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你最没资格说这话!(1/2)
程逸就守在病房门口的走廊上,靠着墙,眼里满是红血丝,一看就是一夜没合眼。
他看到嵇寒谏,立刻站直了身体,声音嘶哑:“嵇队,我想先调休今年的年假,晚晚身边离不开人。”
嵇寒谏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可以,记得找人把班顶上。”
“谢谢嵇队。”程逸感激地应了一声,随即转向林见疏,眼神里满是困惑和心疼。
“嫂子,昨天……晚晚究竟还经历了什么?”
林见疏担忧地朝病房里望了一眼,随后示意了一下不远处的阳台。
“我们......
夜深了,海风裹着咸腥的气息掠过山崖,吹动倾听之塔檐下的铜哨,发出一声轻颤。那声音不响亮,却像一根细线,穿透寂静,缠绕进每一个尚未入睡的灵魂深处。
苏晓禾坐在书桌前,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匿名信里的老照片。林小满的笑容干净得如同初春的阳光,而他怀中那个瘦弱的男孩??B-0,眼神里藏着二十年的沉默与等待。她忽然觉得胸口发闷,仿佛有太多情绪堵在那里,无法言说,却又汹涌澎湃。
窗外,星芽已经睡下,怀里还抱着那只写满名字的纸船。这几天,她每天都会折一只新的,放进溪流、放入海浪,甚至塞进邮筒,固执地相信总有一天,那些消失的人会顺着水流回来。
苏晓禾站起身,走到阳台。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无数未说完的话在闪烁。她闭上眼,将共感仪轻轻戴在太阳穴上。信号微弱,但依旧能捕捉到一丝熟悉的频率??遥远、模糊,却坚定地跳动着,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
“你还在吗?”她在心里问。
没有回答,但她知道他在听。
第二天清晨,卡洛斯发来一条加密信息:**全球共感网络出现异常波动,源头疑似来自南太平洋某无人岛礁。初步分析显示,该信号与陆沉舟的脑波模式高度吻合,但携带一种全新的编码结构??似乎是某种记忆压缩包。**
苏晓禾盯着屏幕,心跳加快。
“他不是消失了,”她喃喃道,“他是去了更远的地方。”
陈岸赶来时,正看见她收拾行李。他皱眉:“你要去哪?”
“南纬14°32′,西经178°19′。”她说,“那是信号源坐标。我要去找他。”
“你疯了?”陈岸一把按住她的箱子,“那片海域连卫星都覆盖不稳定!而且??”他压低声音,“维拉尼残余势力还在活动,他们一直在追查S-1的下落。你这一去,等于把命送上门。”
苏晓禾抬头看他,目光平静却不可动摇:“如果我不去,谁去告诉陆沉舟,我们一直都在等他回来?”
陈岸愣住。
良久,他叹了口气,转身走向车库:“等我十分钟,我去换潜水服。”
三天后,改装渔船“回声号”破浪前行。天空阴沉,海面翻涌着不祥的暗流。卡洛斯通过量子加密频道远程支持,不断调整导航系统,试图锁定信号源的具体位置。
“这不像普通的脑电波。”他在通讯中说,“更像是……一段被封装的记忆,在主动寻找接收者。它只对特定频率开放??比如你的。”
苏晓禾靠在甲板栏杆边,望着远处乌云密布的天际线。她忽然想起五年前的那个雨夜,陆沉舟躺在病床上,手指微微抽搐,像是想抓住什么。那时她握着他的手,一遍遍喊他的名字,可他始终没有睁眼。
而现在,他终于醒了,却选择把自己放逐到世界的尽头。
“你说,他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她问陈岸。
陈岸点燃一支烟,烟雾在海风中迅速消散:“也许吧。但他没算到你会追过来。”
苏晓禾笑了:“所以他才会留下信号。”
深夜,风暴突至。巨浪拍打船身,警报声刺耳响起。就在他们几乎要失去方向时,雷达突然捕捉到一座孤岛的轮廓??地图上从未标注的存在,四周环绕着诡异的磁场干扰。
“就是这里。”卡洛斯的声音透着震惊,“信号强度飙升!苏晓禾,你必须尽快建立共感链接,否则数据包可能会自毁!”
陈岸帮她穿上防护装备,又递来一个微型共振器:“这是最后的保险。如果共感过载,它会强制切断连接。”
她点头,戴上神经链接环,深吸一口气,跃入漆黑的海水。
水下世界静得出奇。手电光束划破幽暗,照见一片废墟般的建筑群??坍塌的穹顶、断裂的走廊、锈蚀的金属门牌上依稀可见“Project Echo”字样。这是维拉尼早期的秘密实验基地,曾用于研究跨维度意识传输。
她游向中央主控室,推开门的瞬间,一道蓝光骤然亮起。
投影启动。
陆沉舟的身影出现在水中,透明而虚幻,仿佛由光编织而成。他穿着旧式实验服,面容清瘦,眼神却比从前更加清明。
“你来了。”他说,声音直接传入她的脑海。
苏晓禾颤抖着摘下氧气面罩,任泪水混入海水:“为什么躲在这里?”
