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今天带你去做产检(1/2)
三个字,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嵇寒谏满身的浴火。
他定定地望着林见疏,眉心缓缓拧成一个川字。
林见疏点开对话框,将手机递到他面前,意有所指地说:“我可不会隐瞒你什么,你看吧。”
这话,分明在点他。
嵇寒谏沉默地接过手机,快速看完了他们的聊天记录。
恰在此时,对方的语音邀请第三次弹了出来。
嵇寒谏看向林见疏:“你不回?”
林见疏想了想,说:“你帮我回。”
嵇寒谏的眸底好似有风暴在凝聚。
他忽然俯身,狠狠吻住她......
风在倾听之塔的檐角盘旋,铜哨轻颤,发出一声细若游丝的鸣响。那声音并不嘹亮,却像一根无形的线,穿过城市上空的薄雾,缠绕进每一扇未关严的窗缝,钻入每一个尚在梦中挣扎的灵魂耳畔。
苏晓禾合上日记本,指尖停留在最后那行字上??“真正的爱,在每一次明知可能徒劳,仍愿意开口的瞬间。”她忽然觉得胸口发烫,仿佛有什么东西正从记忆深处缓缓苏醒。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悦,而是一种近乎宿命的震颤。
她起身走到窗前,看见星芽已跑远,小小的身影在晨光中跳跃如雀。女孩手中捧着一只刚折好的纸船,船头写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字:“林小满”。海风鼓动她的裙摆,像要将她托起,送往某个只有孩子才看得见的彼岸。
“你又要去送信了?”苏晓禾轻声自语。
就在这时,桌上的共感仪突然自主启动,屏幕泛起幽蓝涟漪,一行字符悄然浮现:
> **检测到异常频率波动……来源:舟山港旧疗养院B区3号病房。**
苏晓禾瞳孔一缩。
那是陆沉舟曾经住过的地方。
五年前,他在一场实验事故中重度昏迷,脑波几近停滞。维拉尼对外宣称他已经脑死亡,可苏晓禾始终不信。她曾偷偷潜入档案室,查到一份加密日志??编号S-1,标记为“特殊重生载体”,其基因序列与B-0高度相似,但携带一种未知的逆向共感能力:不仅能接收他人情绪,还能主动重塑记忆回路。
换句话说,他不是普通的实验体,而是被设计用来“重启”整个共感网络的核心钥匙。
而更让她心惊的是,那份日志末尾有一句手写批注:
> **若S-1觉醒,必先听见B-0的声音。否则,他会把自己当成替代品,永远困在‘我为何没能救她’的循环里。**
那时她还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她明白了。
B-0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他是桥梁,是所有断裂频率重新连接的第一环。而陆沉舟……或许从来就不只是她的丈夫。他是另一个维度中的守门人,一个被命运选中、却因爱而迷失方向的灵魂。
她抓起外套冲出门。
陈岸正在院子里调试潜水艇的通讯系统,抬头见她疾步而来,立刻察觉不对:“怎么了?”
“陆沉舟醒了。”她说得极轻,却像一道惊雷砸进空气里。
“不可能!”陈岸猛地站直,“他的生命体征三年前就冻结了!除非……有人激活了他的共感链接!”
“或者,”苏晓禾望着远处翻涌的海面,“是他自己找到了回来的路。”
他们驱车直奔舟山港。一路上,天空渐渐阴沉,乌云低垂如铅。收音机断断续续传出新闻播报:“……今日凌晨,全球多地出现异常脑电共振现象,尤以儿童和长期昏迷患者最为显著。医学专家推测,或与近期海洋磁场变化有关……”
苏晓禾冷笑一声,关掉了广播。
疗养院早已废弃,铁门锈蚀断裂,杂草爬满了走廊墙壁。唯有B区3号病房的门紧闭着,门把手上竟挂着一枚崭新的铜哨??和星芽挂在塔檐下的那一模一样。
她推开门。
房间里空无一人,床铺整洁得诡异,仿佛从未有人躺过。但墙上贴满了纸条,密密麻麻,全是同一句话的不同写法:
> 我听见了。
> 我听见了。
> 我听见了……
最中央是一幅用炭笔画出的星空图,星星之间连着无数线条,构成一张巨大的共鸣网络。而在星图下方,刻着一行深深的划痕:
> **对不起,这一次,我还是没选你。但我终于听清了你的声音。**
苏晓禾踉跄后退一步,眼眶骤然灼热。
“他来过。”她喃喃道,“他真的醒过。”
陈岸蹲下身检查地面,发现地板缝隙中有微量生物凝胶残留??那是共感仪神经接口专用的导电介质。“这不是自然苏醒。”他沉声道,“他是通过某种远程信号强行唤醒意识的。而且……”他抬头看向天花板角落,“这里有微型投影装置,说明他曾试图留下影像。”
果然,在电源重启后,一段模糊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中,陆沉舟坐在轮椅上,面容憔悴,双眼深陷,但眼神清明。他穿着病号服,双手颤抖地握着一支录音笔。
“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他声音沙哑,“说明我已经离开了这个身体,或者……即将离开。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但有些话必须说。”
