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葛从周落草(1/3)
却说葛遇贤膝下一子,名唤葛从周,年方十八,为救父命独自一人前往长安。
此时京城长安已是十月之秋,落叶枯黄,阴风瑟瑟。
葛从周独步街头,满面愁容。
葛遇贤在京城有不少好友,葛从周访遍父亲故交,花了不少银两打点。
奈何段文楚勾结阉党,朝中弄权,谁也不敢为葛遇贤申冤。
葛从周盘缠花光,心里十分绝望。
忽一日,见一队人马鸣锣开道,有几百名官军押解一辆囚车往菜市口而来,沿街百姓拥簇相望。
葛从周也围观上去,只见囚车上一人披头散发,眉目冷淡,面色铁青,仔细一看正是父亲葛遇贤。
葛从周心急如焚,可自己却无法解救,只得随围观之人涌向菜市口。
到了菜市口,几个刀斧手将葛遇贤拉出囚车,推至断头桩前,监斩官甩下令箭命斩。
葛从周怒火中烧,他从一名官军身上拔出腰刀,一刀将他砍死!
围观百姓和押解官军吓了一惊。
只见葛从周怒目圆睁,威风凛凛。
众多官军抽刀而上,葛从周举刀相迎, 不大功夫几十个官军便倒在血泊。
葛从周飞步冲到断头桩前,挽起父亲就走。
不料葛遇贤脚有脚镣,手有链铐。
还没走上两步,刽子手砍刀已落。
葛遇贤命丧法场,人头在地上乱滚!
葛从周火冒三丈,一刀将刽子手砍死!
官兵越围越多,葛从周且打且退,官军紧追不舍。
葛从周转过街口,见一车队有大车二十几辆,车上载有大木罐,长约一丈有余。
一位老车夫对他说道:“小壮士速往车中躲避。”
“多谢老伯!”
葛从周纵身钻入木罐之中。
片刻官军追来,见到老车夫便问:“赶车的,可见过一位浑身是血的汉子?”
老车夫手指西门:“往那边去了。”
几十名官军涌往西门,老车夫遂令车队由东门而出。
出了东门,快行四五里地后,老车夫见四处无人便打开罐盖。
只见葛从周闷得头昏眼花四肢麻木。
众车夫将他送往沿途客栈歇息。
葛从周不知昏睡多久才微微醒来。
二目微睁,只见自己躺于一间厢房之中,那老车夫坐于一旁伺候。
葛从周问道:“敢问前辈,此间何处?”
老车夫答:“此处是悦兴客栈,公子劫法场正好被我家主人看见。
主人见公子出手不凡,便令我等用盐车救下。”
葛从周起身施礼道:“敢问老伯,你家主人姓甚名谁?
救命大恩没齿不忘。”
长者道:“公子休息便是,明天我家主人亲自来见你。
听公子山东口音,不知家住何处,因何流落京城?”
葛从周道:“晚辈葛从周,字通美。
家父葛遇贤奉旨催运粮草接济康承训十万人马,怎料粮草被国舅段文楚克扣,却又暗中嫁祸父亲。
从周独自往京城打点,未想打点不成,父亲问斩时日已到,情急之下才劫了法场,却未能救出父亲。”
话说至此,葛从周已是泪流满面。
老者道:“我观公子器宇不凡,原是将门之后,失敬失敬。”
葛从周道:“老伯缪夸丛周,实不敢当。”
次日一早,葛从周醒来顿觉身体大愈,老车夫带他走出厢房。
只见门外立着一位汉子。
怎生模样: 扫帚残眉眼皮肿, 蒜头鼻子翻鼻孔。
苍面黄牙蛤蟆嘴, 短髯好似驴尾鬃。
又有诗云: 眉横一字鼻三窍, 牙排二齿耳长毛, 胸中豪气拨肝胆, 双手誓要挽波涛。
再看那汉子骑的大红马,全身上下火炭一般赤红,并无半根杂毛,头尾长一丈开外,蹄带项鬃高八尺左右,只听此马嘶喊咆哮,大有腾空入海之状。
此马名曰五名驹,别名叫做赤鬼红鬃马,有诗单赞五名驹云: 奔腾千里荡尘埃, 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鞭摇玉辔, 火龙飞下九天来。
老车夫道:“葛公子,这便是我家主人。”
葛从周上前躬身行礼,谢曰:“多蒙恩公搭救,从周定当厚报。
不知恩公大名?”
“在下姓黄名巢,字巨天。”
黄巢答道。
葛从周道:“原来是黄恩公。”
二人相互施礼,看茶落座。
黄巢再瞧这位青年壮士,身高也有八尺挂零,头戴墨绿扎巾,上身穿墨绿短箭袖帮身靠袄,腰中系着一巴掌宽的五彩丝鸾带,下身穿着红绸裤子,足下青缎子快靴;脸如白玉,两道剑眉,一双虎目,鼻直口方,三绺短墨髯,三山得配,五岳停匀,年纪不过在二十左右。
葛从周问道:“敢问恩公在京师做何买卖?
”
黄巢曰:“我本在冤句贩盐为生,因进京赶考未中,写了几句反诗,朝廷下旨捉拿。
只好躲进冤句藏梅寺中,平时仍矫装贩盐为生。
昨日路过法场,我观公子武艺高强气宇非凡,想与你联手共济大事,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葛从周道:“恩公搭救之恩,从周无以为报,愿与恩公同举大事,另立天道以谢天下!”
黄巢喜曰:“若得通美,大事可成矣。”
葛从周欲往濮州家中打点家事,黄巢给他五十两银子,葛从周感激涕零。
两人约定一个月后在冤句藏梅寺再会。
时隔一月,葛从周四处打听找到藏梅寺,只见寺旁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
登临山顶,薄雾轻云飘然而至,宛如仙境。
葛从周入寺而望,只见寺内一片凄惨之状,流离饥民或坐或卧。
这时一个小沙弥快步上前问道:“施主可是濮州葛通美?”
葛从周道:“正是在下。”
小沙弥道:“我家主人在此恭候多时,请到后堂叙话。”
小沙弥领葛从周来至后堂,只见堂中坐着两人,戴刀卫士两侧站立。
看居左者便是黄巢,居右者年轻书生模样。
黄巢一见葛从周立即起身相迎。
据介绍书生乃是黄巢军师,也是他的侄女婿,姓李名俊儒,字奉文,也是曹州人士。
其他人黄巢也一一介绍,其中包刮族兄弟子侄黄存、黄揆、黄思邺及外甥林言等人。
众人相见之后,于寺庙之中共议反唐。
黄巢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柳叶绵竹铠,手执宝剑对众人言道:“诸位父老,今朝廷昏暗,奸臣当道,税役繁重,民不聊生。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已占曹州,吾等将率部投奔共赴大业!”
正是: 仕途不第有何妨, 昏君岂能识栋良?
功满自有将佐助, 回马横刀自称王。
黄巢在众人相拥之下,即日发兵响应在曹州起义的王仙芝。
两位首领在濮阳会合。
起义军声势浩大,唐朝政府非常恐惧,诏令五路节度使出击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