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3章,府谷起义与烽火遍地(1/2)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7月2日。

府谷县的宽坪村,完完全全被旱灾的阴霾所笼罩,宛如一座被上帝遗忘在人间的地狱,散发着绝望与死寂的气息。

干裂的土地像是一张破碎不堪的拼图,纵横交错的裂痕肆意蔓延,每一道都如狰狞的伤口,无情地撕裂着大地的肌肤。

这些裂痕宽如手指,最深的地方甚至能轻松没过脚踝,仿佛是大地在无尽的痛苦中发出的无声呐喊。曾经那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如今只剩下一片衰败荒芜的景象。枯黄的庄稼秸秆东倒西歪,无力地耷拉着脑袋,在阵阵热风的

吹拂下,发出干涩而又凄凉的沙沙声,仿佛是在为逝去的繁荣与生机唱着最后的挽歌。

村口那口曾经滋养着全村人的枯井,此刻宛如一个巨大的伤口,井口堆满了各种杂物,绳索早已腐朽断裂,在风中无力地飘荡着。

井底布满了厚厚的尘土,曾经清澈甘甜的水源如今只留下无尽的干涸,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村民们一步步走向绝望的悲惨历程。

王嘉胤独自站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望着眼前这满目疮痍的凄惨景象,他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仿佛能拧出水来。

他曾经是一名边军,但军户的生活并不好,战争的生死威胁,上级的欺压也就算了,军户几百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朝廷一次饷就是好几年,他们连微薄的军饷都得不到,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生活过得还不如街边的乞丐。

在一天夜里,饥饿与绝望彻底击垮了他最后的理智,他抢走了自己百户的一匹马,不顾一切地逃回了家乡。

王嘉胤本以为回到家乡,卖掉这匹马,买上十几亩田地,再娶个老婆,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远离那无尽的苦难与折磨。

可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老天爷根本不给人一丝活路。家乡接连遭受旱灾的侵袭,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干裂荒芜,干枯的地面上,不要说种庄稼,就连生命力顽强的野草都难以生长。

村里的人面对这绝境,并非没有想过办法。他们凑齐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请来了神婆,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的占卜、祭天仪式,求龙王仪式,所有人都怀着最后的希望,祈求上天能降下甘霖,拯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村庄。

然而,村民们做一切都是无用功,从开春到如今,整整4个月过去了,天空中没有落下一滴雨。

田地里所有的庄稼都干死了,他们所有人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绝望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老村长拄着那根破旧的拐杖,脚步蹒跚地走到王嘉胤身边。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重压让他的生命之火好像随时要熄灭一般。

“嘉胤啊,这日子怕是真的过不下去了。”老村长的声音沙哑而又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村里能吃的东西都已经被我们吃光了,树皮被我们啃得干干净净,观音土也吃了不少,可这东西根本没法消化,已

经撑死了好几个老人了......”说着说着,老村长的声音哽咽起来,浑浊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终还是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旁的寡妇怀里紧紧地抱着瘦弱的孩子,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声音微弱而又凄惨。

寡妇的眼中满是绝望的泪水,她抬头望着天空,悲愤地呼喊着:“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吧,这日子可怎么熬啊!你为什么要这么折磨我们这些可怜的人啊!”她的声音在空旷的村子里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只有那干

涩的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

王嘉胤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他紧紧地握着拳头,咬了咬牙说道:“留在这里就是等死,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只有出去找粮,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老村长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满是绝望:“到处都是干旱,所有的地方都颗粒无收,现在哪里还有粮食啊?”

王嘉胤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决然:“大户手中肯定有粮食!他们平日里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却眼睁睁地看着我们饿死。我们去抢他们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下去!”他好歹在边境待过,见过生死,经历过残酷的战

争,自然不甘于就这样在饥饿中默默死去。

“啊!”老村长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脸上露出一丝惶恐,“你这是想造反啊?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杀头那也是以后的事情,再弄不到粮食,我们全村人都要饿死。您就把村里人召集出来,这事情大家一起商议。”

村长想一想,发现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了,村里也就王嘉胤有威望,希望他能给村里人带来一丝生机吧。

没多久村民们一个个来到晾晒场。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麻木与无助。他们此前一直在忍耐,尝试着各种办法生存,可如今,所有的希望都已破灭。

