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海州码头(1/2)
又一个夜晚来临,漆黑的天空无月无星。
凭栏眺望远方,除了黑还是黑。
黑得仿佛像有些人的心。
站在三楼栏杆内的沈常福将目光收回,看向下面。
大院有光线,能看清楚地上的石板。
他双手扶住栏杆,将头伸得很出去,突然生出一种想从这里跳下去的冲动。
沈常福深恨自己太过懦弱,他们结拜的四兄弟中,他的武力最差,最懦弱。
他和袁万城在年青时结拜,以前两人还只能算中产阶级。
经过这么多年的拼搏,总算有了万贯家业。
家业越大,顾虑越多。
袁万城死的时候,沈常福惊吓过度、大脑处于一片空白。
后来秦雄带人来捉拿袁万城的家人,他已经清醒了。
死活不让对方带走,不惜给秦雄跪下。
可惜现在的秦雄,已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没人能劝回头。
这些天沈常福考虑的事情太多,又一直处于内疚中,仿佛过了十多年,相貌从中年一下子到了老年。
这些天他除到在袁万城坟前忏悔,没走任何地方。
在家里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不知在这里吹了多久的凉风,楼下跑来一个中年男子。
男子没在下面说事,直接敲开门,跑到楼上来。
“老爷,有人要见你。”
沈常福瞪着面前的中年男子,男子叫沈同,是他的管家。
管家在大户人家,地位仅在老爷夫人之下,可以说比少爷之类的权力还大。
不待他开口,沈同递给他一封信: “老爷,这是四爷的信。”
这封信仿佛是封救命信,沈常福一把接过来,匆匆打开几眼扫过,满面愁容终于出现一些惊喜: “快、快请他们进来。”
沈常福说完,又想到些什么: “直接带到这来,将院中所有人遣走,包括允儿他们。”
除王学志,刘病愈带了五个人来。
有沈大牛、贾应龙、仇天刚、王英和韦刚,几乎是他带来的五十人中,最利害的五个。
只凭这六人,面对数百敌军他也不怕,他的小心可见一斑。
刘病愈不得不小心,人心隔肚皮,秦雄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虽不认识什么秦雄,故事他已经知道。
连结义大哥也可以害,他与沈常福什么也不是,真起心害他还不是小菜一碟?
为了怕人下毒,他给沈大牛和韦刚都配了一个特殊东西、戒指。
宋朝已经有戒指,但多数镶的珍珠。
他这几颗戒指是自己设计的,整个戒指是用纯银打造。
戒顶是个小方形,有个小翻盖,里面有几根非常细小的银针。
在喝酒吃茶的时候,倒一点在上面也没人能看出。
刘病愈的小心不提,大家跟着沈同来到内院,只有一人站在院中。
又一次让刘病愈失望,他们的易容术真不怎么样,连郑九公父子也能认出王学志,沈常福当然也能。
飞快跑在王学志面前,一抱将对方抱住,哭喊道: “四弟,你总算回来了。
秦雄这个畜生害了大哥,哥哥 无能,保不住你和大哥的家人。”
刘病愈他们并不是一头撞进来的,在周边打听过。
俞永驰说的确有其事,秦雄没有带兵去抓王学志的家人,是另外的人,沈常福去了也白搭。
王学志扶起沈常福,盯着他一字一句问: “你真没参预害大哥?”
“我怎么可能害大哥?
要是我害过大哥,管教我一家老小不得好死。”
沈常福发过毒誓,恨声说: “秦雄早就与金国有勾结,他说我们四弟兄,只有他最穷。
他不想想自己那么好赌,有再多的家产也不够输。
我们时常劝他,他从未听过。
四弟,你一定要将大嫂她们救出来,不能让大哥死不瞑目。”
王学志终于相信沈常福,两兄弟又抱在一起痛哭好一会,才领着大家走进大厅。
“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营救大家的亲人,给众弟兄报仇。
有些事要麻烦你,没有你帮忙,很难平安将那些家属送走。”
沈常福一点没考虑:“只要能救出她们,替大哥报仇,就算舍了我这条命也愿意。
有什么吩咐,你们尽管说。”
刘病愈一直在观察沈常福,觉得对方应该不会是在装,说出他们来的目的: “后天我们将人救出来后,准备从海上走,暂时将她们送去平江府。
用你的船运送,有没有问题?”
“运送她们绝对没问题,”
沈常福有些担心: “你们要小心,他们将所有人质都关在长丰街。
那里外面有一千人守卫,里面还有几百人。
就算能攻进去,一旦外面有异动,里面的人就会将人质挟持住。
要不了一会,军营中的官兵就会赶到。
攻进去不但救不了人,还会有被包围的危险。
他们在海州表面上只有一万余人,其实并不止这点。”
刘病愈有些惊讶,看样子沈常福应该用心了,否则绝难打听到这么多东西: “他们还有些人在什么地方?”
沈常福的确用心了,猜到他们要来,砸了不少银子,打听到很多东西: “那些兵马具体在哪里不知道,听说沂州有两万兵马,但不知藏在什么地方。
要是你们来攻,那些人里应外合,你们很难全身而退。
昨天一早又来了个姓成的太监,说是来这里宣旨商量大事。
他们对下面的人还有些戒心,一般商量大事,都是那几个人和他们的亲信参加。
我在军中的人只打听到,常嵩升任海、徐、楚三州总领军事,负责攻下泗州。”
“三州总领军事?”
刘病愈笑了笑: “看来张安国这些人,也没得金国多少重视。
若想救出众人,必须将常嵩控制住才行。
常嵩住在哪里?
他有没有家人在海州?”
沈常福摇摇头:“常嵩只有他一个人,可能有所警觉,他就住在军营。
虽是文官,海州的大小事他都管。
张安国这些人都住在以前的地方,不过保护他 们的人应该不少。
每次走在街上,都是成群结队。
你们要是想救出人质,的确要常嵩点头才行。
因为在四城门和在长丰街负责的将领,都是常嵩带来的人。
他们绝对不会听从张安国几人的命令。”
刘病愈一时未再开口,大家都知道他在想事,王学志已对沈常福没有戒心,问道: “后天冬至,我们准备在后天动手。
冬至那天,他们应该不会阻止大家祭海神吧?”
沈常福是个海商,脑袋绝对不笨,他双眼一亮,已猜到一些: “听常嵩的口气,认定你们要派大军来此。
他在四处和泗州那边,派了不少探子。
无论你们的大军如何小心,都不可能逃脱他的监视。
他防的是你们大军,虽也防你们少量的人,并不占主要。
现在虽还未说,想来应该不会阻止大家祭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