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鸡蛋传教与义军联盟(2/2)
他整日待在工坊,与各种零件、图纸为伴。每一个齿轮的大小、每一根发条的弹性,都需要反复测试和调整。他的桌上堆满了设计草图,有些已经被涂改得面目全非。每天深夜,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
当然靠着约翰神父996的勤劳和座钟的专利费,他们每个月有了300多两银子的收入。300两银子在大同社可是妥妥的高收入。他们依靠这笔钱,把教堂修建得更加宏伟,还摸索出了用鸡蛋吸引教徒的办法。
同时为了反驳佛教和道教的污蔑,他们找历史书,发现早在唐朝之前,他们天主教已经进入这片土地了。于是他们改天主教为景教,同时又不断宣传自己也是本土教派,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
这年头祖宗的香火,死后的轮回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鸡蛋,一枚鸡蛋可值两文钱,拿回家给孙子做鸡蛋羹不好吗。
于是靠着撒钱的方法,景教有了第一批的信徒,终于在肤施城扎稳脚跟。
安东尼在讲述完他们三人的经历后,又说起了陈子龙的事情。他满脸钦佩地对徐光启说:“徐先生,陈兄一到大同社的地盘就备受徐晨领主的重视。他成了讲习所的校长,专门讲解您的《农政全书》呢。而且,这本书已经开
印了上干部,在这儿可受欢迎啦!”
听到这番话,徐光启一时间百感交集。回想起自己编撰《农政全书》时的艰辛,无数个日夜的伏案疾书,查阅大量古籍资料,实地考察农业生产。
可即便如此,朝廷对这本书却并不重视,他原本打算自费开印百部以流传后世,没想到在大同社竟有如此待遇。他心中既欣慰又无奈,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真正理解和重视这本书的知己,偏偏这个知己却是朝廷的叛逆。他不
禁长叹一声。
此时,在黄河东岸的蒲城,却是另一番紧张的景象。蒲城县令王汝和游击将军曹变蛟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慢慢升起的朝阳,心情却异常沉重。
王汝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将军,城外贼寇有十万人,而我们城中青壮加起来也不足3000人,这城能守得住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中满是恐惧和担忧。
曹变蛟面色凝重,拍了拍王汝的肩膀安慰道:“县尊放心,城下的贼寇不过是乌合之众。他们虽人数众多,但缺乏训练,阵型混乱。即便他们有10倍于我们的兵力,也很难攻破这县城。蒲县的情况要不了三日就会被其他将军
知晓,到时候重兵合围之下,这些贼寇必然大败。我们只需守住三五日即可获胜。”
王汝还是有些不安,又问道:“那要是贼寇用炸药包炸城墙怎么办?”用炸药包炸城墙的战术,已经成为山西省地主士绅最恐惧的事情。谁能想得到他们花费海量人力物力建造的庄园,在小小的炸药包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
击。
为了保命,那些士绅们纷纷舍弃花费巨额代价修筑的庄园,躲到城墙更厚更坚固、兵力更多的县城、府城和省城当中。
曹变蛟眼神坚定,自信地说道:“县尊放心,我会提前出城作战,绝不让贼寇有机会用炸药包轰炸城墙。就算他们炸了城墙,我也会和贼寇打巷战,一寸一寸地夺回失地。”
曹变蛟出身将门世家,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武艺天赋。他每日勤练刀枪剑戟,骑射之术也十分精湛,说他打遍山西无敌手也不为过。成年之后,他投身军旅,作战勇猛,总是冲锋在前,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短短两三年时间就
升到了游击将军的位置。
王汝听到曹变蚊的话,内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大伙守好城,贼寇撤退之后,每人可以得到50两赏银,本县说到做到。”
“谢县尊大人!”四周的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然而,突然之间,几里外贼寇大营方向,战鼓齐鸣,人喊马嘶,巨大的声音直冲云霄。王汝和曹变脸色大变,他们知道,贼寇要进攻了。
在蒲城之下,农民军十万联军浩浩荡荡地压了过来。虽然他们的阵型并不整齐,士兵们穿着简陋的衣服,武器也参差不齐,但十万人的规模还是极其吓人。尘土飞扬,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农民军中张三、高迎祥、罗汝才、刘五、可天飞,铁角城、混天飞、独行狼等共12家义军首领齐聚一堂。
他们各自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少的有七八千部众,多的像张三有三万部众,高迎祥、罗才也有上万部众。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共同推举张三为联军盟主,誓要共同对付山西镇明军。
义军的头领们齐聚一堂,气氛热烈。张三站在众人中间,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朗声道:“各位兄弟,那些地主老财都学精了,不肯待在自家的乌龟壳里面了。”他这话形象生动,引得头领们一个个哈哈大笑。
的确,过去那些守着自己庄园的地主老财,就像缩在龟壳里的乌龟。义军们靠着炸药包,炸烂了他们的“龟壳”,在去年着实过了一个肥年。
靠着抢夺地主的粮食进行交易,义军的武器装备直接更新换代。曾经的农具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锋利的刀枪剑戟。义军披甲的数量也从几乎没有上升到一成以上,甚至不少人还购买了火枪、火炮。这一年时间,义军的战
斗力可谓直线上升。
然而,麻烦也随之而来。那些地主老财吸取了教训,带着自己的粮食和财产躲进了县城、府城乃至省城。这些城池城墙高大厚实,防御设施完备,再想用炸药包轰炸城墙根本不起作用。而且城中还有明军守卫,义军想要攻破
县城变得极其困难。
更让义军头疼的是,如果在短时间内攻不下县城,太原镇的精锐就会马上进攻过来,所以今年以来义军的收入直线下降。
原本义军也不着急,今年山西省又闹旱灾,不断有饥民加入义军,他们的实力每天都在增长。只要再等一段时间,有了足够多的部下,拿下区区县城不成问题。
但形势却因大同社攻占榆林镇之后发生变化,大同社势力迅速扩张,已经快占据了整个陕北。如果大同社的徐晨领兵攻占山西行省,而他们连一座县城都没拿下,只怕连做大同社盟友的资格都没有。最好的下场是被吞并,最
坏的则是被大同社当土匪给剿灭。就像他们这里的“活曹操”,不就是被大同社赶到山西省来的吗?
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实力,几支义军决定联合在一起,并推举了势力最强大的张三做盟主,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张三继续道:“各位兄弟,只要今天我等能打破这座县城,以后整个山西省的县城都是我们的粮仓钱仓。有了这些粮食和钱财,我等的实力可以飞速发展。大同社的徐当家连榆林镇都给吞并了,我等也应该努力一下,把山
西镇给吞并掉,让天下的英雄好汉都知道义军不只有大同社这一家。”
“盟主说的好!”现场的义军首领纷纷高呼,士气大振。“大伙都听你的,你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张三见众人如此支持,便不再推辞,开始部署作战计划:“高迎祥兄弟、罗才兄弟,你们各自带着3万兄弟进攻浦城的东门和西门。
东门和西门相对较为开阔,便于大部队展开攻势,你们要相互配合,吸引城中守军的注意力。某带余下的兄弟攻打南门,南门城墙虽高,但防守相对薄弱,我军集中力量,定能有所突破。
三当家你带2万兄弟,埋伏在山西镇的必经之路。山西镇的兵马少于3000人,你就果断歼灭他们;若多过3000人,你就带兄弟阻击他们,不要让他们影响兄弟们的攻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