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军功授田与战胜榆林卫的冲击(1/2)
战场局势正如张献忠所预料的那般急转直下。张杰所部已然崩溃,榆林的一众将军心里很清楚,眼前的大同贼寇与往日对手不同,他们和辽东的女真人一样,战斗力非常强悍,野战能力还在他们之上,眼见的不能占便宜不
说,还有可能把自己的老本都亏掉。这些将门子弟带着自家家丁以及麾下军户,当机立断,纷纷向后撤去。
杜文焕眼见后方大军开始撤离,不禁低声暗骂了几句,他知道自己部下欺软怕硬的习性又爆发了,知道大同贼寇是一块硬骨头,直接就逃跑了,他一脸无奈地大声下令:“全军撤退!”
杜文焕身旁的一个家丁赶忙问道:“将军,贺龙将军还在前线奋战呢,是不是得派人去给他传个信儿?”
此时正是逃命的关键时刻,既要和敌人拼速度,又要和自己的命运赛跑,杜文焕不假思索地说道:“贺人龙又不傻,看到咱们这边了,他自然会找机会撤退的。”说罢,便带着家丁,匆匆逃离战场。
然而,撤退哪有这般容易。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这种混乱局势下都有可能瞬间崩溃,更何况杜文焕带领的这支军队,十里有九成是乌合之众。
那些军户本就目睹了前面两营士兵被打得落花流水,此刻又听闻撤退的命令,心里明白己方这是又要败了,当下撒开脚丫子,不顾一切地往后方狂奔。就这样,榆林军队彻底陷入了混乱与崩溃之中。
在战场右翼,贺龙正带着自己的部下与敌方的护卫队激烈拼杀。贺人龙汲取了姜文远等人之前的教训,这次学聪明了不少。他先派出几百士兵前去阵前挑衅,引得敌方一营士兵开枪射击。这几百士兵虽很快被打得溃不成
军,但贺龙紧接着迅速指挥大军围杀上去。
贺人龙本以为躲过了大同贼寇最猛烈的攻击,接下来就该是己方收割战果的时候了。可万万没想到,眼前这500贼寇异常勇猛顽强。他们军阵严整,纪律森严,贺人龙的军队根本突破不了。
而且在局部战场上,这些贼寇十分狡黠,常常四五条长枪对准一个人,凭借这种以多打少的战术,他们在局部竟占据了优势。贺人龙这边有着六倍于对方的兵力,却始终无法将这股敌人击溃,直气得他暴跳如雷。
贺人龙怒喝一声:“一群鼠辈,看我如何收拾你们!”说罢,亲自率领家丁,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杀!”原来是孙可望率领着骑兵冲杀而来。骑兵营排列成紧密的队形,宛如一个锐利的锥子,直插入贺龙的军中。三支军队瞬间搅和在一起,战场局势愈发混乱不堪。
贺人龙勇猛无比,骑着战马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线。护卫队有四五个战士,手持长枪,朝着他狠狠突刺过来。贺人龙毫无惧色,左挡右砍,将自己的身体护得密不透风,同时手中战刀挥舞,眨眼间便砍翻了三人。
孙可望在混乱中一眼就瞧见了贺人龙的身影,他大喝一声:“贼将走!”随即带着自己的骑兵,如猛虎扑食一般朝着贺人龙冲杀过去。
孙可望冲到近前,猛地一刀朝着贺人龙砍去。贺人龙冷哼一声,轻松地格挡住这一击,巨大的力量震得孙可望手中的刀都飞了出去。贺人龙露出一脸不屑的神情,正想反手一刀了结孙可望。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惊慌失措地大喊:“将军,大事不妙啊!我军中军溃败了!”
贺人龙心头一紧,急忙扭头往后看去,大同贼寇如潮水般,正疯狂地追杀着大明军队。而此刻,他自己已经脱离了大部队,被大同贼寇团团包围住了。
“撤!”贺人龙心急如焚,当即打马想要往后撤退。
可此时哪里还走得了,周围全是敌人。贺人龙的家丁和军户,大多都被护卫队围困,只有寥寥几个家丁,拼尽全力,跟着他艰难地逃离了这凶险万分的战场。
贺人龙的士卒眼见自家主将撒丫子逃窜,哪还有心思恋战,当机立断,纷纷丢盔弃甲,高声喊道:“别打啦,俺们投降!”
孙可望被人从地上拉起来,望着贺人龙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啐了一口,低声骂道:“贺人龙,你给老子等着,下次定要让你加倍偿还今日之辱!”可再瞧瞧贺人龙那壮如牛的身形,想起他力大无穷的模样,孙可望暗自寻思,
往后可得多练练枪法,再遇到他直接来一枪。
随后,孙可望转头看向那些投降的明军士兵,找到三团二营长艾黑娃,吩咐道:“黑娃兄弟,你带些弟兄把这些降兵看押起来,带骑兵去追杀明军。”
黑娃拍着胸脯应道:“放心吧,这里交给俺。你赶紧带着兄弟们去追,别让那些明军跑了!”