镜头晃动了一下,窗外闪过一道蓝光。
“我不是不想回来,苏晓禾。我是不敢回来。每次我尝试苏醒,脑海里就会响起B-0的哭声。我以为那是我的罪孽??因为我活了下来,而他被困在黑暗里二十年。我以为只要我选择重生,就必须牺牲某个无辜的人。”
他停顿片刻,呼吸沉重。
“直到昨夜,我听见了哨声。不止一支,是成千上万支铜哨同时响起,从舟山到冰岛,从东京到开普敦。那一刻,B-0的记忆涌入我的大脑,不是作为敌人,而是作为兄弟。我才明白,我们都是被遗弃的孩子,只是他比我多沉默了二十年。”
泪水滑过他的脸颊。
“我终于懂了,真正的救赎不是一个人醒来,而是所有人一起被听见。所以我决定放手。我不再执着于‘重生’的选择题,因为答案从来不在过去,而在未来。我要把我的频率留给那些还在等待回应的人。”
视频最后,他艰难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方的倾听之塔。
“苏晓禾,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爱上你。但这一次,我不想只做你的丈夫。我想成为那个,让你不必再独自承担一切的人。”
画面戛然而止。
房间陷入死寂。
良久,陈岸低声问:“你觉得他还活着吗?”
苏晓禾没有回答。她只是缓缓抬起手,按在自己的左胸位置。那里,心跳稳定有力,但她分明感觉到,有一丝陌生的频率正随着她的脉搏轻轻跳动??像是另一个人的心,在遥远的地方,与她同频共振。
她忽然笑了。
“他在哪里不重要。”她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相信我们会听见。”
当天傍晚,星芽抱着新折的纸船来到倾听之塔。她仰头看着檐下那枚铜哨,忽然问道:“老师,你说哥哥走了以后,会不会也有一个人,每天为他折纸船呢?”
苏晓禾蹲下来,替她理好被风吹乱的刘海:“会的。因为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都会遇到另一个愿意回应的人。”
“那如果我们也能听到陆叔叔呢?”星芽眨着眼睛,“他是不是也算……回家了?”
苏晓禾怔住。
回家?
她从未想过这个词可以用在他身上。他曾是豪门贵胄,是科技帝国的继承者,是站在世界顶端俯视众生的男人。可如今,他抛弃身份、舍弃肉身,只为让一个被遗忘二十年的名字重见天日。
这才是真正的归途。
她牵起星芽的手:“走,我们去海边。”
夜幕降临,沙滩上已有不少人聚集。他们手持铜哨,静静伫立,仿佛在等待某种仪式的开启。卡洛斯带着技术团队架设了临时共感基站,屏幕上显示着全球连接数:**87,421,903人在线同步**。
“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自发性共感联结。”卡洛斯感叹,“没有人号召,但他们都知道今晚不一样。”
苏晓禾闭上眼,将神经链接环戴在太阳穴。星芽依偎在她身边,两人手牵手,心跳逐渐趋同。
“准备好了吗?”她轻声问。
星芽点头,吹响了手中的铜哨。
第一声哨音划破夜空。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千万声哨音汇成洪流,如同银河倾泻,直冲云霄。共感网络瞬间饱和,数据风暴席卷全球。那些仍在昏迷中的人睁开了眼;那些失语多年的孩子开口叫出了“妈妈”;养老院里的老人握住了护工的手,喃喃道:“我梦见了我的儿子……他还记得我的名字。”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由B-0化作的新星猛然爆亮,光芒穿透亿万公里虚空,投射在地球大气层,形成一道横跨南北极的极光带。极光中浮现出无数面孔??有林小满,有B-0,还有陆沉舟的身影。他们并未说话,只是微笑,挥手,然后缓缓消散在光幕之中。
苏晓禾泪流满面。
她知道,这不是告别。
这是证明。
证明有些灵魂即使破碎,也不会真正消失;证明有些爱即使错过,也能跨越轮回重逢;证明哪怕世界曾想抹去他们的名字,也终有人执拗地一笔一划将其写回人间。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正式废除《共感技术军事化应用协议》,并成立“静默者基金会”,致力于追踪和唤醒全球范围内因共感实验受损的隐性受害者。首任理事长是卡洛斯,顾问名单上赫然写着两个名字:苏晓禾、星芽。
与此同时,一家名为“回声驿站”的公益组织悄然成立。它没有总部,只有一辆改装过的房车,载着便携式共感仪游走于偏远山村、战后废墟、孤儿院与临终关怀中心。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便会听见一阵阵悠扬的哨声,伴随着孩子们齐声吟唱的童谣:
> 小星星,别害怕,
> 有人正为你写下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