王嘉胤大声道:“现在田里的苗已经彻底死光了,村里的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朝廷不但不救助我们,还要我们交夏粮,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现在想活命只能抢别人的了。'

“你这是想造反?”一个村民带着惶恐的眼神说道。

王嘉胤道:“我不想造反,我只是想活下去!现在朝廷不但不救助我们,还要我们交夏粮,这分明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只有抢粮食,才能活下去!俺就问一句话,你们想不想活下去?”他的目光扫

视着周围的村民,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期待。

“那要被朝廷抓住怎么办?”还是有村民带着惶恐的眼神问道,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担忧。

“饿死和被朝廷当成盗贼砍死,一样都是死!”王嘉胤大声吼道,“与其坐在村里等着饿死,不如去当盗贼抢粮食,哪怕被朝廷砍死,也能吃一两顿饱饭,成为一个饱死鬼,总比活活饿死强!”

这时,年轻力壮的吴廷贵站了出来,他的眼中满是对生的渴望道:“俺不想死,俺要活下去,俺跟着王大哥干!”

“俺也不想死,大家跟着王大哥干!”越来越多的村民响应起来,他们的声音虽然参差不齐,但却充满了力量。

很快,全村上百号青壮的意识就统一起来。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是麻木与无助,而是燃起了一丝求生的希望与勇气。

王嘉胤看着众人道:“孙老财主家有粮食,我们就去抢他的。现在大家都回去拿上能砍人的家伙事,不管是叉子、耙子,还是斧头、柴刀,只要能杀人,能抢到粮食就行。我们在村口集合,动作要快!”

王嘉胤说完,便大步流星地回到自己家。他的婆娘站在门口,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中充满了恐惧与不舍,双手紧紧地揪着衣角,仿佛在害怕什么。

王嘉胤轻轻地走到婆娘身边,温柔地牵着她的手,轻声说道:“我会抢粮食回来的,你在家里等着我。不要害怕,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温柔,试图给婆娘一些安慰。

说完,他走到屋内,拿起自己当年在边境时使用的战刀。这把刀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生死瞬间,他轻轻地拔出刀,仔细地看了一看,刀在他的精心保养下,并没有多少锈迹,刀刃依旧锋利无比,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然后,他手持战刀,大步走向村口。此时,村里的其他青壮也纷纷赶来,他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农具,有的拿着叉子,有的拿着耙子,好一点的则是拿着斧头和柴刀。这些原本用于耕种的农具,此刻却成为了他们求生的武

器。

“我们走!”王嘉胤大吼一声,声音在空旷的村子里回荡,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一众人走在前往孙财主家的路上,沿途的景象宛如人间炼狱。旱灾肆虐过后,饿殍遍野,随处可见形如丧尸般的流民。他们目光呆滞,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身体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这些流民为了生存,四处游荡,眼神中

透露出无尽的绝望与贪婪,只要有一丝获取食物的机会,便会如恶狼般扑上去。

王嘉胤看到这样的流民,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同为受苦之人,他深知这些人的艰难处境。于是,他大声喊道:“想活命就跟着我们!”声音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流民听到这句话,心中仿佛燃起了一丝希望。他不自觉地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便默默地跟在了队伍的身后。

此时的他,已经许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只是凭着求生的本能,选择相信眼前这个人。

另一边,孙财主家,孙双平这几日眼皮总是跳个不停,这让他的心绪始终无法安定下来。在房间里来回转悠了半天之后,他还是决定走出房门,找来自己的管家道:“最近这一带的贼寇太多了,局势越来越不安稳。你去让护

卫加强巡逻,多派几个人手,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大意。还有,明日再多招20个家丁,一定要招那些知根知底的人,村外的流民绝对不能要,谁知道他们心里打着什么主意。”

管家连忙点头,恭敬地应道:“知道了,老爷。您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孙老财主确实开始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前两年的小旱灾,对他来说反而是个趁机兼并土地的好机会。那时,许多农民因旱灾颗粒无收,为了生存不得不低价出售自己的土地,孙双平便趁机大肆收购,扩充了自己的田地。

可今年的干旱实在太过严重,即便是他那些靠近水源的优质田地,粮食的产量都?少了三成以上,而那些旱田的减产更是严重,现在到处都是想要卖土地给他,做他家长工的人,但他反而不敢收了,旱灾越来越严重,跟着

