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章 地摊上的钻石(1/2)

中年男子可能认识刘病愈,将身子让过一旁: “不错,我们只是想见识一下天平军的威风,没别的意思。”

“比可以,我们不和无名之辈比,你们是什么人?

如果没什么份量,那就不用耽搁时间了。”

中年男子眉头一立:“无名之辈?

至少比你天平军的名头大。

要是我说出,你们可愿比试?”

“你先说吧!

要是够资格,我们再谈其它。”

中年男子冷哼一声:“我们是禁军殿前军,够资格和你们比了吧!”

刘病愈有些明白了,昨天他们先是被赵昚大夸,又被赵构一番夸赞。

想来这些禁卫不服气,在皇宫当然不敢找,来外面找他们比试。

殿前军是禁军在皇宫守卫的军队,时刻保护在皇上周围,可以说是大宋最利害的军队。

和对方赌这种傻气不值得,刘病愈提出一个对方无法回答的条件: “要比可以,但我们要去殿前军军营比。

要是你们能答应,我们随时奉陪。”

中年男子呆住了,他还没那本事答应。

范如玉趁机说: “我们奉旨来京,不会轻易与人比试,除非正大光明去殿前军军营。

大家都是军中之人,有些话不得不提醒你们。

要是你们再在这里胡闹,难保不被皇上和朝廷大臣知道。

你们受处置事小,要是连累你家大帅?”

“你们等等,”

中年男子跑进酒楼。

很快从陪着一个年青人走出来,这个年青人,正是想与李铁枪比试的那个李定北。

李定北比中年男子镇定得多,对刘病愈说: “我们只不过想与天平军切磋而已,哪会在这里胡来?

既然天平军想去我殿前军军营,那好,我们先去通报,一切凭大帅作为。”

围在这里的人很快撤走,天平军众人围坐在几张桌前。

李铁枪等人吃饱,新来的人还未吃饭。

陈惜春端起一碗饭,边吃边想事。

实在想不通,问刘病愈: “少爷,他们的大帅应该不会答应吧?”

今天大家都憋着一口气,出门时刘病愈说过,千万不可在京城惹事。

大家被围也没谁刀枪相向,熊海生说: “我倒希望他们的大帅答应,好好教训那帮军痞子。”

“他们的大帅应该不会答应吧!”

刘病愈想过才提出那个条件。

这些殿前军的人做得太没水平了,凭殿前军的实力,真要是他们的大帅答应,绝对不可能如此胡闹。

“比武对于普通人来说,那是常事。

军人不一样,满大街的军人,没事谁找谁比了?

我看这只是那些士兵的意思,要是被他们大帅知道,可能还会受些责罚。”

这次刘病愈也没猜到,没过多久,一骑奔入皇宫后面不远处的一片高墙建筑内,年青骑士在里面一幢两层大楼前停下。

里面大营内只有两人,年青骑士有些激动,跑到主帅位前单膝跪下: “大帅,天平军口出狂言,说要派人来我殿前军军营,在这里打败我们,众弟兄气愤难平,恳求大帅 答应他们比试。”

话这东西谁都会朝自己有利的方面说,坐在帅位上的是个中年男子。

男子身材高壮,两条浓眉斜直延伸到左右额头,一对单凤凌厉中略带冷淡。

四肢粗长,身穿一套暗黄色盔甲,看起来极为威武。

中年男子没先回答,打量年青人一眼: “马曹,你身穿一身便服,从什么地方来?”

叫马曹的年青人早就想好说词,回答得十分顺口: “今天是我们休息,从军营出来后,我们准备去酒楼吃饭,碰到天平军李铁枪等人在那里。

这些日子李铁枪的名声十分响,连皇上、建王都在夸他们。

几个弟兄想向李铁枪请教,没想到他非但不许,还将刘病愈叫来。

刘病愈到来后更狂妄,说他们从不与无名之人交手,就算是殿前军也不行。

除非来殿前军军营,在这里打败我们才有意思。”

大营中还有一个大眼红脸的中年将领,中年将领啪一拳砸在桌上: “天平军算什么东西?

居然敢如此小瞧我殿前军?

大帅,可以答应他们,末将愿去将他们踢出军营。”

中年男子的情绪也有些激动,一脸的怒意,想了一会说: “既然他们要比,那就比好了。

我倒要看看,他们这支百胜雄师,到底是不是真如传言的那样。”

…… 朝廷对天平军还不错,给他们安排的驿馆很大,由相邻的几座楼院组成,众人及其家属都能住下。

处理完殿前军的事,刘病愈带着众人朝皇宫右侧走去。

皇宫四面都是建筑,但有一条宽阔的大道,将皇城和这些建筑分开。

这些建筑的规划实在不怎么样,有点令刘病愈惊讶。

按道理说,皇宫四周再有建筑,应该都是一些王公大臣的府第。

四周王公大臣的府第虽有,但并不多,最多的是朝廷一些部门,除此之外就算百姓的房屋最多。

王公大臣的府第本就各有千秋,朝廷一些部门的建筑又建得方正大气。

百姓的建筑更是花样百出,连在大路边的单间瓦房都有。

这些全融合在一起,令人违合感大增。

刘病愈走了一条街,忍不住问: “皇宫的建筑规划得如此好,怎么在四周的这么差?”

陈惜春颇有同感说:“要是我负责,平民房、朝廷各部、王公大臣的各在一边。

这样不但协调舒服,可能还能让大家更方便。”

陈惜春的想法虽不是最好,要是按她的做,的确让大家更方便。

起码办事的人不会东走一处西走一边。

他们不是外宾,没有官员陪同,还好范邦彦的见识广: “这里以前是只是一座行宫,听说当初建造这座行宫时,曾有百姓到仁宗皇帝那里告状,说官兵强占他们的房屋土地。

仁宗皇帝处置了几个强拆百姓房屋的官员,并告诫大家不得强征民房。

后来扩建皇城,都是事先与百姓商量好。

如果百姓不愿意搬,就连皇上也不敢有违仁宗皇帝旨意。”

范邦彦说的应该没假,刘病愈有些感慨。

他知道的皇帝虽不多,宋仁宗 的大名他听过,是宋朝最好的皇帝,绝对的千古一帝。

这种事就连在后世也不可能让百姓满意,要是碰到其他皇帝,这周围的百姓一定会遭殃。

一行人来到一座小院前停下,陈惜春看着大门上的排匾说: “这个钟无疾好大的架子,连皇上的命令也不听。

少爷,你能不能说动他?”

刘病愈听谢泉说过钟无疾,钟无疾居然能缝合断了的经脉?

这让他非常不可思议,是他目前很想得到之人。

当时刘病愈就上奏给赵构,让钟无疾去泗州教他们的军医,估计赵构可能没放在心上。

他昨天在朝堂上说起此事,赵构说钟无疾以年老体衰为由拒绝,但可以派个太医去教天平军军医。

刘病愈没答应,问到钟无疾的住处,想先来试试,看能不能劝说钟无疾跳槽过去。

在他们面前的是座三合小院,敲响门没多久,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将门打开: “你们找谁?”

少年身子有些单薄,看起来很灵光,看人的眼睛十分专注。

陈惜春说: “小弟弟,我们有要事来找钟对太医。”

“你们等等,”

少年说完,“砰”

一声又将门关闭。

陈惜春一脸不满: “这家人待人怎么这样?

他就算不关门我们也不会进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