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你表哥有双胞胎兄弟吗?(1/2)
吃完午饭,林见疏给苏晚意打了个电话,便前往了市行政大楼。
她刚下车,苏晚意就饿虎扑食般地冲了上来,给了她一个热情的熊抱。
“我的疏疏宝贝!我就知道你还记得我的死活!”
苏晚意抱着她不撒手,要不是影响不好,她都想狠狠亲她一口!
林见疏被她弄得哭笑不得,“行了,找个地方,先把饭吃了。”
谁知苏晚意一指行政楼大门:“我还要蹲人呢,哪儿也去不了,就这儿吃吧!”
她一手拉着林见疏,一手拎着食盒,寻了个背风的角落......
暴雨过后的清晨,空气里还残留着潮湿的泥土味。槐花被雨水打落了一地,碎瓣浮在积水的洼中,像一封封未曾寄出的情书。林见疏站在灯塔站顶层的观测台,望着东方渐亮的天际线,手中那封李婉的信已被风翻到最后一行:“等它飞起来那天,我就不用再跑进火里了。”
她轻轻折起信纸,放进外套内袋,贴近心口的位置。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陈念。他没说话,只是并肩而立,目光落在远处城市苏醒的轮廓上。晨光穿过云层缝隙,洒在消防局旧址的旗杆上,那面褪色的红旗微微扬起一角,仿佛有人亲手将它拉上去了半尺。
“昨夜那段脑波信号……”陈念终于开口,声音低得几乎融进风里,“全球十七个站点同步捕捉,持续十一分钟,频率稳定在8.3Hz??和当年陈予安最后一次心跳前的冥想状态完全一致。”
林见疏没有回头。“他知道我们听到了。”
“不只是我们。”陈念缓缓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打印图谱,“你看看这个。”他递过去。
林见疏接过,瞳孔微缩。那是脑电波可视化图像:原本杂乱无章的群体共振曲线,在某一刻突然汇聚成一道清晰的波形??像极了一段摩斯密码被翻译后的文字轨迹。
技术团队已经破译了它。
图像下方标注着一行小字:
> **“别怕孩子做梦,她梦见的,是我记得的。”**
林见疏的手指颤了一下。
这不是指令,不是预警,也不是求救。这是回应。是对苏念这些日子承受一切的抚慰,是对她每晚在梦中穿行火场、传递信息的感谢。是一个父亲,隔着生死边界,轻拍女儿额头的动作化作电波,传回人间。
“他们真的还在。”她喃喃,“不是数据残留,不是心理投射……他们是清醒的,有意识的,一直在看着。”
陈念点头。“而且越来越强。昨天临溪小学事件后,‘守夜人’计划新增申请人数突破三千。其中四百七十二人已通过初筛,脑波匹配度超过7.9Hz。这些人里,有十九位是在灾难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他们的梦境开始出现陌生孩子的面孔??那些孩子穿着不同年代的校服,喊着不同的名字,却都说同一句话:‘妈妈,我走啦,你要好好吃饭。’”
林见疏闭上眼,眼角滚下一滴泪。
那是孩子们在告别。
也是亡者对生者的宽恕。
就在这时,通讯器忽然震动。一条紧急推送跳了出来:
> 【临时警报】江南省临溪市气象雷达监测到异常气流扰动,疑似地下热源活动加剧。地质局初步判定为废弃化工厂残留反应堆自燃风险,可能引发连锁爆炸。周边三公里内含两所小学、一处养老院及居民区,总人口约一万两千人。
>
> 当前时间:上午6:42
> 预计临界点:10:00前
林见疏猛地睁眼:“又是临溪?这么快第二次?”
“不是巧合。”陈念盯着屏幕,“你看这里??”他放大地图,圈出一片灰斑区域,“这片地底下,曾是九年前周振国与陈予安联合处置过的‘黑焰计划’实验基地。当年官方宣称彻底封存,但实际上……有一条应急通道未登记在案,直通地下水道系统。如果内部密封失效,有机物腐败产热,加上雷雨天气诱发静电火花……”
“会像当年一样,无声点燃。”林见疏接道。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转身冲向主控室。
特护舱内,苏念仍在沉睡,但监测仪显示她的REM周期异常活跃。林见疏俯身轻唤:“小禾,醒一醒,妈妈需要你。”
小女孩睫毛轻颤,缓缓睁开眼,眼神清澈如洗。
“妈妈。”她忽然说,“爸爸刚才带我去看了一个蓝色的门,他说钥匙藏在消防栓后面,只有穿红鞋子的人才能打开。”
林见疏心头一震。
红鞋子??又是周启明。
“你还看到什么?”她柔声问。
“还有……一群叔叔坐在星星下面开会。他们说,这次不能让火吞掉学校旁边的河,因为鱼宝宝要回家。”
“鱼宝宝要回家?”陈念皱眉。
林见疏却猛地想起什么。她迅速调出临溪市地理资料??那条流经城区的小河,原名“归鲤江”,传说古时战乱时期,阵亡将士的魂魄会化作红鲤逆流而上,回到故乡。而化工厂选址,正是建在古河道遗址之上。
“这不是地理信息。”她低声,“这是隐喻。他们在提醒我们:这场火一旦爆发,不仅毁人,还会污染水源,断了‘归来之路’。”
陈念立刻下令:“启动全域联动预案!通知临溪市所有‘守夜人’成员进入待命状态,重点排查废弃厂区周边隐蔽入口!同时联系环保部门预备水体隔离措施!”