他吃饭的也越来越多,他不想养那么多人来消耗粮食,他也担心自己屯的粮不够。

随着灾情的加重,流民的数量激增,比以往多出了十几倍。这些流民四处讨要食物,甚至出现了抢夺的情况,社会秩序仿佛开始逐渐崩溃。孙双平隐隐感觉到,自己安逸的生活即将面临巨大的威胁,现在必须想办法自保。

很快,王嘉胤一行人来到了孙家村。

“当当当,土匪进村了,土匪进村啦!”孙家村的村民看到这一群不速之客,顿时惶恐无比。警报声迅速在村子里传开,所有人都慌乱地朝着祠堂附近集中。老弱妇孺惊慌失措地躲进祠堂当中,青壮男子则紧紧握住手中的叉

子、耙子等农具,当作防身的武器,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警惕。

双方的气氛瞬间变得极其紧张,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火药味,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王嘉胤走出队伍,大声喊道:“俺们过来是找孙老财主求条活路,不是为了对付你们的。大家都是受苦人,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出此下策。”

这时,人群中当即有个壮汉喊道:“祠堂右边的那个四合院就是孙老财主家的屋宅,你们要去就去那里。”

“多谢!”王嘉胤抱拳致谢后,当即带着几百青壮,迅速将孙老财主的四合院团团包围住。

“老爷,大事不好了,土匪把我们包围了。”管家慌慌张张地跑到孙双平面前,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孙双平心中一紧,赶忙爬到高处查看情况。果然,他看到自家院子外密密麻麻地围满了流民,一个个面露饥色,眼神中透着凶狠。这一幕让他冷汗直流,双腿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他强装镇定,大声叫道:“是哪位大王领队,有事好商量。”

王嘉胤向前一步,朗声道:“我等是一群快饿死的人,如今实在没有办法,只想求孙老爷你家粮仓里的粮食活命。”

孙双平心中暗自叫苦,但为了稳住局面,还是说道:“好商量,俺出1000斤的粮食,100两银子,就当是做件善事,帮各位兄弟度过难关。”

“孙老爷这是在打发要饭的呢,你觉得1000斤粮食够我们这么多人吃吗?”王嘉胤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满。

孙双平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2000斤,200两银子,不够的话咱们还可以再商量。”

“不用商量了,既然我们都已经站在这里,里面的粮食自然都是我们的。兄弟们,把这大门给砸开!”王嘉胤一声令下,身后的众人顿时摩拳擦掌,准备动手。

眼见谈判失败,孙双平恼羞成怒,大声叫道:“快把他们杀了,决不能让这些土匪得逞!”

孙老财主的护卫们虽然拼命抵抗,但孙家的院子毕竟不是坚固的堡垒。在众人的猛力撞击下,没几下大门就被撞开了。那些护院们用刀砍翻了十几个人,但依旧没有用,流民们现在已经看到获得粮食的希望,鲜血让他们变得

更加疯狂。那些刀客看到蜂拥而入的流民,心中惊恐万分,知道在硬扛下去,他们迟早会被流民撕碎。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孙老爷,纷纷下同伙,自顾自地逃命去了。

这些家丁刀客组成的防线顿时崩溃,流民们如潮水般涌入孙老财主的庄园,孙老财主看到这幕大叫道:“快逃!”

击溃孙财主的家丁后,王嘉胤他一方面大声呼喊,禁止流民进行烧杀抢掠的行为,另一方面让自己的同乡吴廷贵带人迅速守住孙财主家的粮仓,确保粮食的安全。

同时,他命人在孙家庄园的空地上支起大锅煮粥,以此来安抚跟他一同攻占庄园的流民。

“为什么放过孙家的妇孺?”张立位一脸可惜地说道,他早就看中了孙家小姐的美貌,只可惜姐夫王嘉胤不允许他动手。

王嘉胤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道:“延安府的徐大王,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据说他带领大同社占了整个延安府,榆林卫和朝廷都奈何不了他,这可是我们陕北一等一的好汉。”张立位连忙点头。

王嘉胤继续道:“徐大王最痛恨那些残害百姓之事了。我等已然走上了造反这条路,朝廷对我们必定是杀之而后快。徐大王那边或许就是我们的一条后路,如果现在我们肆无忌惮地杀戮,这条后路就彻底没了。我们要为兄弟

们的未来着想,不能因一时的冲动,断了自己的生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