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线下真实(1/3)
“加起来应该花了有6000多。”
“多长时间了呢?”
张哲追问道。
“我看一下啊,我们是7号的时候认识的,到现在应该有20多天了。”
“6。”
张哲给大哥比了个手势,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书桌上,张哲坐在电脑前,手指轻轻敲击键盘,整理昨晚那位“迷途知返9527”
的对话记录。
他没有立刻将这段经历写成案例分享,而是反复回看自己回复的内容??
那三条问题,看似简单,却像三把钥匙,试图打开一个被背叛锁死的心门。
夏依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轻轻放在他手边:“又在复盘?”
“嗯。”
他点头,目光没离开屏幕,“我在想,如果换作是我们,遇到这种事,我能扛得住吗?”
她在他身旁坐下,肩头靠着他:“你不是常说,感情最怕预设结局吗?
我们现在好好的,别提前给自己加戏。”
“可这就是我的职业病。”
他苦笑,“别人一提婚姻危机,我脑子里自动弹出十几个变量:情感依恋类型、冲突应对模式、原生家庭影响……但越是分析得多,越觉得有些事,数据帮不了忙。”
“比如?”
“比如……信任一旦碎了,拼回去的每一片,都带着裂痕。”
他转头看她,“你说,人能不能真的原谅一次出轨?”
夏依沉默片刻,指尖绕着杯沿缓缓转动:“我不知道别人能不能,但我知道,如果是我,我需要的不是一句‘我错了’,而是一个看得见的过程??
他是不是真的痛了?
他愿不愿意把心剖开让我看?
他敢不敢面对那个曾经辜负我的自己?”
张哲听着,眼神渐深。
“所以你给他的那三个问题,其实不是为了让他挽回婚姻,”
她轻声说,“是让他先找回自己。”
“对。”
他低声道,“很多人在婚姻里走丢了,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等出了事才惊觉,原来早就貌合神离。”
手机忽然震动,一条系统提醒跳出:【今日直播主题建议:如何判断伴侣是否已情感转移?】
他皱眉,删掉。
又一条推送:【高热度话题标签:#婚姻七年之痒 #发现配偶暧昧聊天记录怎么办】
他也关了。
夏依瞥见他的动作,笑了:“你现在连平台算法都想对抗?”
“我不想再当‘标准答案供应商’了。”
他合上笔记本,“以前我觉得,只要给出足够精准的策略,就能帮人避开雷区。
但现在我发现,真正的痛点,从来不在行为层面,而在人心深处那些说不出口的孤独和恐惧。”
她靠在他肩上,声音软软的:“那你以后打算讲什么?”
“讲真实。”
他说,“讲那些没人敢说出口的犹豫、动摇、挣扎。
讲一对夫妻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却夜夜无话的窒息感;讲一个人明明有家,却在深夜打开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理由。”
“不怕观众跑了吗?”
“跑就跑吧。”
他笑得坦然,“真正需要听的人,会留下来。”
上午九点,直播间准时开启。
背景不再是冷色调的数据图表墙,而是一幅手绘的城市街景??
老小区阳台上晾着衣服,楼下小超市老板正在收钱,几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过巷口。
画面温暖琐碎,像极了他们住的这片老城区。
弹幕很快刷了起来: 【哇!
画风突变!】
【这是张哥家附近?
好有生活气息!】
【还以为今天停播,结果换了新场景,好感爆棚!】
张哲戴上耳机,微笑着打出第一句话: “今天不答题,只聊天。
我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弹幕瞬间安静了一瞬,仿佛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接着,一条灰底白字的消息缓缓浮现: 【ID:晚风不说谎】
我和老婆结婚十二年,上周她提出离婚。
我没挽留。
她说我从不表达爱,像个管家而不是丈夫。
可我觉得,我把工资全交、接送孩子、修水管换灯泡,还不够吗?
张哲读完,没急着回应。
他看向镜头,语气平缓:“有没有人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正确的事’,却突然被告知??
你根本不爱我?”
弹幕开始滚动: 【我就是!
每天做饭洗衣带娃,老公说我冷漠!】
【男人总以为责任等于爱情,女人要的是温度啊!】
【我也这样,我妈临终前跟我说:你爸这辈子没对不起我,可我总觉得缺了点啥……】
张哲看着这些文字,心头一颤。
他知道,这不只是婚恋问题,是整整一代人在情感教育上的集体缺失。
他缓缓开口:“我们这一代父母,大多没被人好好爱过,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去爱。
他们教会我们努力、隐忍、负责,却没教我们如何说‘我想你了’,如何拥抱,如何在疲惫时承认‘我很累,抱抱我好吗’。”
弹幕渐渐慢了下来,不少人打出【哭了】
【破防了】
。
【ID:沉默的父亲】
看着儿子对我女儿那么温柔,我才意识到,我对自己的孩子,几乎没抱过超过三秒。
这条消息让张哲眼眶发热。
他正要说话,手机另一侧传来轻微响动。
夏依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她走过来,把照片放在桌角。
那是一张二十年前的老房子合影??
年轻的夏母抱着襁褓中的夏依,旁边站着一位面容清瘦的男人,笑容拘谨。
“这是我爸。”
她说,“他走之前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让你妈过得更开心一点’。”
张哲怔住。
夏依望着照片,声音很轻:“他一辈子勤恳老实,单位先进工作者,家里顶梁柱,可我妈说,结婚三十年,他只有一次在她生病时握着她的手说‘别怕,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