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归义庄的条件
临邑军营外,三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年青人,看着四周的东西虽有些好奇,神色间带着一点鄙夷。
他们看见的事物不说,在军营门口站岗的两人,一个穿着蓝色衣裤,提着一把比他高了近半的大刀。
另一个身穿灰色长衫,提的武器更夸张,是一把四米多长的枪。
这是刘病愈规定的,除盾牌和弓兵,刀枪兵时时都要提着自己的新式武器,便于增加对武器的熟悉度,也可以顺便练练手力。
坐在马上的贾文仲实在忍不住,问那个拿长枪的中年士兵: “这位兄弟,为何要拿如此长的长枪?
你舞得动吗?”
中年士兵是山贼出身,当然听过大名鼎鼎的归义庄。
虽问的话不怎么好听,老实回答: “开始只能朝前面刺,现在好了些,可以发一些招式。”
“这些是你们打造的新武器?”
见中年士兵点头承认,贾文仲哈哈大笑: “要不是我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你们能占领临邑。
拿这种武器上战场,也只有你们才有勇气。”
这话就更不好听了,中年士兵没接。
没过一会,一大群人从里面走出来。
刘病愈还在远处就开始拱手招呼: “原来是两位贾兄驾到,有失远迎,请三位兄弟见谅。
这位是?”
上次刘病愈在归义庄大出风头,柳云生没在场。
见他招呼平平无奇,在心里将他小看一分。
拱手还礼: “在下归义庄柳云生,见过刘大当家。”
刘病愈很想说他现在叫将军,还是没好意思。
知道他不认识对方,闵盛言说: “柳兄是归义庄柳军师之子,已深得柳军师真传。
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智谋之高,已能称为军师。”
“盛言兄吹牛,也不怕其他英雄笑话,”
柳云生看了眼闵盛言: “像我这样的人,哪能称得上军师?
倒是刘大当家,能带领数量不多的英雄,打了几次大胜仗,才真正称得上是军师级的人物。”
现在大家都没听出柳云生的话意,以为是自谦。
同来的三人,看柳云生的最少。
除中间的贾文仲,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旁边的贾应龙,马向南朝对方抱拳道: “还是在两年前见过二公子,见识到二公子的武艺,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贾应龙已经跳下马来,还礼说: “马前辈过誉了,不说天下,在我山东,也有不少人的武艺在我之上。
有马前辈和闵兄这样的人物,牛头山果然是人才济济,贾应龙见过各位前辈英雄。”
“他就是贾应龙?”
一些声音传出,全从贾文仲两人的身上移开,看向闻名已久的贾应龙。
和他有交情的闵盛行笑着说 : “我们可是等了二公子和归义庄的众英雄好久,不知这次来,以后大家会不会聚在一起。”
贾应龙与闵盛言见完礼,对闵盛行说: “我们也愿意和闵大哥及众英雄在一起,这次来就是为了谈此事。”
一番见完礼,刘病愈说: “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大家进去再聊。”
沈大牛没听过什么贾应龙归义庄,但见刘病愈带着十二分热情,他也带着一脸傻笑,跟着众人将三位英雄迎进军营。
大家没去主营,此时主营中还未收拾。
为了这三人来,他们又得重新安排几桌迎接。
大家来到一幢小楼厅室,坐下后没谈几句废话,贾文仲说: “听说牛头山的众英雄打了场大胜仗,占了临邑,父亲派我们来向各位英雄道喜。
大家同为宋人,如今仓乡的英雄占了禹城、泰安,你们占了临邑。
三座城相连在一起,莫非在一起商量过?”