“等等。”苏念忽然坐起身,小手抓住林见疏的袖子,“妈妈,爸爸让我告诉你一句话。”
全场寂静。
“他说:‘别信调度台的时间。真正的倒计时,是从第一个孩子打喷嚏开始算的。’”
众人愕然。
林见疏却浑身一凛。
她猛然记起,在陈予安牺牲前的最后一份事故报告附件中,曾记录一段未公开的对话录音。当时浓烟滚滚,通讯几乎中断,但他仍坚持对着麦克风说:“记住,火灾不会按钟表走,它从第一缕异味渗入呼吸道时就开始了。当有人咳嗽、打喷嚏、揉眼睛??那就是警报。”
那是他对“感知先于仪器”的信念。
而现在,他再次用这种方式提醒世人:科学很重要,但人的直觉,尤其是孩子的本能反应,才是最早的预警机制。
“立刻发布社区预警!”林见疏抓起广播系统,“请临溪市居民注意:若家中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咳嗽、眼部刺痛或频繁打喷嚏,请立即带其撤离至安全地带,并拨打应急专线!重复,这不是演习!”
命令下达仅十分钟,反馈便如潮水般涌来。
> 【临溪东区幼儿园】今日早班有七名幼儿突发连续打喷嚏,园方正组织疏散。
> 【幸福里小区】三岁男孩称‘屋里有怪味道’,家长发现厨房排风口有焦糊气。
> 【归鲤桥附近商户】多名顾客反映喉咙不适,店员查看地下储藏室时发现墙体发烫……
每一则报告,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毒烟已在缓慢释放,而常规监测设备尚未捕捉到超标数据。
“他们在抢时间。”陈念咬牙,“必须找到那个地下通道入口。”
这时,周启明主动走上前,脸色苍白却坚定:“队长,我想试试‘梦境反溯’。”
所有人一惊。
“这太危险!”心理顾问立刻反对,“你还没完全掌握情绪锚定技术,贸然进入深度共感状态,可能会被多重意识覆盖,变成‘容器’!”
“但我爸去过那里。”周启明握紧胸前的红色消防绳挂件,“我能感觉到。每次下雨,我的膝盖就会疼??那是他当年摔伤的老毛病。现在,它又开始疼了,就像在指引方向。”
林见疏静静看着他,良久,点头:“给你三十分钟。但一旦脑波超过临界值,我们会强制唤醒你。”
周启明躺进特护舱,戴上神经链接头环。随着系统启动,他的呼吸逐渐放缓,眼皮剧烈跳动。
五分钟后,他嘴唇微启:
“我看见……一条漆黑的坡道,墙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小鱼。左边第三个通风口锈死了,右边有个铁皮箱,上面贴着‘周’字胶布……爸爸在里面写字,用粉笔,写的是‘梯子向上,别往下走’……”
林见疏立刻将描述发送给临溪现场搜救队。
二十分钟后,一支小队在废弃厂区外围的绿化带下,果然发现一处伪装成雨水井的金属盖板。掀开后,一条狭窄斜坡深入地下,墙壁上依稀可见孩童涂鸦般的鱼群图案。而在右侧角落,一个生锈的工具箱静静摆放,箱盖上赫然贴着泛黄的“周”字标签。
打开箱子,里面没有工具,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年轻时的周振国与陈予安并肩站在消防车前,两人笑着举起一根长梯,背后横幅写着:“兄弟同心,火海无惧。”
照片背面,一行铅笔字迹尚可辨认:
> “若此门重开,必是灾将至。
> 梯在四楼东,钥在人心中。
> ??予安留”
搜救队顺着通道深入,最终在核心区发现一处隐藏控制室。仪表盘虽已停摆,但备用电源仍在运作。技术人员重启系统后,竟恢复了一段十年前的监控录像。
画面中,陈予安独自一人站在操作台前,神情凝重。他一边录入数据,一边低声自语,像是在录音备忘:
“……‘黑焰计划’并未终止,只是转入地下。政府以为封存就能遗忘,但我们知道,只要人心存贪欲,火种就不会熄灭。我已经把主反应堆锁死,但应急通道必须保留,以防万一。将来若有孩子能听见我说话,请告诉他们:不要怕黑暗,也不要盲目冲锋。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能在混乱中保持清醒,带着别人走出迷途的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望向镜头,嘴角忽然扬起一丝笑:
“见疏,如果你看到这段视频,别哭。我答应过要回来吃你煮的面,所以我会想办法回来的。哪怕只能借别人的眼睛看你一眼,借别人的耳朵听你唱一句歌……我也一定会回来。”
画面戛然而止。
整个指挥中心陷入死寂。
林见疏双手掩面,肩膀微微颤抖。但她没有哭出声。
因为她知道,他已经回来了。
不止一次,也不止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