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暗流下的谋划
国营农机厂那扇铁门锈得厉害,阳光照在上面,只反射出一点暗沉的光。
门卫大爷眯着眼打量林凡,眼神里满是狐疑,还带着不耐烦,像堵冷墙,一下子撞碎了林凡刚鼓起来的勇气。
“去去去!
哪来的野小子?
工程师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别在这添乱!”
大爷挥着手,跟赶苍蝇似的,连让林凡开口解释的机会都不给。
林凡攥着怀里包着旧书的破布,手心全是汗,布都被浸得发潮。
他还想争取:“大爷,我…… 我就问个技术问题,很快就好……”
“技术问题?
你个毛孩子懂啥技术?
赶紧走!
再不走我叫人了!”
大爷眼睛一瞪,语气更凶了,唾沫星子都快溅到林凡脸上。
林凡的心沉到底。
他知道再纠缠下去只会丢人,说不定还会惹麻烦。
最后看了眼厂区里矮矮的厂房,隐约能听见机器 “轰隆”
响,他咬了咬牙,默默转身走了。
第一次尝试,败得干脆。
他在镇上的街上漫无目的地走,晨雾还没散干净,空气冷得很,还带着股陌生的味道。
林凡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满是孤独和无助。
怀里揣着可能值钱的 “宝贝”
,却找不到一扇能敲开的门。
技术员、工程师,这些人对他这个穿得破、来路不明的农村少年来说,像活在另一个世界。
他又去了镇上的农技站,结果还是被工作人员敷衍着赶了出来。
甚至想过去公社大院,可那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压下去了 —— 风险太大,跟自投罗网没啥区别。
一分钱攥在手心,被汗浸得滑溜溜的。
他连买个馒头垫肚子的念头都不敢有,这是他现在唯一的 “活动资金”
。
一次次碰壁,像冷水浇头,灭了他最初的躁动和侥幸,却让他的脑子在绝望里冷静下来,越来越清醒。
他意识到,之前的想法太天真了。
指望三天内找到识货的人,把书卖了换钱,根本不现实。
这条路走不通,风险还大。
那怎么办?
等着被拆家?
不!
绝不可能!
林凡在个避风的墙角蹲下来,不管路人投来的奇怪目光。
闭上眼睛,脑子飞快地转。
时间,就三天。
目标,至少二十块钱。
障碍,没本钱,赵海盯着,债主狠,技术资料没法快速换钱。
优势,有未来几十年的见识,懂时代的路子,还有那本暂时换不了钱但可能值钱的书,以及…… 他自己!
思路慢慢清晰了。
直接卖技术资料走不通,时间不够,风险还大。
那只能回到最原始、也最可能快速有钱的路子 —— 收破烂!
但得换个法子!
不能像昨天那样大张旗鼓,更不能让赵海知道。
得更隐蔽,更有效率,甚至…… 利用赵海的贪心?
一个大胆又冒险的计划,在他心里悄悄冒出来,像毒藤一样蔓延。
林凡猛地睁开眼,眼神里没了迷茫和绝望,只剩近乎冷酷的算计和决绝。
他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目光锐利地扫着街道。
不再找那些摸不着的 “工程师”
,而是朝着记忆里的另一个方向走 —— 镇上的废品收购站。
他不是去卖东西,现在啥都没有。
是去 “摸底”
。
他在废品收购站对面的角落蹲下来,像尊石雕,默默看了快一个小时。
看着不同的人送来各种废品,听着收购员懒洋洋地报价格: “废铁三分一斤!”
“黄铜五毛一斤!”
“废报纸四分一斤!”
“破胶鞋?
不要!”
“烂塑料?
两分一斤!”
他看得特别仔细,脑子像台精密的计算机,记着各种废品的收购价、要啥品相、哪些更值钱。
同时也在看那些来卖废品的人,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和农民,零零散散的,卖的量都不大。
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成型:零散收货,效率太低,赚得也少,还容易被赵海发现。
要想三天凑够二十块,得收更多的货,或者…… 找更值钱的 “货”
!
那本旧书的价值在信息,没法快速换钱。
那有没有啥废品,看着普通,实际价值被低估,或者容易淘到 “宝”
?
他的目光又投向收购站里堆得像山一样的废纸、废铜烂铁…… 突然,他注意到个细节:收购员对铜制品特别在意,分了黄铜、紫铜,价格比废铁高一大截!
而且有些看着破的旧电器里,往往有铜线圈!
前世的一个记忆碎片冒了出来:好像听说过,早年很多被当废品处理的旧机器、旧仪器里,有贵金属或者值钱的部件!
思路一下子通了!
林凡心里,一个险中求胜的计划慢慢清晰、完善。
他不再停留,起身快步走了。
没回家,而是绕路去了镇子另一头的供销社,用那仅有的一分钱,买了两块最便宜的水果硬糖,连包装都没有。
看着手心里那两颗简陋的糖,林凡的眼神冷,还透着坚定。
本钱,够了。
他转身,没走回村的路,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 —— 赵海家的方向走。
步伐又稳又快,脑子里反复想着接下来要 “演”
的戏。
他要主动找赵海,不是屈服,是利用!
利用赵海的贪心和霸道,为自己找条活路!
这举动太危险了,跟火中取栗没啥区别。
一旦被赵海识破,或者出点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可他没别的选择了。
常规的路走不通,只能走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