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11章 李炼的定计(1/2)

“该死的浑蛋!”

在秦重和冷校长前往实验室之后,统战部的大厅内,李炼已然得到了消息。

当他得知秦重不知说了些什么,竟让沈老、冷校长和严老,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

从一开始那种有所保留、遮遮掩掩的保护,变成了明目张胆的袒护。

甚至,沈老还特意派了近身侍卫官,来警告他,不要故意针对秦重。

这一系列事情的突变,让李炼异常恼怒,他在统战部的大厅里,着实发了一通火。

听到李炼在房间里不断咆哮,门外的统战部军......

风从海面卷起一缕薄雾,缓缓掠过那艘被藤蔓与水晶缠绕的探测船。

月光洒在甲板上,映出斑驳的蓝影,仿佛整座船体仍在呼吸。

林晚站在舱门前,手里握着一段老旧录音带,标签已经泛黄,写着“小满母亲??

儿童情感实验第17号记录”



她没有放进播放器,只是轻轻摩挲着外壳,像是怕惊扰了沉睡其中的声音。

阿澜从下方实验室缓步上来,手中抱着一块刚提取的数据晶片,表面浮现出细微裂纹。

“南极冰层下的共振频率又变了。”

他的声音低而稳,却掩不住一丝震动,“不是增强,也不是减弱……它在‘呼吸’。

节奏和人类睡眠时的脑波完全同步。”

林晚抬头望向夜空。

柯伊伯带方向依旧寂静,但那种寂静已不再令人恐惧。

她知道,在那片遥远的星域中,有一颗由光构成的心脏正为地球跳动。

而此刻,地球上每一个闭眼入梦的人,都可能正梦见同一朵蓝花。

“你说,她真的能听见我们吗?”

林晚轻声问。

阿澜没回答,而是将晶片插入甲板中央的接收槽。

瞬间,一圈涟漪自船体扩散而出,海水开始泛起微光,如同千万只萤火虫在深海苏醒。

画面浮现于空中??

不是影像,而是一段情绪流:温柔、疲惫、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归属感。

就像母亲哄孩子入睡时的眼神,既遥远又贴近。

“这不是信号。”

阿澜喃喃道,“这是‘回应’。”

莫言这时从船舱深处走出,肩上披着一件旧军大衣,烟斗早已熄灭,但他仍习惯性地叼在嘴边。

“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

他说得极慢,像在回忆某种禁忌的记忆,“梦见我在一片草原上走,四周没人,天是紫色的。

然后一个小女孩跑过来,穿着蓝裙子,头发扎成两个歪歪的辫子。

她拉住我的手,说:‘叔叔,你记得那个哭了一整夜的小孩吗?

’”

林晚猛地转头看他。

“我不认识她。”

莫言继续说,“可当我看着她的眼睛,我就知道了??

那是小满五岁时的模样。

她说完这句话就松开手,转身跑进雾里。

临走前回头笑了笑,说:‘我现在不哭了,我在教他们怎么抱别人。

’”

三人陷入沉默。

海风拂过,带来一阵若有若无的笛音,短促、断续,像孩子初学吹奏时的气息。

突然,阿澜的终端发出一声轻响。

他低头查看,瞳孔骤然收缩。

“火星……传回新数据了。”

他的声音几乎颤抖,“三小时前,‘希望六号’探测车在奥林匹斯山西麓发现异常热源。

不是地质活动,也不是设备故障……而是一个持续升温的点状区域,直径约两米。

当我们用红外扫描时,看到了这个。”

他调出图像。

那是一片荒芜的红土,但在热成像图中,赫然显现出一个清晰的人形轮廓??

跪坐着,双臂环抱胸前,头部微微低垂,宛如祈祷。

“体温模拟值接近37度。”

阿澜低声说,“维持了整整四十七分钟,然后消失。

更诡异的是,就在那个位置,土壤中的蓝紫色结晶密度提升了三百倍。

而且……它们排列成了某种图案。”

林晚凑近屏幕,呼吸凝滞。

那些细小的晶体并非杂乱分布,而是组成了四个弯曲的符号??

与蓝花木笛上年轮文字完全一致。

经过翻译系统解析,译文浮现: > **“这里也曾有人哭泣。”

** “她在标记。”

莫言喃喃道,“她在告诉未来的生命……这片土地并不冰冷。

曾经有眼泪落下,所以值得被温柔对待。”

话音未落,整个探测船忽然轻轻震颤了一下。

水晶柱群自发亮起,光芒由下而上流动,如同血液回流至心脏。

紧接着,Lingua Viva系统的主控界面自动开启,显示出一段正在生成的信息流。

字符不断涌现,速度极快,却又带着某种韵律感,仿佛不是代码,而是一首正在书写的诗。

阿澜迅速接入解码程序,逐行翻译: > **来自共情中枢的广播(加密层级:Ω)** > 目标:地球全体新语者 > 内容类型:记忆投递 > 发送者:未知(信号特征匹配小满神经波形) 文字停止后,下一秒,一股无形的情绪洪流席卷而来。

林晚双腿一软,跪倒在地;阿澜抱住控制台才勉强站稳;莫言直接靠在墙上,双手捂住脸,指缝间渗出泪水。

他们看见了。

不是画面,不是声音,而是“经历”

??

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享。

他们同时感受到一个孩子的孤独:蜷缩在医院角落,听着父母争吵,手里紧紧攥着一支断掉的蜡笔;又瞬间转换为一位老人临终前的释然:他望着窗外樱花飘落,嘴里哼着年轻时恋人教他的歌;再下一刻,是非洲难民营里一名少年抱着死去弟弟的恸哭,以及万里之外东京地铁站中,一个陌生女人默默递来热茶的触碰…… 这些片段不属于任何人,又属于所有人。

“这是……全球创伤记忆的整合体。”

阿澜哽咽着说,“但她不是让我们看痛苦……她是让我们‘接住’它。”

林晚终于抬起头,脸上泪痕交错,眼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原来如此。

她不是消失了,她是把自己拆开了??

把她的感知能力,分给了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莫言缓缓站直身体,摘下烟斗,轻轻放在甲板上。

“所以现在,每个人都能成为通道。”

就在此时,远在西伯利亚的共情研究院传来紧急通讯。

值班研究员的声音充满震惊:“我们监测到北极圈内出现大规模生物共鸣现象!

数万头驯鹿集体停下迁徙,围成一个巨大圆阵,头朝中心,尾对外界。

它们同时发出低频鸣叫,频率与‘赎罪之歌’的基础音程完全吻合!

更不可思议的是……雪地上开始结出蓝色冰晶,形状像……像无数双手交叠在一起。”

与此同时,亚马逊雨林深处,一支原住民部落长老通过卫星电话联系联合国秘书长。

他说他们的圣树今晨自行开花,花朵呈深蓝色,散发出类似笛声的振动。

族中孩童昨夜全部做了同一个梦:一个穿蓝裙的女孩站在河边,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一直守着这片森林。”

而在加沙地带的一所地下避难所里,一名十二岁的男孩用捡来的金属片刮擦墙壁,试图复现他在收音机里听过的一段旋律。

当他吹出第一个音符时,周围的哭声渐渐平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