孙可望翻身上马,振臂高呼:“兄弟们,随某继续追杀敌军,莫要让他们逃了!”
此时的明军已然兵败如山倒,护卫队各路人马乘胜追击,一口气追出了十多里地,顺利占据了明军的营帐。
杜文焕等人见大势已去,倒也光棍,不仅舍弃了大营,连军户都不管不顾了。跟随榆林将门的都是他们的心腹家丁,人人骑着战马,速度极快。王二他们靠两条腿,哪能追得上杜文焕等人骑着马的,追了两三里地,就彻底没
了他们的踪影,只好折返明军营地。
王二刚到营地,贺六就火急火燎地拉着他直奔中军大帐。一进大帐,王二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大帐内堆满了黄澄澄的黄金、白花花的白银,还有那色彩斑斓的绸缎、蜀锦,以及各种各样的珠宝玉器,在烛光的映照
下,光芒四射,晃得王二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王二满脸惊愕,喃喃自语道:“这是咋回事?杜文焕他们难不成把家底全带到战场上了?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财啊!”此刻,他只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
贺六哈哈一笑,解释道:“你咋忘了,杜文焕他们在渭南围剿张三可是折腾了半年多呢。”接着,他满脸鄙夷地说:“咱大明军队出征,向来都是把地方搜刮得干干净净才肯罢休。这些东西,只怕都是他们在渭南搜刮来的战利
品,没想到如今全便宜咱们了。”
朱治也在一旁乐呵呵地说道:“这可真是天助我也!最近因为护卫队不断扩张,咱们大同社的钱库都快见底了。如今有了这上百万贯的钱财,起码能再支撑两年。咱们得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社长。
在延缓城外的战场上,虽然战斗已经结束,但这里依旧一片忙碌景象。赵云飞带领着五团的弟兄,忙着救助战场上己方和敌方的伤兵,搬运清理粮草、兵器和马匹。特别是那些战死在战场上的马匹,徐成招呼着炊事班的人,
把马剥皮煮肉,准备晚上给大伙加餐。
没过多久,王二、贺六等人带着所有的战利品凯旋而归。
随后,徐成召集护卫队的高层,召开了这场战斗的总结大会。
张献忠满脸激动,起身汇报道:“先生,此战我军大获全胜!共计击毙敌军两千余人,俘虏一万三千四百余人,缴获战马六百匹,刀枪剑戟、弓弩等各类武器两万余件,铁甲上千具。那些破旧的皮甲对咱们用处不大,未将就
没统计在内。此外,我军成功攻占明军大营,缴获粮草两万石,牛车、马车三百辆。”说到这儿,张献忠顿了顿,声音愈发高亢:“最重要的是,此次缴获的黄金、白银以及各类珠宝,简直不计其数,初步估算,价值上百万贯!”
护卫队的高层们虽说之前已经知晓大概情况,但再次听到这详细的数字,还是忍不住一阵激动,会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仗,他们不仅大获全胜,还赚得盆满钵满,连军费都赚回好几倍了。
等众人稍微安静下来,徐晨神色凝重地问道:“我军在这场战斗中,阵亡了多少弟兄,又有多少人受伤?”
张献忠神情一肃答道:“回先生,此战我军阵亡九十八人,受伤一百二十二人。”
徐成听后,神色黯然,缓缓说道:“牺牲烈士的家人一定要妥善安排,受伤的弟兄也要给予最好的治疗,不要怕花钱,务必让他们感受到咱们大同社的关怀。”
众人齐声应道:“遵命!”
徐成接着说道:“此次战役,弟兄们都立下了战功,士兵的奖励必须要落实到位。我以为每人发百两银子作为奖励。”
“这么多?”张献忠不禁愕然,犹豫着说道:“先生,护卫队有五千多人,这算下来差不多要发出五六十万两银子啊,是不是太多了些?”
