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卖东西的海外人(1/2)
海外人是宋人对外国人的统称,当然,见识广的能看出是哪国之人。
被一群人围观的是一男一女,男子是个中年人,身材高大,长着一头卷发,肌肤有些发黑。
另一个年青女子长得比较漂亮,身高鼻大,金发蓝眼。
在楚州虽也能看到外国人,但当时战乱,在那里的外国人非常少,更不用说两个摆地摊的外国人。
陈惜春一喊,连孙氏两女也很感兴趣,挤到人群中。
地摊上的东西让几女双眼一亮,大半是些晶莹剔透的石头,大的有酒杯那么大,小的比指尖还小,大小虽不一,折射反光,看起来闪亮耀眼。
陈惜春指着一颗酒杯口大的石头: “这颗石头多少钱?”
“姑娘,这不是石头,这是全是海外稀有的宝石。”
中年男子的汉语说得颇为流利,是正宗的临安官方语言,拿起陈惜春指的石头: “这些宝石非常神奇,放在家中,能为主人带来好运。
要是姑娘诚心买,这颗宝石只要五十两银子。”
陈惜春被小吓了一跳,受刘病愈的影响,她根本不相信那是什么宝石,充其量只是颗好看的石头而已。
还未开口,范风铃问: “它真能为主人带来好运?”
年青女子点点头:“在我们家乡,这些宝石名叫神的赐福,传说在很久以前,神见世人生活贫苦,落下一场宝石雨。
谁要是捡到这些宝石,就能消灾减难,获得好运。
越大的宝石神的赐福越多,越是越灵。”
年青女子这一说,孙氏也心动了,接过石头摸了摸,旁边的薛无忧怕她上当,问年青女子: “你们为何不远千里来此卖东西?”
中年男子不笨,猜到薛无忧的意思: “姑娘,我们并非是为生活所迫,此宝石只有我家乡才有。
大宋是个良善之地,我们想让大宋百姓能获得更多赐福,所以才不远万里而来。”
范如玉笑了笑:“不远万里来送福,为何要卖如此贵?
要是神真有赐福,为何不在天下为之,只在你的家乡下宝石雨?”
中年男子呆了片刻,很是不爽盯了范如玉一眼: “姑娘你们请吧!
此宝石不卖不诚心之人。”
“我大宋百姓不傻,岂会被你们蒙骗?”
买卖谈不拢,陈惜春临走不忘踩一脚。
转身正要离开,见刘病愈盯着地摊发呆: “少爷怎么了?”
刘病愈拿起一颗指头大的石头,是颗很规则的八面体,角很尖锐,很透明。
他凑到右眼,还未靠近,就感觉到极强的折射光线。
他朝左右看了看,从怀里拿出一把十分锋利的匕首,别人的地盘没有冲动: “你这颗石头多少银子?”
刘病愈拿的这颗,比刚才陈惜春拿的要小些,中年男子知道他们不傻,不敢漫天要价: “二十两银子。”
刘病愈点点头,将石头在匕首背面用力划下。
只见锋利的匕首背面,出现一条较清晰的伤痕。
“好硬的石头,居然连匕首也能划伤。”
陈惜春惊叹一句,见石头一点没事 ,问刘病愈: “少爷,这是什么石头?”
刘病愈又朝地摊上的东西看去,这些石头大小虽不一,形状都差不多。
六面八面体,折射力强、透明、反光。
加上不凡的硬度,刘病愈终于说出: “这些应该是钻石。”
钻石这东西,刘病愈以前在后世首饰店见过,当然是不是真的不知道。
他虽买不起,钻石的一船特性还是知道。
他几乎敢肯定,这些几乎全是钻石。
他这一说,众女来了兴趣,范如玉和薛无忧聪明,没当着卖家问。
范风铃问: “这钻石莫非真能为主人消灾减难,获得好运?”
