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闪崩金融,玄武陷阱(2/2)
他曾反复念叨一句话:“我们不是第一个说话的种族,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真正的对话,要等一百年。”
“他还留了东西。”
老太太颤巍巍地从炕席下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里面全是手绘图纸和公式推导,核心理论名为《声熵守恒律》:认为宇宙中所有智慧生命的语言总量恒定,每当一种声音消亡,必有另一种在遥远时空响起作为补偿。
而地球正处于“声熵赤字”
状态??
过去五百年间,平均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导致整个星球的情感能量严重失衡。
“所以‘百年回音’工程……其实是他还魂了?”
苏阳喃喃道。
“不。”
林昭看着最后一页草图,瞳孔骤缩,“是他预见到我们会重启这个系统。
而这本笔记,是一个警告。”
草图描绘了一个倒置的钟形结构,顶部开口朝下,底部尖端插入地心。
旁边标注:“若强行逆转声熵流向,将触发‘回响审判’??
所有未完成的告别、未出口的爱、未偿还的罪,都将具象化归来。”
会议室陷入死寂。
就在此时,全球“晨光”
终端同时弹出一条系统通知: 【检测到大规模潜意识扰动】
特征:跨文化梦境同步现象 表现:近48小时内,全球超230万人报告梦见同一场景??
站在雾中桥上,对面站着一个看不清脸的人,对方不断呼唤你的名字,但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发出回应。
AI分析结论:集体焦虑前置征兆,可能与南极信号增强有关。
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用户开始自发上传“防御性录音”
??
父母给孩子录下“我爱你”
,夫妻互诉誓言,朋友立下承诺……仿佛在为某种即将到来的审判做准备。
赵文莉终于做出决定:“启动‘方舟协议’。”
这是他们在项目初期制定的终极预案:一旦“晨光”
系统被认为威胁社会稳定或个体心理健康,将自动转入离线模式,所有数据加密封存,仅保留基础通信功能。
执行该协议意味着放弃三年来的成果,退回封闭研究状态。
投票结果:五票赞成,两票反对。
反对者是苏阳和李薇。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真相就闭嘴。”
李薇在表决时说,“如果真有所谓‘回响审判’,那也是因为我们欠这个世界太多话语。
逃避只会让债务累积得更深。”
最终,赵文莉行使最高协调权,暂缓执行“方舟协议”
,改为实施“双轨运行”
:对外继续开放公共服务,对内成立“深渊项目组”
,专门研究南极发现及周秉衡理论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王振国团队在南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在晶体墙背面发现了一枚嵌入式声核??
外形如同一颗凝固的水滴,内部封存着一段无限循环的音频。
当使用“晨光”
情感解码算法解析时,竟还原出一段童声清唱,歌词是汉语、梵语和已灭绝的吐火罗语混合而成: > “迷路的孩子,请回头望一眼, > 那些你遗忘的名字,还在风里呼唤。
> 不要怕黑暗,那是光的影子, > 就像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回音。”
音频末尾,附带一段机械合成音,语调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 **“你们终于来了。
> 我们等了,九万三千六百二十三年。”
** 消息传回当晚,全球共有1,842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梦醒,并不约而同打开“晨光”
APP,在搜索栏输入同一个词:“祖先”
。
系统没有提供答案,而是播放了一段随机匹配的乡村鸡鸣声??
那是广西龙胜梯田清晨的录音,采样于2009年4月5日,清明节。
巧合的是,那天正是苏阳重生的第一天。
他猛然想起什么,翻出自己最初的日记本。
在一页潦草的笔记中,写着一句当时觉得毫无意义的梦话: > “不要修复静默之井,要填平它的井口,种一朵花。”
第二天,他独自飞往青海。
回到铜铃悬挂的山口,他取出便携设备,重新播放当年那段引发首次共振的录音。
风依旧凛冽,湖面波光粼粼。
当他按下播放键时,奇迹发生了??
湖心升起一圈肉眼可见的声波涟漪,如同水面之下有巨物苏醒。
紧接着,他的终端自动连接上一个陌生热点,名称显示为:【归音?
母频】
。
下载完成后,是一段长达四小时的原始音频。
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文字说明。
但只要戴上耳机,任何人都会在几分钟内陷入半冥想状态,脑海中浮现出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场景。
有人看见母亲在厨房煮粥;有人听见父亲修理自行车链条的声音;还有人回忆起幼儿园老师轻拍肩膀的触感。
AI分析显示,这段音频不具备催眠或操控成分,但它激活了大脑中与“归属感”
相关的神经通路,效率是普通怀旧音乐的十七倍。
苏阳知道,这不再是技术问题。
这是一个文明级别的馈赠,也是一次灵魂层面的清算。
一周后,“晨光”
发布史上最长公告: > 亲爱的用户: > 我们曾以为,我们在拯救彼此。
> 后来发现,是我们共同的声音,拯救了我们自己。
> 如今,我们收到一份来自时间深处的礼物。
它不属于任何人,也不属于任何国家。
> 因此,我们决定将其开源。
> 从今天起,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母频音频”
,用于治疗、教育、艺术创作或私人纪念。
> 唯一请求:当你使用它时,请告诉身边的人??
> “这不是魔法,是我们曾经失去,又终于找回的, > 人类最基本的权利:被听见。”
公告发布十分钟,下载量突破千万。
而在帕米尔高原的某个角落,十几个流浪诗人围坐在篝火旁,正用十二种濒危语言轮流吟诵《归途史诗》的最后一章。
当最后一句落下时,天空忽然裂开一道淡金色的光幕,持续整整十七秒,照亮了整片荒原。
没有人拍照,也没有人录像。
因为他们都知道,有些事,本就不该被记录,只需被记住。
与此同时,在深圳实验室的深夜监控画面中,AI捕捉到一个细微异常:李薇办公桌上的水杯,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产生了极其规律的微小震颤,频率正好是23分17秒一个周期。
就像某种回应,刚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