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78章她没啥想法,她都结婚了还能有啥想法?(2/2)

第二幕,模拟审讯室场景。

一名戴面具的“制片人”

对着镜头微笑:“我们需要的不是演员,而是容器。

只要长相够像,脑子空着更好。

我们会给他人生、给他名字、给他爱恨情仇,然后让全世界为之疯狂。”

台下,李医生手指微微发抖。

第三幕高潮,主角在幻觉中见到另一个自己??

西装革履,手握奖杯,被粉丝簇拥着走上红毯。

两人对峙,撕扯,最终融合。

主角嘶吼道:“我不是你的替代品!

我不是流量工具!

我是陈哲!

我活过、痛过、爱过!

你们偷走我的记忆,却杀不死我的灵魂!”

全场死寂。

最后一幕,舞台中央升起一具燃烧的假人,象征被焚毁的过去。

陈哲亲自登场,站在火光前,摘下面具,露出真实面容。

“各位,”

他说,“我不是洪世贤。

我是陈哲,一个曾被你们遗忘的名字。

今天这场戏,不是报复,也不是控诉。

它是证词,是我存在的证明。”

话音落下,全场灯光骤灭。

三秒后,应急出口标识亮起,墙上投影出一段视频??

正是林晚提供的那段临终录像。

画面中,一位瘦弱的老妇躺在病床上,声音虚弱却坚定:“阿哲,妈知道你在听。

不管你变成谁的模样,记住,你的骨头里流着陈家的血。

别怕,孩子,回来就好……”

不少观众低头拭泪。

散场时,秩序混乱。

周振国暴怒离席,下令全面封杀该剧场及所有参与者。

然而,就在他走出大门瞬间,一辆摩托车疾驰而至,车上男子甩下一个牛皮纸袋后迅速离去。

袋子里,是一份法院传票复印件??

原告:陈哲;被告:星河影视集团、周振国、李淑芬(心理中心主任);案由:非法拘禁、强迫医疗、侵犯人格权、故意伤害致残。

与此同时,网络开始疯传一段十秒短视频:昏暗房间内,一名男子摘下隐形眼镜,露出原本的眼型,与童年时期的陈哲高度吻合。

配文只有一句:“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

#陈哲归来#、#沉默之火#、#替身计划曝光#等词条悄然登上热搜测试榜,随即被强制下架。

但民间自发的话题接力已无法遏制,无数曾遭娱乐圈霸凌的群演、编剧、幕后工作者纷纷发声,讲述类似遭遇。

一周后,南方某山村祠堂前,陈哲跪在祖坟前点燃香烛。

墓碑上刻着“先考陈德福、先妣林素云之墓”



他将一张《沉默之火》的票根压在供桌上,低声说:“爸妈,儿子回来了。”

身后,沈婉清默默递来一把锄头。

“老屋还能修。”

她说,“以后,我们可以把它改成戏剧工坊,教孩子们演戏,讲真实的故事。”

他望着她,终于笑了。

一个月后,《沉默之火》在全国十三个城市秘密巡演,每场都座无虚席。

主办方始终匿名,门票通过口口相传发放。

警方多次介入调查,却因“内容属艺术表达”

难以定罪。

更有甚者,在某场演出结束后,观众集体打开手机闪光灯,齐声高喊:“陈哲!

陈哲!”

而此时的星河影视,股价连续暴跌,投资人撤资,多个项目停摆。

周振国被迫召开紧急董事会,试图切割责任,却在电梯间被人拍到与李医生激烈争吵:“当初就不该选活人!

模型AI多稳妥!”

这句话又被做成鬼畜视频,在B站一夜百万播放。

林晚辞职后开了家心理咨询工作室,专为娱乐圈底层从业者提供免费援助。

她在首篇公众号文章中写道:“我们曾以为造神是行业的荣耀,后来才明白,毁掉一个人,只需要让他忘记自己是谁。”

至于陈哲,他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

有人说他在西南山区支教,有人说他加入了地下剧团全国巡演,还有人说,他在某个海边小镇开了家小书店,每天读书、写剧本、看日出。

但每当深夜,总有一些年轻演员收到匿名邮件,附件是一份名为《觉醒手册》的文档,里面记录着如何识别心理操控、保护原始记忆、抵抗资本异化的方法。

文档末尾写着一句话: “你可以演别人,但永远不要忘了自己。”

两年后的金鸡奖颁奖礼上,最佳编剧奖颁给了一部名叫《归名》的电影。

导演缺席,领奖人是一位白发老人??

原版《回家的诱惑》的编剧黄志远。

他在台上说:“这个故事本该更早问世。

它讲的不是一个替身如何成为真英雄,而是普通人如何在谎言洪流中,守住内心的火焰。”

台下掌声雷动。

而在千里之外的小城影院里,陈哲牵着沈婉清的手走出放映厅。

银幕刚结束的最后一幕,是男主角站在天台边缘,手中攥着一张被风吹皱的纸条,上面写着:“你不是他,但你演得比他还像。”

他轻声问她:“你觉得,我还像洪世贤吗?”

她摇头:“你从来都不是他。

你是陈哲,是我等了十年的那个傻瓜。”

海风吹进门廊,卷起地上一片落叶,打着旋儿飞向星空。

他知道,风暴从未真正平息。

但他也明白,只要还记得名字,就没人能再把他变成影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