连薛无忧这种富家女也不知道钻石,刘病愈猜到现在的钻石不值钱,笑着说: “哪有能为人消灾减难的石头?
钻石的最大优点是好看。”
这个世界,钻石的作用也只限于此。
用在工业方面基本用不上,雕花刻石之类的,自有其它工具。
刘病愈说完,众人的兴趣减了几分。
大家以为刘病愈不会对这些好看的东西感兴趣,他扫了眼地摊: “这里大概有三百颗钻石,要是全买下,需要多少银子?”
男女两人一脸惊喜,中年男子说: “公子是个懂得欣赏之人,要是全买,我们只收两千两银子。”
对于现在的刘病愈来说,两千两银子能买到这么多的钻石,绝对不贵。
他们来的时候带了些银票,很干脆数两千两银票给对方,将三百余颗钻石收在囊中。
陈惜春和范如玉对望一眼,很怀疑钻石的价值远不止这点。
待交易成功后,陈惜春轻声问: “是不是还有什么价值?”
“真只是好看,”
刘病愈看了眼旁边偷听的薛无忧: “我要用这些钻石,为你们打造一些首饰。
满头戴着钻石首饰,你们说漂不漂亮?”
这下再也没人怀疑钻石还有什么用处,薛无忧笑了笑: “哪有满头戴石头的?
再漂亮也会让人笑话。”
以前刘病愈做梦都想,能有件钻石首饰作为定婚礼物。
买这些东西,纯粹是为了圆梦: “有一个世界,这东西是那个世界最昂贵之物。
女人以戴钻石首饰为喜,男人为没钱买钻石首饰而愁,你们说它的价值如何?”
“梦中的世界?”
陈惜春轻声说出,赶忙将嘴捂上。
薛无忧只是听过一点关于刘病愈梦中世界的故事,正要问话,一辆马车匆匆赶来,在他们旁边来了个急刹。
秦宝山从马车上跳下来,几步窜到刘病愈面前: “不好了将军,我们在南边一座酒楼吃东西,一群人故意找茬,非要找李将军比武。”
…… 天平军几十个官将分得较散,三五家一起满街逛。
李铁枪这组的人也不少,大小一二十人。
大家兴致勃勃来到一座酒楼吃东西,过了一会,二十多个身穿普通衣服的男子走到他们面前。
一个身材高直、脸色冷峻的年青人问: “你就是北方十大高手的铁枪王李铁枪?”
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两桌人同时朝来人看去。
除了问话的年青人,另外的人长得也颇为高大壮实,一看就不像是普通百姓。
李铁枪起身回答: “北方十大高手不敢当,在下正是李铁枪。”
问话的年青人说:“听说天平军众将武艺超群,远胜过金国将领,我大宋将领也远无法比之。
在下临安李定北,对你们十分仰慕,特来讨教几招,看传言是否属实。”
李铁枪和单钰对望一眼,两人明白了,这些人是来找麻烦的。
他们虽昨天才来,两次进出皇宫,感觉连那些禁卫看他们的眼神也不太友好,怕就是因为这种流言传出。
单钰说: “朋友也说了,那些都是传言,古往今来,传言有几句属实的?
我们来京办事,不是为了与人比武。”
“无风不起浪,传言未必是虚言。”
另一个长得脸大身粗的中年男子接道: “我们这些人没什么本事,就是喜欢印证一些传言。
莫非李将军怕了?
你放心,我们绝对一对一单挑,不会占任何便宜。”
李铁枪哪有兴趣与人比斗,就算在以前未做官时,他也不喜欢和别人比试: “朋友请见谅,我们来临安只是办事,没想过和谁比,各位请吧!”
来的二十多人原本也雄心勃勃,兴致很高。
一听李铁枪不愿比?
一个高瘦的年青人冷哼一声: “你天平军就这副熊样?
要是不比,除非你们说天平军技不如人,只是一群绿林莽汉。
以前打那些仗,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你们看来是存心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