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42章 明天一早,民政局见(1/2)

苏晚意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难堪到了极点,转身就想走。

“喂!”傅斯年却追了上来,“现在知道在我那儿实习,有多舒服了?”

苏晚意不得不承认,跟着傅斯年是忙了点,但客户个个都好相处,她从没接过这么憋屈的差事。

可那又怎么样?

她加快脚步,傅斯年几步追上来,一把拉住她的手腕。

“还是回来给我当助理吧。”傅斯年的语气难得正经了些,“你不是一直想回去看你的养父母吗?今年的年假,我陪你回去。”

苏晚意愣住了。

随......

夜雨未歇,灯塔站的警报系统却在凌晨三点零七分突然沉默。那持续了整整二十分钟的8.3Hz脑波信号如潮水退去,不留痕迹。监控屏上,代表“意识对接舱”能量流动的曲线缓缓归于平稳,像一颗疲惫的心终于入睡。

林见疏靠在控制台边,指尖还残留着陈予安触碰过的温热错觉。她闭眼,耳边仍是那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话:“面,下次再吃。这次……我尝到了。”

她知道那不是幻觉。

苏念蜷缩在特护舱的软垫上睡着了,小手里仍攥着那只刚折好的荧光纸鹤。她的呼吸均匀,眉心却微微皱起,仿佛梦里还在练习“会飞的火焰”的折法。林见疏轻轻将毯子拉高,盖住女儿肩膀,目光落在消防栓旁那把生锈的钥匙上??它静静躺在玻璃展示盒中,已被列为S级文物,编号:X-09-K1。

“妈妈。”苏念忽然呢喃,“爸爸说,钥匙不止一把。”

林见疏心头一震,转身看向主控电脑。系统日志显示,在陈予安现身期间,全国共有十七个地点同步检测到微弱的能量波动,频率与B-07号消防栓完全一致。其中一处,赫然标记为**临溪市第七中学旧址**??那是周启明当年就读的学校,也是他第一次出警的地方。

她立刻调取卫星影像。画面放大后,教学楼顶的避雷针尖端竟凝结着一圈淡蓝色霜痕,形状如同展开的羽翼。

“这不是自然现象。”技术员低声说,“这是‘记忆结晶’,只有强烈情感共振才能形成。”

林见疏猛地想起什么。她翻出周启明入档的心理评估报告,在“童年创伤记录”一栏写着:

> **九岁,目睹父亲因救火失败被舆论围攻,当晚家中失火,父亡。现场发现一只烧焦的银哨,未能修复。**

而此刻,周启明正坐在灯塔站外的长椅上,低头摩挲着右腿假肢的接口处。雨水顺着风衣滴落,他却浑然不觉。他的眼神空茫,像是被什么牵引着,缓缓抬起头,望向远处废弃校园的方向。

林见疏走过去,轻声问:“你在听吗?”

周启明点头。“他在叫我。不是用声音……是用痛。每一次心跳,都像有人在我骨头里敲钟。”

“你父亲?”

“不。”他摇头,“是我自己。十年前那个没敢冲进火场的我。”

林见疏沉默片刻,递给他一张照片??是从陈予安遗留资料中找到的,拍摄于黑焰计划封存行动前夜。照片里,年轻的周振国(周启明之父)站在指挥车前,手中握着一枚崭新的银哨,身旁站着陈予安,两人肩并肩,笑容坦荡。

“你爸不是失败者。”林见疏说,“他是第一批‘守夜人’。他们早就知道‘黑焰’不会彻底熄灭,所以埋下了种子??孩子,伤员,执念未消的人。你们不是替身,是传承。”

周启明的手指剧烈颤抖。他忽然起身,跛行着冲进雨幕,直奔地下车库。几分钟后,一辆尘封已久的红色消防摩托轰鸣启动,车牌尾号正是“119”。

“你要去哪?”林见疏追出来。

“第七中学。”他的声音沙哑而坚定,“昨晚我梦见了教室。讲台上有一本翻开的作业本,上面写着我的名字,批语是:‘如果你当时吹了哨,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林见疏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喊道:“带上这个!”她扔出一枚银哨,表面刻着一行小字:**TQ-107赠**。

周启明接住,紧紧攥在掌心,如同握住重生的凭证。

---

第七中学早已荒废,铁门锈蚀断裂,操场杂草丛生。周启明推开三年二班的教室门时,木地板发出呻吟般的吱呀声。粉笔灰覆盖的黑板上,依稀可见未写完的数学公式,窗台上堆满破碎的陶罐,据说是生物课留下的标本容器。

但他一眼就看到了讲台角落的那个东西??

