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4章 重用

午时初刻,长安城秦王府书房内。

中书令房玄龄接过内侍躬身递上的紫绫诏书,目光沉凝,落在墨迹初干的“詹事主簿”

四字上,指尖随即在紧随其后的名讳上微微一滞。

“魏征?”

房玄龄抬眼望向端坐一旁的杜如晦,喉结不易察觉地滚动了一下, “东宫旧臣,竟得留用?”

杜如晦枯瘦的手指在檀木案几上无意识地敲击了两下,浑浊的眼眸掠过一丝精光, “昨日刚见罢东宫血雨,今日便拔擢太子洗马魏征……殿下的心意,”

他沉吟片刻,沙哑的声音吐出四个字, “深不可测啊。”

房玄龄取过誊抄副本的黄麻纸,墨痕尚新,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此等信示,压,不如放,须臾也不能耽搁。”

杜如晦蜡黄的脸上不见喜怒,微微颔首。

誊本旋即被交予心腹小吏,快马送出府门,如同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注定要在长安城搅动层层涟漪。

......

孙伏伽正凝神提笔,用朱砂细楷批注摊在面前的《武德律疏》。

这是当朝编纂的法典,绢帛上“谋逆连坐”

的条文旁,墨迹蜿蜒如蚓。

贴身长随脚步急促地走近,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什么?!”

孙伏伽手腕猛地一抖,饱蘸朱砂的狼毫笔“啪嗒”

一声重重跌落在端砚上!

“魏征……詹事主簿?!”

这五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头。

仅仅几个时辰前,他在那帮新科进士环绕的场合里,还斩钉截铁地断言, “魏玄成项上人头,不出一两日必落地!”

那掷地有声的话语犹在耳畔,此刻却骤然化作最响亮的耳光,抽得他眼前金星乱冒,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刺痛渗出血丝也浑然不觉,对着同样惊骇的长随嘶声低吼:“速去!

给本官查实!

立刻!

马上!”

......

半个时辰后,长安东市,八仙楼二层。

新科榜眼张昌龄满面红光,坐于主位,被周平等一群同榜进士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

喧闹的酒气在雅间内氤氲。

周平正站在席间,绘声绘色地模仿着前几日泾河边老渔夫撒网的滑稽姿态,引得满堂哄笑。

“……哈哈!

你们说,咱们那位状元郎陈光蕊,此刻怕不是在永兴坊外,学那姜太公垂钓,”

周平故意拉长声调,引来众人好奇的目光,才嗤地一声讥笑道, “只不过他等的可不是文王,怕是指望着魏征大人自己从水里浮上岸来呢!”

“哈哈哈哈!

妙极!

妙极!”

“周兄高见!”

席间立时爆发出更刺耳的嬉笑与附和。

张昌龄矜持地端起面前的青瓷酒杯,指节在细腻的瓷壁上摩挲着,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盖过了嘈杂,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笃定, “诸位,此等不识时务、自寻死路之人,纵有文魁之名加身,如今身陷那等漩涡,”

他微微停顿,环视一圈在座的宾客,缓缓吐出四个字, “也不过是……插翅难逃。”

笃定的语气仿佛早已预见结局,引来的是一片心悦诚服的赞叹与恭维。

“张兄洞悉世事!”

“榜眼高见!”

仅一扇薄薄的山水屏风之隔,临窗的角落里,气氛却是截然不同的静默。

陈光蕊安然独坐,慢条斯理地用箸尖夹起一片切得薄如蝉翼、莹白如玉的鲜鱼生,轻轻浸入面前盛着青绿蒜泥与黑亮豆豉的小碟中,蘸足滋味,才缓缓送入口中,闭目细细品味那咸鲜在舌尖化开的微妙。

桌上是几样简单却精致的吃食。

而对座的陈安,却如坐针毡,脸色涨得通红,额角青筋隐隐跳动,隔壁雅间那些针尖般刺耳的、针对兄长的恶毒嘲讽,一根根狠狠扎进他的耳朵里。

“哥!”

陈安终于按捺不住,拳头捏得指节咔吧作响,猛地抬起头,从牙缝里挤出憋屈又暴怒的低吼, “这帮狗东西!

我现在就去撕烂那张昌龄的臭嘴!”

陈光蕊平静地放下银箸,目光沉静如水,落在陈安激愤的脸上。

“何必为小人之言动怒?”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喧嚣的奇异力量, “世人本如此,追名逐利,趋吉避凶。

他张榜眼需踩着状元这块阶石,待到半月后的琼林宴上,方能搏个无冕文魁的虚名。

此乃他的算计,你若去坏他,岂不是反帮他搭好了台子?”

他见陈安仍是气鼓鼓,紧绷的面容反而牵起一丝极淡的笑意,语气转而轻松地玩笑道, “再者,若真当不成这官,天也塌不下来。

大不了回咱江州老家。

有笔墨在身,随手写几首诗,还怕换不来三斗米、两壶酒?

总归饿不死你我兄弟。”

话音未落,他竟真的向不远处侍立的店小二抬手示意, “小二哥,劳驾,取纸笔一用。”

小二不敢怠慢,很快便捧来了笔墨和一张略显粗糙的麻纸。

陈光蕊挽起青衫袍袖,神色自若地提笔饱蘸浓墨,略一沉吟,便悬腕落笔。

但见他笔走龙蛇,墨色淋漓,一行行清雅遒劲的字迹便在那麻纸上铺展开来。

不过片刻,一首诗便已写就。

他搁下笔,将墨迹未干的纸张轻轻折起,递还给小二, “拿去请掌柜的掌掌眼,看看这字句,能否抵得今日这顿酒饭?”

小二见他气度从容,言语不凡,更不敢小觑,加上他有一日见过此人,别人都称他为“陈状元”

,更是不敢怠慢,双手恭敬接过诗笺,连声称是,转身便匆匆下楼去寻掌柜。

而这个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旁响起。

“陈状元!

可算寻着您了!”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褐色布衣、神色肃穆、步履却异常沉稳的老者,在另一名店小二的指引下,艰难却目标明确地走向了临窗角落那张桌子。

陈光蕊抬眼望去,来者的那张脸他认得,正是昨日在永兴坊魏征宅第外,曾冷着面孔、毫不通融地将他们拒之门外的魏府管家。

此刻,老管家看清端坐的正是陈光蕊,整个人顿时如同卸下千斤重担,长长地松了一大口气,连忙深揖到底,“老奴的腿都快要跑断了啊!

问遍了长安城东南半片……苍天有眼!

您真在这儿!”

他急促地往前凑近一步,刻意将声音压得更低,只让陈光蕊一人听见:“老爷请状元郎您今晚戌时过府一叙。”

管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眼神之中却有很多的信息。

陈安此时没有说话,但是脸上仍有防备,他还不知道长安城已经有了大变化,还担心这个魏征会牵连到自己兄弟二人,满脸的都是警惕。

陈光蕊面上毫无意外之色,仿佛一切早在预料之中,他淡然颔首,“知道了。”

随即从袖中掏出一串铜钱放在桌上,那钱数远远超出了桌上饭食的实际价值,然后,整了整并无褶皱的衣袍,从容起身,“好,今晚我一定去。”

青衫微摆,陈光蕊主仆二人随不疾不徐,步履从容地走向另一侧较为僻静的偏门。

他们从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楼梯拐角的阴影里,将身后的喧嚣彻底隔绝。

而这个时候,一位新科进士许是迟到了张昌龄的宴会,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一下子推开了雅间的门, “有大事发生,永兴坊的金吾卫,全都撤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