徐成目光坚定说道:“多吗?我不觉得。这些战利品本就是弟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给他们一半,咱们大同社还留了一半呢。”
李富赶忙起身反对:“先生,赏赐士兵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这钱得能买到东西才有用啊。这么多银子一下子涌入市场,米脂的物价只怕会大幅上涨。到时候,先生您的一番心意不仅落不到实处,反而便宜了那些奸商。”
徐晨不但教育护卫队,对大同社员的教育也没有落下,数学和经济政治学也有教给他们,所以简单的供需原理他们也是懂的。
徐晨略作思索,说道:“这不难办,咱们直接发军票。把这五十万两银子拆分成五个月发放,由咱们大同社统一购买耕牛、农具、布匹、衣服等物资,这样既能给弟兄们实惠,又不会对米脂的经济造成太大冲击。”
贺六也起身说道:“东家,还有个事儿得考虑。这次战利品如此丰厚,是因为杜文焕他们把渭南搜刮得差不多了,这种好事可不是每次都能遇到的。今日您给每个士兵发百两银子,下次要是攻打榆林城,可不见得有这么多财
富。依俺看,赏赐还是得量力而行,您这次发的这么多,下次少了,士兵们肯定会有怨言的,这是人性。”
徐成默默点头,他心里明白军功授田的制度才是打天下最好的制度。只是这两年米脂涌入的人口太多,短短两年多,人口就翻了一倍,可新增的土地不过是他带着流民开垦的两万多亩。按照五十亩一户来安置军户,最多也就
只能安置四百人。如今米脂已经没什么多余的田地可以用来给士兵授田了,所以他才想到用银子赏赐的办法。
可现在看来,用银子赏赐也不太现实,物价波动不说,经济上也难以承受。
徐成沉思良久,缓缓说道:“那就还是授田吧。战死的士兵,每家再授予十亩良田,二十年内免除一切税负。如果其家眷不愿意授田,就安排到大同工业区做工,子女接受工业区的免费教育,咱们要把他们养到成年,受伤的
士兵,每人授予五亩良田。至于在战场上击毙敌人的士兵,同样授予十亩良田。”
众人听完,都惊得瞪大了眼睛。李富连忙说道:“先生,这比发银子更不现实啊!此战我军斩首两千余人,这就得授两万多亩良田。可米脂哪来这么多田地?那些大户的田之前都被咱们分了,总不能刚分给百姓,现在又要收
回来吧?要是这么做,咱们大同社岂不是言而无信,往后还怎么在这立足?”
徐成望向延安府的方向,微微一笑,说道:“米脂的田地是分完了,但绥德州、安定、延川的田地可还没动呢。整个延安府,那可是有上百万亩良田等着咱们去分配,你们又何必担心没田可分呢?”
徐晨的意思,众人自然心领神会。
贺六喜抱拳喜道:“东家,如果授田,这次北上进攻榆林卫,俺贺六愿充先锋!俺这次定要杀回老家去!”
其余众人亦是满脸激动之色,经过此前那场大战,他们对榆林卫的恐惧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毕竟两万榆林卫的人马都败在他们这区区五千人手下,在他们眼中,榆林卫不过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罢了。如今,他们心中
满是渴望,想要拿下榆林卫的土地,收纳当地军户,进一步扩张大同社的势力。
然而,徐晨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摇头道:“诸位且听我一言,榆林镇乃是大明边重镇之一,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倘若我们贸然将此镇攻破,必定会在天下引起轩然大波,朝廷定会对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届时,朝廷
必定会派遣重兵前来围剿。虽说如今我等实力渐长,并不惧怕朝廷的进攻......”
徐晨目光坚定,扫视众人,接着说道:“但我们每晚一日被朝廷重点关注,大同社便多一分发展壮大的时间。待到护卫队兵力扩充至三万之数,即便朝廷倾巢而出,也难以奈何我们。所以,我思量许久,觉得攻占整个延安府
才是眼下上策。不过,我们只需占据延安府的乡村地区即可。延安府田地广袤,田地超过百万亩,若以五十亩分与一户支持我们的军户,如此一来,大同社便可再得两万英勇善战之士,加上绥德州,两地可以向我大同社提供四五
万敢战之士,我大同社以这两府为根基,待根基稳固,我们便能向全天下宣扬大同社的理想抱负。
张献忠笑道:“先生此计甚妙!只占据乡村,不碰县城、府城。以某对大明那些贪官污吏的了解,只要县城、州城、府城未失,这些家伙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定会主动帮我们向朝廷隐瞒实情,如此便能为我们争取一两年
的发展时间。”
徐晨的提议,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全票通过。
张献忠贺六他们只是隐隐觉得这种制度对他们非常有利,所以非常赞成。
但朱治,周晓珊,李富等读书人加入大同社之后,补全了历史的短板,知道这套制度的意义,军功授田的配套制度就是军功授爵,就代表未来大同社政治版图当中军占据主导地位。
啥?他们是读书人,这样对他们不是更加不利。
开玩笑,老子现在是武夫。
“好!朱治,周晓珊,你要能统计好立功战士的名单,我们就从这绥德州开始均田,正好让一部分士兵在此安家落户,也能减轻米脂那边的压力。”徐晨下令道。
朱治,周晓珊道:“遵命!”
再说绥德城中,自从大同社攻占此地,整个城池人心惶惶,百姓们纷纷躲在家中,不敢外出。城中那些大户官宦人家更是紧闭大门,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惹上“大同贼寇”。
绥德城与米脂距离极近,这里的人自然是最早知晓大同社相关消息的。起初,他们还对米脂的大户们冷嘲热讽,嘲笑他们连几个贼寇都镇压不住,甚至还被反制欺凌,连朝廷都不敢上报,连一群穷鬼都镇压不了,简直是丢尽
了士绅的脸,这是要在他们家乡,他们定要那些穷鬼知道什么是纲常伦理,什么是尊卑有序,米脂大户们的遭遇,成了绥德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类的悲欢离合并不能共情,这一点大明士绅也是一样,他们只觉得米脂士绅好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