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走上正轨(1/2)

沈大牛挠了挠后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家在恩州一个很偏僻的乡村,那里总共也没几户人。

娘的身子不好,我一直都呆在家里,从小到大,只去过两次恩州。”

大家心里释然,不是所有高手都有什么名号之类的。

像沈大牛这样的人虽少,并不是没有。

刘病愈能在河北之地认识沈大牛,不单他自己有些想不通,大家也很奇怪。

马向南问: “沈兄弟,少爷是如何认识你的?”

“大牛不知,我从马上摔下来后,连娘也不认识了,所有人都没印象。”

这刘病愈学聪明,干脆将所有人都没印象说出来。

沈大牛恍然明白过来,原来现在的刘病愈,已经不认识他了。

“还是在三年前,刘大哥和两个朋友路过我们那里。

当时我正背着娘,准备去城里看病。

刘大哥问明情况,用马送我们到城里。

那间药铺的东家心黑,没钱不想医治我娘。

刘大哥不但将我娘的药钱付了,还给了我们十两银子。

从那时起,我和娘都知道刘大哥是个好人。”

刘病愈总算弄懂他和沈大牛的渊源,听陈惜春说,他以前不时会出去做趟生意。

有可能是去河北那边做生意,在途中行善事得到的福报。

他举起酒站起来,对沈大牛说: “婶婶虽去了,既然她让你来投我,以后我们就像亲兄弟那样。

这世间黑心之人多、不平之事比比皆是。

我们起事不只是收复故土、推翻金国。

还要改变这个不公平的社会、让黑心之人无处容身、让所有贫苦百姓都能衣食无忧。

无论任务有多么艰巨,以后我们兄弟和大家一起,哪怕花毕生的时间,也要将其完成。”

刘病愈这番话伟得太大了,许多人都很激动。

铁头说: “大当家说得太对,要是能过日子,我们岂会上山为贼?

在山下各种赋税一年比一年重,还要忍受那些贪官污吏的剥削。

若是无法完成赋税的人家,抓去做苦力、与奴隶无异。

不平之事不单在金国,在宋国也有。

我们不但要推翻金国,还要让所有贫苦百姓都能衣食无忧。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就算立即马革裹尸我也愿意。”

刘病愈当牛头山的大当家时间虽短,知道一些人的故事。

铁头原是临邑一个村的村民,平时喜欢四处去结交朋友,说白了就是喜欢鬼混。

结果有一次他远行回来,老婆被乡里的一个大户强抢去,父母阻止时被打成重伤,没等到他回来就死了。

最惨的是铁头两个子女,两人都还小,在家里活活饿死。

他最后虽杀了仇人全家,老婆早已经自杀身亡。

要不是这些经历,他也不会上山落草为寇。

一碗酒喝完,刘病愈的心情有些沉重。

那些话他并不是敷衍大家,他现在接触的都是下层人,包括在后世他也是接触的下层人,知道下层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这个世界不公平的事太多,南宋那边他虽不了解,想来好也好不了多少。

既然阴差阳错投生到这里,就算为了身边这些弟兄,刘病愈也要努力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各位,现在我们人虽少,才占了一座城。

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再继承以前那样,必须改变才行。

否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很有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事务方面的运作。”

铁头虽听得一知半懂,一点不含糊。

宗由不在,他第一个起身表态: “大当家需要怎么改只管说,我们一定照办。”

“三叔说得是,”

宗庆接道: “虽然爹爹不在这里,大当家无论做出任何决定,他都会遵从。”

见不少人起身表态支持刘病愈,沈大牛心里十分高兴。

他的头脑简单,有些东西通过看或听,他还是能懂。

从小家突然来到这个大家,一天的时间他就融入进来。

“牛头山是我们的根,以后成功了,我们要重建牛头山。

大家老后,想去那里居住的可以搬去。

但现在我们的称号不能再叫牛头山,现在我们不是山贼,是抗金的义军,虽暂时没得到大宋朝廷的认可,我想他们不会反对,我们是大宋人、也是大宋军队。

以后我们的称呼,就叫山东宋军。”

大家呆住了,刘病愈取的这名字虽好,只是一厢情愿。

现在耿京那伙人,也没敢叫什么宋军之类的,很有可能就是怕人耻笑。

山东宋军?

他们根本没得到南宋朝廷承认,要是传出去,恐怕要让人笑掉大牙。

“哥哥这名字取得好,就叫山东宋军。”

刘病愈的死忠沈大牛第一个表态承认,他笑着说: “大家放心,再攻下两座城,我就去南边联系大宋朝廷。

我有绝对把握,他们能承认我们的身份。”

刘病愈的确有把握,只要南宋朝廷不傻,巴不得在金国内部,有更多的造反者出现。

南宋朝廷那边付出的,只不过是个空头称呼而已。

耿京那伙人不敢先称呼,他敢。

大家没想到,更出格的事他也敢做。

“既然叫山东宋军,我们的称呼就得改了。

以后不要再叫大当家,统一称呼将军或是大人。

可以叫我将军、或是刘将军,叫二当家宗将军,叫宗庆宗小将军等等。

管理内务的人员,可以叫大人,比如张梅山,以后大家叫他张大人。”

全都被定住了,呆呆看着刘病愈。

另一桌的林瑞懂得不少,轻声说: “就算朝廷认可,也得朝廷册封后才能这样称呼。

没得到朝廷认可就称呼将军大人,怕传出去?”

“没什么怕的,有本事的人要有自信,我们没学那些人称王就不错了。”

刘病愈的思想,和这些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我们一路攻去南宋,努力获得更多功劳,争取让更多的人都能有册封。

其实叫什么也只是一个称呼,主要是便于管理。

我们现在的职务有些混乱,我现在安排一下。

以后我、宗由、铁头三人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

马向南、马向前、闵盛行负责训练及城内治安和城防。

林瑞、闵敬堂、张梅山负责内政。

另有马峥、孙平、牛散喜三人听他们调遣。

至于其他人,并不是不做事,除必要的训练外,以后哪方面的事忙,会安 排到那边去帮忙。”

一些聪明的人,终于明白刘病愈的苦心了。

他将军政分开,先不说他的心胸如何,的确便于管理。

叫将军、大人之类的,一点不得罪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名利心。

反正大家的称呼都一样,各有各的管理事务。

同桌的闵敬堂端着酒碗站起来说: “将军这番安排,总算是将我们拉上正轨。

如此分工合作,更有利于以后的管理。

我们现在虽弱,以这样的管理方法搞下去,迟早会变成一支强大的队伍。”

这种方式变相削弱了三个当家的权力,三个当家,以后基本上算半个闲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