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87章:悄悄话(2/3)

我已经转发给十个家长群。】

更有甚者,一位广东的父亲留言:【我女儿早产三个月,喂养特别敏感。

你们这台机器救了我们一家。

这次召回,我不要退款,只希望你们别放弃。】

方幼晴看着这条留言,终于忍不住趴在桌上哭了。

第二天清晨,她回到办公室,发现门口堆满了快递箱。

打开一看,全是用户自发寄回的机器,每一张快递单上都写着不同的话: 【修好再给我寄回来,我相信你能行。】

【不用退钱,这是我给孩子的人生第一笔投资。】

【你们敢认错,我就敢继续信。】

她站在门口,泪如雨下。

陈远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咖啡:“看到了吗?

人心是最难计算的数据,但它永远真实。”

“我原以为做出产品就够了。”

她擦着眼泪,“原来最难的,是守住初心。”

“那你现在明白了吗?”

陈远微笑,“为什么我说你造的不是机器,是希望。”

接下来两周,方幼晴带领团队封闭调试。

她重新梳理生产流程,引入第三方质检机制,将每一道工序拆解成标准化文档。

她甚至亲自蹲点在工厂车间,监督每一台设备的组装过程。

与此同时,媒体的关注度不降反升。

《南方人物周刊》派出记者跟拍一周,写下了万字长文《一个女孩与她的奶瓶战争》;B站UP主“奶爸老李”

发布测评视频,标题直白有力:【我用了三个月,确认这是目前市面上最懂父母的智能泡奶机】



订单量再次飙升。

就在所有人以为风波平息之时,一封匿名邮件悄然抵达方幼晴的邮箱。

附件是一份PDF文件,标题为:《关于“暖奶纪”

核心技术来源的调查报告》。

内容触目惊心??

文中列举多项所谓“证据”

,声称方幼晴的核心算法源自信阳科技内部未公开的技术文档,其原型机结构与信阳某款废弃项目高度相似,并附有多张模糊截图,暗示她涉嫌商业机密窃取。

文章末尾写道:“一个靠讲故事博同情的创业者,是否配得上如此巨大的资源倾斜?”

方幼晴看完,浑身发冷。

这不是质疑,是蓄意抹黑。

她立刻联系陈远。

不到十分钟,对方回电:“我已经让法务介入。

这封邮件已在全网多个论坛同步散发,有人在系统性地做舆情攻击。”

“是谁?”

她问。

“还不确定,但手法很专业。”

陈远语气凝重,“背后一定有力量在推动。

不排除竞争对手借第三方出手,规避法律责任。”

“那怎么办?

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信任,会不会一夜崩塌?”

“别慌。”

陈远声音沉稳,“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坦荡。

你有没有保留所有研发过程的原始记录?

实验日志、代码提交记录、会议录音?”

“有。”

方幼晴点头,“从最初构想到现在的每一次迭代,我都存了档。”

“好。

那就公开。”

陈远说,“我们要做一件从来没人做过的事??

把整个产品研发全过程,完整公之于众。”

三天后,“暖奶纪”

官方微博发布一条重磅公告: 【我们决定,向全社会开放“暖奶纪”

1.

0版本的全部研发档案。

包括但不限于:原始设计草图、三百七十小时开发录像、一千二百页实验笔记、全部开源代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

配图文案写道: “如果你怀疑我们,欢迎来查。

真相不怕审视,初心经得起考验。”

此举震惊业界。

有人称其为“史上最透明创业项目”

,也有人嘲讽“不过是垂死挣扎”



然而,当网友们真的点进那个长达四百G的云盘链接,看到一段段深夜调试的画面、一页页手写公式推导、一次次失败后重来的记录时,舆论迅速逆转。

一位计算机系教授发文感叹:“这是我见过最完整的个人创新轨迹。

这个女孩,真的是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自己走出来的。”

信阳总部,霍平龙看完这篇分析文章,久久不语。

助理小心翼翼问:“要不要澄清?

外界已经有传言说是我们授意抹黑……”

“不必。”

他摆手,“清者自清。

而且……”

他顿了顿,“也许这是我们重新思考产品本质的机会。”

与此同时,方幼晴收到了一封来自北阳工大教务处的正式通知: 因长期缺课且未经批准休学,根据校规相关规定,拟对其作出劝退处理。

她握着打印纸,手指微微发抖。

张霞梦得知后怒不可遏:“他们怎么能这样?

你可是拿了年度创新人物奖!

多少教授都想请你去做讲座!”

“规则就是规则。”

方幼晴苦笑,“我没按规定办理休学手续,确实违规了。”

陈远却在这时提出一个大胆建议:“不如退学,专心把公司做起来。”

“你说什么?”

张霞梦瞪大眼睛。

“我不是让她放弃教育。”

陈远解释,“而是建议她换个赛道。

国内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多,她完全可以注册公司,申请创新创业保留学籍资格,或者转入继续教育学院完成学位。

关键是不能让行政程序毁掉一个正在成长的品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