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不要尽说些人家听不懂的话
秦王府中,李爽将萧纪、贺拔胜与南梁的臣子都聚集到了一起。
殿宇之中,萧纪与一众南梁的臣子多少有些局促。
可贺拔胜却是相当的稳重,或者准确的说,有些麻木。
这并不是贺拔胜第一次到秦王府来,不过如今,已然是物是人非。
贺拔允与贺拔岳已然不在,在官方的定性之中,一个是谋反的罪人,另一个则是护主的忠臣。
恩恩怨怨,对于此刻的贺拔胜已然不重要了。
六镇反叛之前,贺拔氏在北地已然是威名赫赫的家族,威震四夷。
可如今,走了一大圈,归来的贺拔胜却是孑然一身。
北人在洛阳已然势微,他在南梁也没有根基,如今想要来长安立足,可以说完全是靠着说服萧纪这一份功劳,以及以往的情面。
昔日的兄弟乃至是下属晚辈,如今都走在了贺拔胜的前面。
“本王已然上奏天子,仍许武陵王沿用王号,开府建衙。
一应用度,朝廷皆可支应。”
给一个王号,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给钱,这就不一样了。
萧纪听李爽这么一说,也赖得去理会李爽说的这个天子是哪一个了,当即谢恩。
“臣谢天子及秦王大恩!”
萧纪行礼,他身后的属臣也跟了上来,到是心思莫测的贺拔胜,动作慢了一拍。
注意到李爽的目光看来,贺拔胜才慌张的补了一礼。
“武陵王不必如此!”
李爽将萧纪搀扶了起来,又问道: “当今天下倾颓,四夷扰动,本王欲安天下,更需武陵王这等有才之士在身旁,时时谏言。
不知武陵王可否屈就,入我秦王府,为本王参谋?”
众人都有些惊讶。
不是这个要求不合理,而是这个要求出奇的有些丰厚。
一时间,不只是萧纪,便是他身后一众属臣,都有些诧异。
这可是引为心腹,参赞机要啊!
这北朝,不知多少人想要得这一职位而不可得。
如今,李爽居然就这么给了萧纪。
“臣多谢大王!”
相叙一番,萧纪带着众臣退下,李爽却是叫住了贺拔胜。
萧纪等人也不以为意,反正都是旧人。
可贺拔胜的心中却是彷徨不定,不知道李爽会如何对他。
李爽走到了贺拔胜的身边,略微跨前了一个身位,看着萧纪等人的身影,吐槽道: “这武陵王才学具足,可惜就是人小气了一点!”
贺拔胜听着这话,微微点了点头,可反应过来这是哪,却是一动不敢再动了。
“听说破胡替他挡住了王僧辩,他答应给破胡的金子却没有给?”
李爽的目光看来,贺拔胜也不知道该说是不是,终究,他还是点了点头。
“如此,本王给了!”
贺拔胜抬起了头,看向了李爽,心中的滋味莫名。
李爽的这番话与举动,已然代表了太多。
“臣多谢大王!”
李爽见此,微微一笑。
“无须如此,你在朝廷的爵位与封地还是如旧。”
贺拔胜听了,真有些老泪纵横的感觉。
无他,贺拔胜便是再硬的心肠,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漂泊,此刻也难免有些落叶归乡之意。
李爽看着贺拔胜的样子,握住了他的手,道: “破胡,你可知此刻宇文泰、高欢、侯景皆在辽东。”
贺拔胜摇了摇头,他是真的不知道。
他这些年一直在白帝城,如今猝然北上,成都的李神轨也不可能和他说辽东的事情。
“破胡以为,若要攻伐高句丽,收复辽东,当如何?”
贺拔胜听了,直接道: “高句丽的武备与中国类似,多筑山城,若欲伐之,当备器械、厚服。”
贺拔胜的人品不咋样,但是军事素养却是没得说,一句话就点出了关键。
“最好是备选精卒,诱之而出,一举歼灭,如此,辽东可定。
否则,必然拖延日久,难收全功。”
李爽点了点头,道: “本王为收复辽东,已在辽水以西设三镇。
此外,又令慕容绍宗在光州打造战船,以作运输之用。
可有一地,本王却是不能安心。”
贺拔胜听了,拱手道: “请大王赐教!”
“北地!”
李爽目光之中,带着几分凌厉之色。
“本王征召漠北铁勒诸部,然郁久闾塔寒不能御之。
铁勒诸部南下之后,夺掠柔然的草场、牲畜,本王需要有人去柔然,震慑铁勒诸部。”
贺拔胜听到了这里,已然明白了。
“大王是想让臣去!”
李爽点了点头,问道: “破胡以为如何?”
贺拔胜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李爽,久之,拱手道: “臣愿往!”
李爽一笑,道: “如此,本王封破胡为柔然国相、单于大都护、征北大将军。”
贺拔胜听完,诧异了。
柔然国相?
贺拔胜不明白,此刻北面的柔然人是什么状态?
这职位是谁担任,难道是李爽定的么?
单于大都护又是什么!
贺拔胜怕丢人,没有敢问,只是拱手道: “诺!”
贺拔胜在长安待了半月,与自己的家人以及两位兄弟的家人相聚了片刻,便带着百余名骑兵北上。
出夏州,过黄河,到达朔州之后,穿过了阴山,来到了柔然王庭。
出乎他的意料,东柔然的可汗郁久闾塔寒亲自带着王庭的官员前来迎接,礼仪之隆重,让贺拔胜这个北归之人,感觉恍如隔世。
最让贺拔胜惊讶的是,他感觉自己不是柔然国相,反而是这里所有人的可汗。
郁久闾塔寒更是在他的单于王座之旁,放了一张国相的椅子。
众臣拜他的时候,也连着贺拔胜一起拜了。
“天可汗派遣大都护至此,实乃我柔然之幸事!”
郁久闾塔寒带着柔然诸臣如此说,这一刻,贺拔胜终于明白了。
单于大都护究竟是什么意思?
望着跪拜在自己身前的一众柔然人,贺拔胜的心中,这一刻真的服了。
北魏鼎盛时期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如今却是做到了。
他们这些六镇之人恨得牙痒痒的柔然人,如此恭顺,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长安给他的一个名头。
“大王啊,贺拔胜心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