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不是自己的主场(2/3)
陈远握住她的手,“正是因为他们相信你,才更希望你好好活着?”
她眼眶一下子红了。
第二天,团队做出了决定:暂停部分非核心模块开发,集中资源确保申报成功。
同时,他们主动联系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内测家庭,录制纪录片式短片,真实记录“眠语者”
如何改变他们的夜晚??
广西一位独居抚养 twins 的单亲妈妈,在机器连续三天预警宝宝呼吸异常后及时送医,查出先天性喉软化症; 内蒙古牧区的一户人家,因电压不稳导致旧监控设备频繁死机,换了“眠语者”
后首次实现整夜稳定运行; 成都一位自闭倾向幼儿的母亲含泪讲述:“以前我不知道他在哭什么,只能抱着撞墙。
现在我知道,他不是讨厌我,只是感官过载需要安静。”
这些视频被剪辑成三分钟公益短片《一百个夜晚》,发布当天转发破百万。
多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南方日报》评论道:“这不是一场商业发布,而是一次关于科技温度的集体觉醒。”
申报材料如期递交。
半个月后,喜讯传来:“眠语者”
入选国家卫健委“智慧母婴健康服务试点项目”
,获得首批200万元科研资助,并将在五个省份的基层卫生院开展实地应用测试。
庆功宴上没人喝酒,大家都累了。
方幼晴举杯站起来,声音有些抖:“谢谢你们没让我一个人走完这条路。
但我还想走得更远一点??
下一站,我想把‘眠语者’接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全场安静。
“现在的NICU设备只监测心跳、血氧、呼吸频率,却没有情绪反馈系统。”
她继续说,“早产儿不会哭出声,疼痛时只是微微皱眉或肢体抽动。
护士靠经验判断,往往滞后。
如果我们能把声音频谱分析技术迁移到生物电信号上,结合微表情识别算法,也许能让机器‘看见’那些无声的呼救。”
张霞梦轻声问:“医院会同意吗?
涉及伦理审查和患者隐私,难度比家用场景高出十倍。”
“我知道难。”
方幼晴点头,“所以我打算先从合作医院的小型试验开始,招募志愿者家庭,签署知情同意书,全程录像备案。
每一步都公开透明。”
陈远举起杯子:“那就干吧。
反正我们早就不是为了赚钱活着了。”
笑声中,有人提议给这个新计划起个名字。
“叫‘初啼’怎么样?”
付广涛说,“寓意每一个生命最初的呼唤,都不该被忽视。”
方幼晴眼眶发热,轻轻点头。
项目启动后,他们与北阳儿童医学中心达成合作。
第一位参与试验的,是一名出生仅28周、体重900克的极早早产儿,编号B-07。
由于肺部发育不全,他被置于恒温箱中,全身插满导线,每一次微弱的抽搐都被记录在监护仪上。
方幼晴带领团队驻扎医院两周,将“眠语者”
的传感器模块微型化,集成到柔性贴片中,贴附于婴儿背部和脚底,实时采集皮肤电反应、体动频率与心率变异性数据。
AI模型经过特殊训练,能够识别四种典型应激状态:疼痛、饥饿、不适(如尿布湿)、孤独(缺乏接触安抚)。
第三天深夜,系统首次触发红色警报。
值班护士起初以为误报,但检查后发现婴儿肠鸣音异常增强,腹部轻微隆起,立即呼叫主治医生。
超声显示存在轻度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期征兆,若再拖延六小时,可能需手术切除肠段。
“你怎么做到的?”
主治医师震惊,“这孩子连表情都不会做,你们的机器是怎么知道他不舒服的?”
“我们教会它读身体的语言。”
方幼晴说,“就像母亲本能地知道孩子哪里不对劲一样。”
消息传开后,更多医院表示愿意加入试验。
与此同时,“眠语者”
家用版用户数突破一万,社区论坛每日新增帖子超过三千条。
一位父亲留言:“昨晚系统提醒我家宝宝即将发烧,体温还没升上去,机器就响了。
我摸他额头觉得正常,但半信半疑量了个体温,37.
8℃。
两小时后飙到39.
2℃。
你们救了我儿子一命。”
类似的反馈越来越多,像星星之火,点燃整片夜空。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遂之时,一封匿名邮件打破了平静。
标题只有两个字:**真相**。
内容是一段录音,背景嘈杂,对话双方模糊不清。
其中一人说:“……只要拖住方幼晴三个月,等我们新一代婴儿监护仪上市,她的‘眠语者’就彻底没机会了。
钱照付,按原计划行事。”
另一人回应:“明白。
数据泄露的事,我会安排得像意外。”
方幼晴听完,手指冰凉。
这不是恐吓,是确凿的证据。
她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张霞梦听完录音,脸色骤变:“这段对话里提到了‘数据泄露’,说明对方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系统内部。
可能是合作方,也可能是员工。”
“查日志。”
方幼晴冷静下令,“所有服务器访问记录、固件更新轨迹、测试设备出入库登记,全部倒查最近六十天。”
三天后,线索指向一名外包测试工程师??
此人曾在某竞品公司任职,离职原因不明,入职时未通过深度背景调查。
更可怕的是,他在过去一个月内多次违规导出脱敏数据包,伪装成系统日志备份。
“他不是偷数据。”
方幼晴盯着分析图,“他是故意制造漏洞,让我们误以为是技术故障,从而延缓上线节奏。”
“目的达到了。”
陈远沉声道,“我们已经推迟一次发布。”
“但这次不会再让步。”
方幼晴站起身,眼神锋利如刀,“我要报警,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这一切。
我不怕对手使阴招,只怕用户不知道谁在真正守护他们的孩子。”
发布会当天,她穿着简洁白衬衫,站在镜头前,将整件事娓娓道来。
没有煽情,没有控诉,只有事实与证据。
最后她说:“我知道这个世界充满算计与利益。
但我依然选择相信另一种可能??
科技可以不冷血,商业可以有良知,一个人的执念,也能变成一群人的光。”
全场寂静,随后掌声雷动。
警方介入调查,涉事人员被依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