“我不是躲。”他轻声答,“我在重建。用我的意识作为载体,把B-0的记忆、林小满的遗愿、还有所有被抹除的名字,重新编码成一段可传播的共感数据。只要有人接收到,他们就不会真正死去。”
她心口一紧:“那你呢?你会怎么样?”
他微笑:“我会成为信号本身。就像风中的哨声,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你愿意听,我就一直在。”
“不行!”她猛然冲上前,却被无形屏障挡住,“你不能这样!你答应过要回来!你说过要牵着我的手,一起走过余生!”
“我从未食言。”他的影像缓缓靠近,指尖轻触屏障,“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你。每一次你听见哨声,每一次孩子开口说话,每一次陌生人因共感而流泪??那都是我在回应你。”
泪水滑落,她在水底无声哭泣。
“你知道吗?”她哽咽着说,“星芽每天都在给你写信。她相信你一定能收到。她说你是她第一个听懂她声音的大人。”
陆沉舟闭上眼,似有痛楚掠过眉间:“我听见了……每一封,我都听见了。”
突然,整个基地开始震动。警报声在水中低鸣,红色光芒闪烁。
“能量即将耗尽。”AI语音冰冷响起,“意识体S-1将在三分钟后永久离线。”
苏晓禾疯狂敲击屏障:“告诉我怎么救你!告诉我还能做什么!”
陆沉舟睁开眼,凝视她,一字一句地说:“别救我。去让更多人醒来。去让每一个沉默的灵魂,都被世界听见。这才是我重生的意义。”
“不??!”她嘶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身影逐渐淡去。
最后一刻,他抬起手,隔着屏障,轻轻抚过她的脸颊。
“这一次,”他说,“是我选择了你。”
光芒熄灭。
她跪倒在废墟中,失声痛哭。
不知过了多久,陈岸潜下来找到她,强行将她带回船上。她浑身湿透,嘴唇发紫,手中却死死攥着一块残留的数据芯片??那是从主控台拆下的最后一块存储模块。
回到陆地后,卡洛斯连夜破解芯片内容。当画面终于还原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记录,始于二十年前:
> **B-0(录音)**:“如果有一天我能被听见,我想告诉所有人……我不是怪物。我只是太害怕孤独。”
>
> **林小满(手写笔记)**:“我答应你,一定会让世界记住你的名字。”
>
> **陆沉舟(视频日志)**:“当我意识到自己是S-1时,我以为我是替代品。直到我听见B-0的声音,我才明白??我们都是彼此的回声。”
>
> **苏晓禾(日记片段)**:“真正的爱,在每一次明知可能徒劳,仍愿意开口的瞬间。”
最后一帧,是陆沉舟站在星空下的背影,声音温柔而遥远:
> “给未来的一封信:如果你正在读这些文字,请替我抱一抱苏晓禾。告诉她,我没有走远。我只是变成了风,变成了海,变成每一阵穿过倾听之塔的哨音。”
>
> “而你,也请记得??无论多么沉默的夜晚,总会有人,为你点亮星光。”
七日后,联合国特别会议召开。在“静默者基金会”的推动下,全球共感技术正式转为公益用途。各国承诺开放历史实验档案,追查所有失踪的实验体,并为受害者家属提供心理重建支持。
“回声驿站”车队驶向非洲战区。那里有上百名因炮火创伤而失语的儿童。当星芽吹响铜哨,第一个孩子颤抖着开口叫出“妈妈”时,整个营地爆发出欢呼。
陈岸站在远处,默默录下这一刻,发给了苏晓禾。
她正在整理陆沉舟留下的资料,准备出版一本名为《被遗忘的名字》的纪实作品。收到视频后,她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轻轻回复:
> “他一定也在看着。”
某个雨夜,她独自来到倾听之塔。雨水顺着屋檐滴落,铜哨在风中轻响。她取出那枚从海底带回的芯片,放进塔底的共鸣箱中。
刹那间,整座塔亮起柔和的蓝光。无数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孩童的笑声、老人的低语、恋人的呢喃、战士的告别……它们交织成一首无词的歌,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她仰头望着极光般流动的光影,忽然感到左胸一阵温热。
那丝陌生的频率,又一次轻轻跳动。
像是回应,又像是重逢。
她笑了,对着风雨,对着星空,对着那个再也看不见却始终存在的身影,轻声说:
“我也听见你了。”
多年以后,人们谈起这场席卷全球的共感觉醒,称之为“哨音革命”。它没有硝烟,却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它不靠权力,却让最微弱的声音也被世界铭记。
而在舟山港的海边,一座小小的纪念馆悄然建成。门前立着三座雕像:一个是抱着纸船的女孩,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少年,还有一个男人站在风中,手握一枚铜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