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9 红叶为媒(1/2)

却说唐僖宗窜逃到成都时,即赏赐蜀军每人钱三缗。

田令孜经常赏赐从长安来的从驾诸军,可是不再赏赐蜀军,引起蜀军不满。

西川黄头军使郭琪对田令孜说:“蜀军与诸军同样宿卫朝廷,长安诸将每月的俸禄丰赡有余,而蜀军的赏赐少得可怜,蜀军很有怨望之气,希望军容能减少诸将的赏赐均给蜀军,使土客的待遇一样,那样蜀军上下就会高兴了。”

田令孜沉默了一会问道:“你有什么功劳?”

郭琪说:“我生长在山东,征戍边鄙,曾与党项打了十七仗,与契丹打了几十仗,金创满身,征伐吐谷浑时肠子都流出来了,用线缝好后又去参战。”

田令孜倒了一杯酒给郭琪。

郭琪知道田令孜要毒死自己,只得拜谢饮之。

郭琪回到军营后立即杀死一名侍婢,吮其血以解毒,果然吐出了几升黑汁。

郭琪于是率其部队叛乱。

陈敬瑄出兵平息了叛乱,郭琪逃亡。

却说早年的晋晖混得不咋地。

为了有口饱饭吃,他和老乡王建打得火热,一起在乡间讨生活,干些鸡鸣狗盗、走私贩私的营生。

有人劝他改行,他说自己之所以干这行,主要是因为喜欢和王建兄弟呆在一起,那人又说那个贼王八有啥了不起的,晋晖却严肃地纠正道:“王建状貌异于常人,将来必有非常之举,跟着他混必有福报!”

那人见劝不动,就不再言语了。

晋晖对王建的近距离观察很准,一位来自武当山的和尚瞅着王建相了一会儿面后,不无惊奇地说:“子骨法甚贵,何不从军自求暴变!”

王建不相信自己的发小,但对这位来路不正的和尚却奉若神明,不久就在他的指引下和晋晖一起来到本镇忠武军从军。

忠武军节度使杜审权看人的眼光不错,将二人提拔当了列校,带着他们一起征讨王仙芝。

两人立了些战功,很快荣升为头营十将。

王仙芝被干掉后,黄巢的火力更猛,公元881年,黄巢攻占长安,唐僖宗如同丧家之犬一样逃出京城。

同时任命杨复光为唐朝天下兵马都监,总领各路军队。

881年二月,杨复光逃到许州,准备投靠周岌。

周岌曾是杨复光的部下,曾任忠武军节度使,农民军攻下长安后,周岌就投降了黄巢。

但周岌并非真心投降黄巢。

杨复光看出了周岌的心思,准备劝周岌二次反水。

881年五月,周岌设宴邀请杨复光。

杨复光的左右侍从都认为这是一个鸿门宴,劝他别去。

但扬复光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劝降机会,不能轻易放过,于是欣然赴宴。

在宴会上,杨复光对周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说,“你从一个小百姓一跃成为一名国家大员,这都是当今圣上的恩赐啊,为何要舍弃天子向贼人称臣呢?”

周岌被杨复光的苦劝征服,他伤心地说:“我并不是存心要投降黄巢,实在是迫于无奈。

今日把您请来,就是为商讨此事。”

杨复光当即高举酒杯庆祝周岌回归。

周岌的复叛,给了起义军沉重的打击。

杨复光是个劝降高手,当时秦宗权也投降了农民军,此时据守蔡州。

杨复光声称只要秦宗权再次归附朝廷,便上奏升其为奉国军防御使。

秦宗权被杨复光说服,再次回归唐朝。

这时杨复光聚拢起八千劲卒组建了忠武八都,任用牙将鹿晏弘、晋晖、王建、李师泰等八人为都头,每人率一千名士卒。

忠武八都成为杨复光手上的一张硬牌。

公元883年,就在唐军将黄巢逐出长安的重要时刻,一心报国的权宦杨复光却病逝于河中城,那些因为杨复光而聚合起来的节度使、防御使们迅速解体,大唐王朝刚刚重现的一缕曙光瞬间消失了。

朝中官员听说杨复光去世后,皆痛哭流涕。

“杨复光御下有恩,军中闻其死,皆恸哭”



僖宗为了缅怀他的功绩,赠观军容使,谥号忠肃。

此后八都无主,大家推举实力最强、资历最深的鹿晏弘为首。

鹿晏弘寻思功高莫过救驾,与其在战场上和黄巢搏命,不如到蜀中去护持唐僖宗。

于是忠武八都转进蜀中。

走着走着,忠武八都内部产生了分歧。

鹿晏弘行至兴元府后,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当年汉高祖的龙兴之地,于是鹿晏弘大喝一声“这地方老子要了!”

