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94章 典范长昭

乌孙山下,柔然汗庭。

李爽的信从关中发出,跨过万里之遥,送到了西域,郁久闾阿那瓌的手中。

两个月前,郁久闾阿那瓌已然知道了他留在居延泽的柔然部众全军覆没的消息。

郁久闾阿那瓌对此虽然略感惋惜,但并没有太多触动。

无他,漠北的形势变化的太快,加上吐谷浑选择臣服,两方因素合力之下,居延泽的柔然军已然是一支孤军。

就算他们选择投降,阿那瓌心中也并不意外和愤怒。

可这封信到达他的手上,阿那瓌心中的震撼与愤怒却是实打实的。

柔然国相秃突佳看着阿那瓌放下了手中之信,面露惆怅,不禁问道。

“可汗,大野爽信上说了什么?”

“大野爽说他要打高句丽,让我们趁此良机东向,不然就没有机会了。”

秃突佳听完,骂道:

“什么废话,我们和嚈哒人打得正酣,此时怎么可能回去!”

阿那瓌摇了摇头,正巧此时,阿史那土门在外求见。

阿那瓌让自己的女婿走了进来,将这封信交给了土门,并将来使送信之事一并告知,等他看完之后,问道:

“你以为大野爽何意?”

阿史那土门看完之后,并没有如秃突佳般愤怒。

“臣以为答案并不在这封信上。”

阿那瓌微微一笑,问道:

“何意?”

“漠南使者三人,携此信逾越万里之遥至此,可见天可汗之名,在漠南、漠北乃至西域,皆可畅通无阻。”

秃突佳听完,反应了过来。

“大野爽这是在示威?”

阿那瓌咬着牙,带着一股不甘,道:

“他是在告诉我们,这东方草原,已不是我们柔然的了。”

陷入惆怅之中的阿那瓌很快清醒了过来,看着阿史那土门,问道:

“如何了?”

“铁勒诸部的马匹已然征集而来。”

突厥在与嚈哒的作战之中,出力甚多。

郁久闾阿那瓌对于这位年轻的突厥首领一番勉励,待得他走后,目光之中却露出了深深的戒备。

年轻、勇武、才能卓著!

随着西域战争的深入,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柔然之中,谁可比之?

这是一把双刃剑。

郁久闾阿那瓌很担心,一旦他不在了,柔然之中,恐无人能制之。

“大野爽,你给我找的好女婿啊!”

长安。

大统五年(539),身在长安的李爽得到了一东一南两个重要的消息。

东面的高句丽安原王高宝延,在大魏和大梁两位天子诏书的感召下,据说是幡然悔悟,并且痛哭流涕,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贡品来洛阳朝贡,表达了身为臣子的不该,并乞求原谅。

至于被占了的辽水以西的土地,高宝延表示什么占不占的,那不是应该的么!

天子要,他这个当臣子的能不给么?

而辽东之地,高句丽却依旧是态度暧昧。毕竟经营百年,在此地,高句丽有着强大的控制力。

辽东诸城,高句丽能集结六万大军。高宝延无法完全调动这六万大军,可若是李爽欲攻辽东,为了自保,辽东诸城的城主也会自发集结起来。

李爽对此,并没有更进一步,而是改武厉逻为通定镇,并且在通定镇和险渎城之间,隔着辽水,在辽东城的对岸,又设置了怀远镇。

设兵戍垒,巩固到手的土地。

营州与敦煌,一东一西,都是兼具商业与军事双重价值的战略要地,一个连通东北,一个通往西域。

两地商贸繁盛,有着大量来自西域的粟特人。

随着朝廷表示再度原谅了高宝延,营州的商队再度进入辽东城,前线的烽烟一时也消失了。

辽东诸城城主一颗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太平日子。

至于南面,诸萧吃鸡大赛第一个淘汰者出现了。

武陵王萧纪!

这位昔日掌控十万禁军,一时风头无两的武陵王萧纪成了第一个出局者。无他,他掌控的地盘实在太贫瘠了。

萧纪的地盘看似东西千里,从江州城往东直至夷陵以西,可一路都是崇山峻岭,能种田的都是沿江的河谷地带,产出不多。

昔日,萧绎与萧纪为了争夺十万禁军的掌控权,双方撕破了脸皮。

后来,萧纪弄不过萧绎,写了控诉萧绎的檄文,引来了萧氏诸王干涉。

萧绎不敢犯众怒,最终将十万禁军分了。

在建康的萧纲占据了大义名分,得了大头,分到了五万禁军以及陈霸先等骁勇之将。

萧绎、萧纶、萧续等人则分到了剩下的大军。

萧纪反而得的最少,只有几千人,因为再多,他也养不起。

事情到这里,却没有结束。萧纪的举动,引得萧绎深恨之。

故而在此之后,萧绎屡屡找萧纪的麻烦。

坐拥江陵的萧绎实力雄厚,两人之间的冲突不断,不过萧绎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萧纪当初过不去夷陵,萧绎此时也攻不下白帝城。

萧绎见来硬的不行,就来阴的,花钱收买萧纪的近侍、属臣,让他们谋刺萧纪。

萧纪日夜惊惧之下,又使用了老手段,发檄文控诉。

只是这一次,萧氏诸王反应平平。

好一点的写信慰问一下,差一点的干脆理都不理。

萧纪看再这么下去,迟早小命不保,干脆心一横。

投了!

萧纪以涪陵、临江、巴东、建平、信陵五郡作为投效之礼,带着属臣将官数百人北上,前往关中。

大统五年初,萧纪带着浩大的队伍到达了长安城南。

李爽带着长安城中属臣,出城迎接。

萧纪的投效,不仅让巴蜀的防线向前推进了千里,得到了白帝城这座益州福祸之门,使得巴蜀两地的防御压力骤减,更给南朝之人竖起了一个典范。

吃鸡淘汰了怎么办?

你可以投啊!

乌泱泱的人群之中,李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贺拔胜!

萧纪能下定决心北投,贺拔胜自然出了很多力,甚至可以说,他是主要的推动者。

他站在萧纪身边不远处,颇有些近乡情怯的模样。

李爽一笑,看向了他,问道:

“破胡,别来无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