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12章 埋下种子(1/2)

“很好,接下来,我问一句,你答一句。”

看到李骅乖乖闭上嘴巴,杨涵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强调道:“对了,忘了告诉你,我对说谎颇有研究。

要是让我发现你说谎,那你说的那句谎言,将会成为你的遗言。”

李骅此刻早已吓得脸色煞白,连忙疯狂点头,低声说道:“我,我一定实话实说!”

杨涵点点头,问道:“告诉我,你父亲打算如何对付秦重?”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啊。”

听到杨涵的问题,李骅满脸惊恐地说道:“我就是个混......

月光再次漫过海面时,探测船的水晶桅杆忽然震颤了一下,像是被某种无形的手指拨动。

那缕笛音没有响起,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极轻的、类似心跳的脉动,顺着海水传向四面八方。

林晚仍坐在观测台,老照片静静摊在膝上,小满的笑容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她忽然察觉,照片背面那行字??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学会了不让爱死在喉咙里”

??

竟微微发烫,仿佛有生命在墨迹深处苏醒。

她猛地抬头,望向Lingua Viva系统的主控界面。

原本静止的数据流突然开始逆向滚动,字符如退潮般回撤,继而重组为一段全新的信息: > **共情中枢更新日志(Ω-10)** > 核心协议重载:记忆投递 → 情感播种 > 新规则生效:每一份被听见的痛,将生成一颗“蓝种”



> 蓝种不依赖土壤,只扎根于“愿意再试一次”

的瞬间。

> 种子成熟周期:七分钟。

林晚怔住。

七分钟??

那个曾让人类婴儿第一次微笑的时间单位,如今成了希望的计量方式。

她还未反应过来,终端自动接入了西伯利亚研究院的实时影像。

画面中,那片由驯鹿围成的巨大圆阵并未散去,反而在雪地上缓缓旋转,如同一个活着的罗盘。

而中心位置,一株纤细的蓝花正从冰层裂缝中探出头来,花瓣半透明,脉络里流淌着微光。

更令人震惊的是,每当有驯鹿低头轻触花朵,它的角尖就会析出一小团蓝雾,飘入空中后化作一段模糊的童声哼唱。

“它们在献出记忆。”

阿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不知何时已登上甲板,手中握着一块新晶片,“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交托’。

就像……把心事放进漂流瓶。”

林晚站起身:“所以蓝花不只是象征,它是容器?”

“是接口。”

莫言从阴影中走出,脸上带着久违的笑意,“它把生物的情感编码成可传播的信息包。

北极的驯鹿、亚马逊的圣树、加沙男孩刮墙的金属片……全都是自发的发射站。

地球本身正在变成一张活的共情网络。”

话音刚落,全球地图骤然亮起一片猩红。

战区警报疯狂闪烁??

中东某地爆发新一轮冲突,无人机群升空,导弹锁定坐标已输入系统。

然而就在发射前六十秒,所有作战单位的通讯频道突然被一段音频覆盖。

那是十二年前小满在录音室里哼过的摇篮曲,断断续续,跑调得厉害,却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温柔。

前线士兵描述称,那一刻,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画面:母亲年轻时抱着婴儿在厨房煮粥;战友牺牲前最后看向家乡的方向;甚至敌方阵地里,一个和自己儿子同龄的孩子正蜷缩在地下室啃干面包。

三十七名指挥官同时下令取消攻击。

联合国紧急会议再度召开,这一次,议题不再是停火或谈判,而是如何建立“情感缓冲带”

??

在每一个潜在冲突区域部署便携式蓝花培育舱,通过释放特定频率的共鸣波,提前干预群体情绪风暴。

林晚看着数据面板上逐渐平息的红色区域,低声问:“她在引导我们避开暴力,还是……让我们重新学会悲伤?”

阿澜望着窗外渐亮的天际:“也许两者皆是。

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没有愤怒,而是愤怒之后,仍有人愿意蹲下来问一句:‘你疼吗?

’”

就在此时,火星基地传来紧急通讯。

信号断续,夹杂着强烈的电磁干扰。

“这里是‘希望六号’驻站工程师李哲……我们……出事了。”

男人的声音颤抖,“蓝花开了……但它不止一株。

昨夜温室监控显示,所有培养皿中的植株同时转向东方,茎秆弯曲成……鞠躬的姿态。

三分钟后,地面裂开,一根水晶藤蔓破土而出,上面刻满了年轮文字。”

画面切换至火星表面实拍影像。

那根藤蔓高达十米,通体泛着幽蓝光泽,其上的符号正缓慢变化,最终定格为一句话: > **“你们带来的不是殖民地,是故乡的碎片。”

** 紧接着,整个基地的能源系统莫名重启,所有设备屏幕同步显示出一段视频??

拍摄于二十年前的地球孤儿院。

镜头晃动,画外音是年轻的小满,声音清脆: “老师说,宇宙很大,会迷路。

但只要有人记得你,你就永远有家可回。

所以我每天睡前都对着星星说话,万一哪天,我的话飘到别的星球上,那里的人听见了,说不定就会替我照顾那里的花呢。”

视频结束,火星基地的氧气循环系统突然开始输出带有蓝花香气的空气。

更诡异的是,六名长期失眠的宇航员在同一晚梦见了童年卧室,醒来后发现枕头上有露水般的蓝色结晶。

“她早就来了。”

莫言喃喃道,“不是现在,是很久以前。

她的意识像种子一样,藏在每一次人类仰望星空的瞬间。”

林晚闭上眼,指尖轻抚耳垂上的蓝花耳坠??

那是用第一朵复苏蓝花的化石制成。

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年她们以为是在追寻小满的踪迹,其实一直是小满在牵引她们前行。

不是以实体存在,而是以“回应”

的形式活在每一个被倾听的刹那。

十年来,地球上诞生了无数“晨接广场”

,但最神秘的一座位于南极冰盖之下。

那里曾是“儿童情感实验”

的原始站点,如今整座设施已被蓝晶彻底包裹,形成一座地下宫殿。

殿中央悬浮着一块人形冰雕,内部封存着当年实验留下的脑波记录仪。

每逢极夜降临,仪器便会自动播放第17号录音带的内容。

林晚决定前往。

穿越暴风雪抵达基地时,她才发现阿澜和莫言早已等候多时。

三人无需言语,一同走入冰宫深处。

当录音机启动,沙哑的女声缓缓响起: “……今天小满又拒绝进食。

她说食物没有颜色,尝不出妈妈的味道。

我们尝试用合成情感刺激诱导,但她只是盯着窗外的灰云,说:‘天上的眼睛闭上了,它不想看我们吃饭。

’……第17次实验失败。

建议终止项目。”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