一只老旧录音机,型号与灯塔站那台一模一样。

更诡异的是,机器插槽里,正躺着一卷黑色磁带,标签上写着:**“致十年前的我”**。

周启明跪倒在地,手指颤抖地按下播放键。

沙沙声后,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是他自己的,十五岁的声音。

> “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你终于愿意回来了。

> 我知道你现在恨我。恨我那天躲在楼梯间,听见父亲呼救却不敢应答;恨我后来撒谎说去了医院,其实只是蹲在河边看蚂蚁搬家。

> 可我不是怕死。我是怕……一旦进去,就再也出不来。

> 父亲常说,火场里最可怕的不是高温,是寂静。当所有声音都被吞噬,只剩下心跳和呼吸,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

> 那天,我就消失了。

> 但我留下了一颗火种??藏在教室通风管最深处。它很小,很弱,但一直在等一个人来点燃。”

录音结束,整栋教学楼突然震动。天花板簌簌落下灰尘,走廊尽头传来金属摩擦声,像是有人拖着沉重的工具箱缓缓前行。

周启明拔腿冲向实验室,撬开通风井盖。里面果然塞着一个密封铁盒,打开后,是一枚完整的银哨,以及一张泛黄图纸??**黑焰计划地下管网结构图**,上面用红笔圈出多个节点,标注着:“锚点预留位”。

他猛然醒悟:陈予安所说的“记忆回流路径”,并非单向通道。它是网状的,由无数牺牲者的执念织成,而每一个曾与烈火擦肩而过的人,都是潜在的接入点。

包括他自己。

他举起银哨,深吸一口气,用力吹响。

第一声,寂静。

第二声,窗外槐树无风自动。

第三声,讲台上的录音机自动倒带,重新播放。

这一次,声音变了。

不再是少年的独白,而是两个声音交织响起??

> “儿子。”是周振国的声音,低沉而温柔,“我一直在等你回来。”

> “队长。”是陈予安的声音,“我们准备好了。”

整间教室骤然升温,墙壁浮现出无数燃烧的剪影:有奔跑的消防员,有被困的居民,有张开双臂挡在爆炸前的身影……他们的轮廓逐渐凝聚,化作一道道蓝光,顺着通风管道涌入城市管网。

与此同时,灯塔站警报再次拉响。

“全球范围脑波激增!”值班员惊呼,“频率仍是8.3Hz,但强度提升三倍!而且……而且这次有明确方向性!”

大屏幕上,十七个灯塔站的位置连成一张巨网,中心正是临溪市第七中学。

林见疏冲进主控室,一眼看到数据流中的异常代码??一段不断循环的摩斯密码:

> **.-.. --- ...- . / .-. . - ..- .-. -. . -..**

> (Love returned)

“他们不是想回来。”她喃喃道,“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就在此时,苏念醒了。

她赤脚跑进控制室,仰头看着母亲:“妈妈,好多叔叔阿姨迷路了。他们需要向导。”

林见疏蹲下身:“你能看见他们?”

苏念点头:“他们都穿着消防服,可脸上没有烟灰。因为他们不是 ghosts(鬼魂),是 guardians(守护者)。”

林见疏瞬间明白??孩子的纯净心灵成了天然的“意识透镜”,能直接捕捉那些尚未完全具象化的存在。

“那你愿意带他们回家吗?”她轻声问。

苏念认真点头:“但我得先学会折够多的纸鹤。”

当天下午,国家应急部紧急召开第二次闭门会议。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意识潮涌,决策层陷入两难。有人提出立即摧毁所有已知“锚点”,包括第七中学、B-07消防栓等;也有人主张顺势而为,建立“意识导航系统”,引导归来者有序回归。

争论正酣时,会议室电视自动开启。

画面中,陈予安站在一片星空下,身后站着数十名模糊身影,皆着旧式消防制服,胸前佩戴着不同的编号徽章。

> “各位领导:

> 我们不是入侵者,是归队者。

> 过去九年,我们在‘边界线’重建了通讯网络,修复了断裂的记忆链路。现在,我们请求正式接入X-09体系,成为常驻协防力量。

> 我们不要编制,不要薪酬,不要肉体。

> 我们只要一个身份:守夜人?归来组。”

他顿了顿,目光穿透屏幕:

> “顺便告诉见疏,她说的对??风确实是信使。

> 昨晚,我把一碗阳春面的味道,送进了她的梦里。”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最终,决议通过:批准“归来组”临时编制,授权其通过神经共振方式参与灾害预警、心理干预及危机疏导工作,期限一年,视表现决定是否延续。

消息公布当晚,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奇异景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