贾瑞派三个年青人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以为贾文仲的才虽比不过刘病愈,起码也上得了台面。
贾应龙一是为了保护他们,二也有以武力来炫耀的意思。
柳云的智力不凡,是归义庄年青一辈的翘楚。
刘病愈又是个年青人,用年青人来谈事,比他们出面要好得多。
许多东西他们在半路上就考虑过,他们很怀疑牛头山和仓乡那边有合作。
要不然不会如此巧,占领的三座城相连。
要是牛头山和仓乡有很深的渊源,甚至已经投靠仓乡,那他们就得重新考虑了。
刘病愈再聪明,也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老实回答: “没有,大家同为义军,他们曾经派人去牛头山打探过消息,后来就再无联系。”
提起仓乡,刘病愈也有些奇怪。
他说与对方联盟的意思,绝对不是想当老大。
他也知道与自己目前的声望来看,除自家兄弟,没多少信服他。
刘病愈的底线是:可以尊耿京为老大,甚至合并在一起也行。
不过战略方针、战术安排这一块,他要占主导,免得有人瞎指挥害了大家。
他没想到付飞一去永不来,仓乡连再派人的想法都没有。
那边都如此,他也不可能去热脸贴冷屁股。
听到他们和仓乡没任何关系,贾文仲心中一喜。
“你们现在有了座城,来投的人应该很多吧!”
提到这事,刘病愈有些不好意思回答,苦笑道: “除闵家湾的弟兄,暂时没什么什么人来投。
唉!
没人来投也罢了,连招人也不顺利。
城中许多人都搬到外面去,现在的临邑,除自家弟兄,没多少百姓。”
这些话刘病愈不可能对他们说谎,贾文仲看向柳云生,对方说: “听说投仓乡 的人不少,还是名声问题。
说句得罪各位英雄的话,牛头山毕竟曾经是山贼,仓乡是清白人家。
又有耿京、李铁山这些活招牌在,舍这里投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能被闵盛言称为军师的人物,柳云生能看出这些问题,刘病愈不奇怪。
他很想问问三人的来意,是不是有来投的意思,又不好问,懒得再说过多的废话: “柳兄说得是。”
听刘病愈没了下文,知道他有些不耐了,贾文仲终于将话转入正题: “不瞒刘大当家,父亲派我们来此,也是有意想加入义军队伍,为收复河山、兴盛我大宋尽一份力。”
刘病愈忍住没站起来,马向南、闵盛言等人兴奋站起,闵盛言说: “太好了,要是能得归义众英雄相助,我们何愁大事不成。”
“有归义庄众英雄加入,我们如虎添翼,定能一直打到南边去。”
贾文仲看了眼说话的马向南,笑了笑: “我们有些条件,只要你们同意,我们过两天就能来临邑。”
大家愣住了,加入这种队伍,连工资都没有,很少有人讲条件。
刘病愈没发愣,他终于知道这些人,为何一来就问那些事。
“贾兄有什么条件,不妨说来听听。”
贾文仲站起来,看了眼客厅众人,说出他们的条件: “我们只有两个条件:第一,我们现在是义军,再叫牛头山已经不合适,以后改名为归义庄。”
“什么?”
铁头刚开口,被刘病愈打住: “贾兄接着说。”
“我归义庄虽比不过仓乡,但也不差多少,完全有和他们一争人源之力。
第二,刘兄虽文武不凡,毕竟太年青。
要是做大当家,怕不合适,难以服众不说,还会影响外面的人来投。
我们商量再三,决定由我父亲任大首领,刘兄任二首领。
效仿仓乡,只保留两个首领。
要是刘兄答应,我们这就回去给大家说,我归义庄上下一千多人,全搬到临邑来。”
客厅瞬间清静下来,牛头山众人,全都被贾文仲的话镇住,一时间动都没人动一下。
原本沈大牛一直带着笑脸,站在刘病愈旁边。
他的笑脸消失,换成一副怒容,第一个清醒过来。
“归义庄算什么东西?
凭什么让我哥哥做二首领?
就算你们有一万人,我们也不希罕。”
贾应龙双眼一亮,正要冲动,被柳云生打住: “刘大当家,你们现在的整体实力,还在我归义庄之下。
我们所想的这些,也都是为大家考虑。
为了大局着想,刘大当家,何必还要执着于这些名利?
你如此年青就已是义军二首领,以后的前程,绝对在所有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