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39 红叶为媒(2/2)

美人薄命天子无情!

僖宗当下开口宣问道:“汝等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如何从贼?”

众人莫敢应声.

谁知跪在前面第一人举首振喉道:“狂贼凶悖,国家动数十万大众不能剿除,竟致失守宗祧,播迁巴蜀。

试想陛下君临宇宙,抚有万乘尚且不能拒贼,乃反责女子。

女子有罪当诛,满朝公卿将从何处置?

(问得好!

)”

僖宗听了变嗔为怒,即传谕左右概令处斩,自己返驾入宫。

可怜数十个美女只为一念偷生,屈身从贼,终难免刀头一死。

临刑时吏役多生悯惜,争与药酒,各犯且泣且饮,统皆昏醉。

独为首的妇女不饮不泣,毅然就刑。

刀光闪处,螓首蛾眉,都成幻影。

可怜可怜!

比起被杀的女子,有位名叫韩翠苹的宫女显然幸运得多。

韩翠苹因深宫闭锁寂寞无聊,深感青春虚掷,无限哀怨。

一日,她从秋日的落叶中撷取一片红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放入御渠中,使之随水流出宫墙。

这片红叶正好被赴京赶考的秀才于佑拾得。

他仔细一看,红叶上有动人的诗句。

诗云: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于佑见字迹娟秀,猜想是宫女所作,并对诗中流露出的文采很是赞赏。

于是他也在一片红叶上题写一诗,走至宫墙外的御渠上游,将其放入水中。

诗云: 愁见莺啼柳絮飞, 上阳宫里断肠时。

君恩不禁东流水, 叶上题诗寄与谁?

从此以后,于佑日夜想念写诗的女子,茶饭不思精神恍惚,友人见之惊问其故。

于佑以红叶诗言之。

友人大笑道:“你真是个蠢货!

那个写诗的人,又不是对你有意。

你偶然得到它,何必思念到这种地步?

你即使再喜欢她,禁宫深院,长上翅膀你也不敢去啊!”

于佑道:“天虽高而听卑,人若有志,天必从人之愿也!”

友人大笑而去。

于佑后来又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考中,于是到河中贵人韩泳家中做些文墨工作,得到的钱帛勉强能够自给,这样过了很长时间。

一天,韩泳把于佑召来对他说:“皇宫中有三千宫女因得罪朝庭,皇上将她们赶出来嫁人。

有位姓韩的宫人与我同姓,年方三十,姿色艳丽,现在就住在我家,我让她嫁给你如何?

于佑道:“穷困书生,寄食门下,无以为报,安敢复望如此?”

韩泳即派人通知媒人,并帮助于佑准备聘礼,让二人结为夫妇。

结婚那天,于佑见韩采苹嫁妆丰厚,人也长得漂亮,自以为误人仙境,神魂颠倒。

一日,韩采苹在于佑的画笥中看见有片自己题诗的红叶,问是哪里得来?

于佑如实相告。

韩采苹说:“妾在宫中时,也曾于水中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为。”

于是,二人各取红叶相对观看。

叶上墨迹犹新,正是各自当年所写。

两人相向默然垂泪,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韩采苹悲喜交加,提笔又写诗一首: 一联佳句题流水, 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 方知红叶是良媒。

后来韩采苹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好学都做了官,女儿也嫁了好人家。

与被杀的嫔妃相比,韩采苹不知幸福多少!

宰相张濬曾作诗曰: 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注。

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

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

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

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

通媒六礼县,百岁为夫妇。

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

兹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还有一件奇事:长安有一家在西市卖汤药的,用的是平常药,不过几味,不限制药方和脉象,不问是什么病痛,一百文卖一付,千种疾病服下就好。

这家药坊常年在宽敞的宅院中设置大锅,白天黑夜地锉、砍、煎、煮供给汤药,没有一点空闲。

人们不管远近都纷纷前来买药。

田令孜侍驾归来后得病,海内的医生及宫中御医都让他看遍了,全都诊断不出来他患的是什么病。

一日他的亲信对田令孜说:“西市卖汤药,不妨试一下。

“田令孜说:“可以。

“于是派仆人骑马去取药。

仆人拿到药后策马回来,将要到牌坊附近的时候,马颠簸不停,药全撒了。

仆人惧怕主人威严难以交待,于是到一染坊乞求一瓶染料残液带了回去,田令孜服下病就好了。

田令孜厚赏了这家药坊。

药坊声价比以前更高了。

还有一位诗人名叫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人,或云郃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

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田令孜充当幕僚,官至丞郎,判盐铁。

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秦韬玉跟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

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他有一首诗特别有名: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为后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闲言叙过。

却说唐僖宗自蜀还都,数日后宣晋王上殿,抚慰勤劳,仍享晋王之爵,另赐并、沁、辽、朔四州之地,所输赋税以克禄享。

封周德威为大司马,即日随朝。

封李存孝为大唐护国勇南公 ,其余文武将校俱有封赏,各就任所勿留京师。

众诸侯文武于午门外听罢圣旨,伏阙谢恩讫,先后离开京城。

晋王因人马众多分批离开,约于汴梁城北会齐。

次日与存孝话别,存孝曰:“父王经过汴梁,儿不在面前,朱温设计诡骗,切宜提防,不可误中奸计。”

晋王曰:“此事不妨,吾儿宜早来相会!”

言毕领兵而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