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人在选择狼道,而狼已经选择国道!(1/3)
旋即,祁讳呵呵笑道:“一部军事动作电影。”
“和海军有关……嗯,陆战队。”
“和《战狼》一样,原创剧本吗?”
王长田开口便问道。
问题直指要害。
“并不是。”
祁讳摇头笑道:“真实...
暴雨过后,江城的空气湿冷如铁。
陈哲站在老屋门前,脚下的青石板裂了缝,缝隙里钻出几株野草,在风中微微颤抖。
他手里攥着一封匿名信,纸张泛黄,边角已被雨水泡软,字迹却依旧清晰:“他们查到了《沉默之火》的原始服务器IP,源头是你三年前用过的校园邮箱。
追捕令已签发,执行组明日凌晨三点抵达。”
沈婉清从屋里走出来,肩上搭着一条旧毛毯。
她没说话,只是轻轻将毯子披在他身上。
夜色沉得像墨,远处山峦轮廓模糊,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正缓缓苏醒。
“你走吧。”
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像刀割过寂静,“我留下来断后。”
陈哲摇头:“这不是逃命的时候了。
他们怕的不是我活着,而是我清醒。
如果我现在跑了,所有人才真会以为这一切都是疯子的妄想。”
她盯着他,眼里有泪光闪动:“可你已经赢了。
视频传遍全网,法院立案受理,连央视都派了暗访记者去星河总部。
你还想怎样?”
“我想让他们听见我的声音。”
他说,“不是通过剪辑、不是靠愤怒的呐喊,而是让他们坐在剧场里,被迫看一场由真实血肉写成的戏??
一场他们亲手参与制造的悲剧。”
沈婉清怔住。
第二天清晨,一辆破旧的金杯面包车驶出山村,车身上贴着褪色的广告:“华艺戏剧巡演团”
。
车上除了陈哲和沈婉清,还有六个曾参演《沉默之火》的年轻演员,全是当年被星河淘汰的群演或落榜艺考生。
他们在各地小剧场辗转演出,每一场都改换剧名与舞台布景,但内核始终未变:一个被抹去身份的人,如何在记忆碎片中拼凑出真实的自己。
第三站是川南一座废弃矿镇。
礼堂年久失修,屋顶漏雨,电线裸露在外,像干枯的血管。
当晚演出时,突然断电。
黑暗中,一名观众起身大喊:“你们这是非法集会!
警察马上就到!”
话音未落,一道强光照亮他的脸??
是便衣。
全场骚动。
陈哲却笑了。
他走上台,点燃一支蜡烛,举在胸前:“各位,现在我们进入特别环节:‘真实问答’。”
他指着那名便衣:“你说你是警察?
那你应该知道,上周省厅刚下发文件,《关于规范文化类非营利演出活动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艺术表达不得以国家安全为由随意叫停’。
你有执法证吗?
搜查令呢?
如果没有,请坐下,或者离开。”
那人僵了几秒,转身离去。
掌声雷动。
那一夜,《沉默之火》加演了一场。
没有灯光,没有音响,所有人围坐一圈,靠手电筒照明。
陈哲亲自旁白,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骨头缝里挤出来的:“……那天晚上,我喝了那瓶水,头痛欲裂。
醒来时已在医院,床头放着一张身份证,上面写着‘洪世贤’。
护士说我出了车祸,失忆了,家人全都遇难。
可我知道不对劲??
因为我梦里总有个女孩叫我‘阿哲’,她说我们约好要一起演《雷雨》。”
台下有人抽泣。
散场后,一名瘦弱的女孩拦住他,递来一部二手手机:“哥,我也被做过实验。
去年我去星河试镜,吃了他们给的‘营养餐’,后来整个月都在做同一个梦:我在一间白色房间里,有人逼我背台词,背错一次就打一针……我录了些音频,一直不敢发。”
陈哲接过手机,点开录音。
里面传来机械女声反复念诵:“你是林小曼,你喜欢跳舞,你不认识父母,你的梦想是成为顶流偶像……”
他的手指猛地收紧。
第二天,他让团队暂停巡演,带着女孩前往云南边境的一所精神病康复中心。
这里曾是“替身计划”
的外围合作机构之一,名义上治疗心理创伤,实则进行记忆干扰测试。
档案室早已被清空,但地下室角落里还留着一台老旧服务器,外壳锈迹斑斑,接口残缺不全。
花了整整三天,他们才恢复出部分数据。
其中一份文档标题为《人格覆写进度表(V期)》,列出十二个代号人物,每人对应不同目标明星。
陈哲的名字赫然在列,编号V-07,目标人物:洪世贤(原名周宇),已“激活”
并“稳定运行”
。
更令人窒息的是,表格末尾标注:“失败案例处理方式:脑电波抑制+社会性死亡+长期监控”
。
而就在隔壁文件夹中,一段监控视频自动播放??
画面里,三个穿病号服的年轻人被绑在椅子上,接受电击治疗。
每当他们说出“我是谁”
,就会遭到强烈刺激。
一人最终崩溃大哭:“别打了!
我是王浩!
我是王浩!!”
可下一秒,医生冷冷道:“纠正:你是王浩的替身,编号V-03,职责是替代本体出席商业活动。”
视频结束时,沈婉清已泪流满面。
“我们得把这些公之于众。”
她说。
“不能直接发布。”
陈哲摇头,“他们会说这是AI合成,会封杀上传平台,甚至反过来起诉我们侵犯隐私。
我们必须让它‘自然生长’??
像野草一样,从无数个普通人嘴里长出来。”
于是,他们开始行动。
陈哲将资料拆解成数十个小故事,伪装成网络小说章节,投稿至各大文学论坛;沈婉清联系昔日媒体朋友,以“都市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