鸡蛋三万斤,豆腐三万斤,菜油两万斤,各类蔬菜合计五十万斤,小食堂需要的鱼虾蟹,鸡鸭鱼肉不少于一千斤。

简单扫了几眼,高华将计划抄写在本子上。

相比较前两个月激进,他觉得这个月轧钢厂的采购计划有些保守了。

毕竟如今九月。

秋粮都快收获了。

困难时期基本可以宣告彻底过去,如果上面的政策再一步放松,农村经济将迅速从复苏阶段变更为繁荣发展阶段。

但这些事情高华无能为力。

在他旁边,赵礼边抄写内容,小声吐槽:“前两天我去逛南边一公社办的大集,没亮明轧钢厂采购员的身份随便逛,想买什么买什么,亮明身份以后就被赶了出来......

这你敢信?”

杨秀英笑道:“有什么不敢信的?”

高华满脸诧异:“啊?”

李意舟叹了口气解释道:“公社办集市,是为了方便社员互通有无,人家大多以物易物。

咱们一个大厂采购员过去在摆摊的社员那里买东西,人家公社自然担心会被说是为投机倒把提供便利,可不就得把你赶走?”

赵礼恍然大悟,不再言语。

高华继续保持沉默。

ps:有关‘燕牌’缝纫机,内容纯属虚构......

]([][]:)=3=3=3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