八都军杀入兴元府,驱逐了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勗。

唐僖宗在蜀中听说忠武八都鸠占鹊巢的事后,索性就坡下驴,任命鹿晏弘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鹿晏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给其他七人都加了刺史头衔,却不放他们就任,只让他们在兴元享福。

王建、晋晖素来亲睦,鹿晏弘数次将他们引进卧室厚待他们。

王建、晋晖秘密商量说:“鹿晏弘甘言厚意是怀疑我们,我们要大祸临头了!”

为求自保,韩建便联络其他都将出走,真心实意地去完成护驾大业。

五人各率所部入蜀,在利州三泉县遇上正要回銮的皇帝。

对于不辞千里赶来护驾的这支劲旅,唐僖宗自然十分高兴,宦官田令孜对五人也很看重,不仅将他们统统收为养子,还将他们的麾下统编为“随驾五都“,一下子升格成了皇帝身边的嫡系禁军。

黄巢既败,晋王传令殄除余党肃清宫殿,然后与众诸侯屯扎城外伺驾还朝,诸侯依令安扎去讫。

晋王命程敬思往西祁州迎帝还京,敬思拜别晋王径往西祁州而来。

且说唐僖宗在西祁州日夜焦思,言及兵变就唏嘘泪下,不知何日能复故都。

一日程敬思求见:“晋王李克用差臣迎接圣驾归长安登位,伏候圣旨。”

帝闻奏不胜大喜。

敬思奏曰:“臣奉命往直北调李克用会兵河中府,先败葛从周,次洗黄巢,复取京师。

今差臣来请皇上,进长安以政天下。”

僖宗即日传旨令文武百官收拾起行,出西祁州望长安归来。

这天李克用帐外有士卒来报:“启禀大将军,皇帝遣使来到。”

李克用遂领众人迎接,出帐一看,正是僖宗身边太监张承业。

李克用作揖言道:“张公公远来,克用有失远迎。”

张承业道:“今有万岁圣旨在此,请大将军接下。”

李克用即令众人于帐中接旨。

张承业宣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沙陀部兵马进兵巢贼,连战连捷,会同天下各道勤王之师共复长安,朕心甚慰。

特加封皇兄为大司空、领工部尚书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特兹诏示,唐中和四年四月。

钦此。”

李克用等接旨谢恩,众人奉张承业为上宾,盛宴款待。

次日张承业对李克用说道:“恕奴才多言,人言朱全忠面善心毒,乃大唐之后患。

还望大司空多多提防。”

李克用笑道:“公公多虑,我解朱全忠陈州、汴梁之围,如今又共复长安同举大义,他人一面之言实不可信。”

张承业道:“朱全忠贼患出身,只恐本性难移,司空大人还是多多珍重,奴才告退。”

李克用又送一程方才回营。

却说李克用四处勤王时,朱温却坐收渔翁之利。

朱温在汴州接收大批黄巢起义军的残兵败将,包括葛从周、张归霸等在内的黄巢旧将都向他投降。

作为过去同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彼此经历相同,朱温对他们毫无芥蒂。

后来朱温派郭言在陕州募兵,有个叫黄花子的人占据温谷,让郭言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葛从周奉令领兵征讨,一举消灭了这个不知名的黄花子。

此后的一段时间,葛大将军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充当朱温的灭火队长。

他频繁奔波于河南、山东等地,为朱温稳定汴州局势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

却说晋王准备接驾已久,正与诸将说话间,忽报马禀曰:“车驾已到,离城不远。”

晋王忙令召集众诸侯,文官武将一齐拥出长安,迎接圣驾入城。

正是: 一从兵变避西祁, 几向斜阳哽咽悲, 鬓发虚过新岁月, 梦魂常绕旧宫闱, 青琐忽传唐将捷, 黎民重睹汉官仪, 舆图此日归天府, 四海颙颙乐际熙。

帝升御座,即命将黄巢姬妾等捕至楼下,约有二、三十人,僖宗望将下去,统是花容惨淡玉貌凄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