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海州惊变(三)(1/2)
袁万城的死,一点未影响常嵩的招揽大计。
他们在海州的人虽占了大半,剩下的那些加上袁万城的人,并不比他们少多少。
一旦不能让这些人投过来,他们将会有大麻烦。
处理完没有昏倒之人,开始唤醒昏倒在地的众人。
贾瑞第一个被唤醒,醒来后看到主营中的惨况,忍不住破口大骂: “韩庸、张安国,你们这些畜生,竟然对自己的弟兄下手,你们不得好死。”
可能是为了增加一点恐怖效果,主营中被杀的数十人,仍是死时的姿势。
连桌凳酒碗也没收拾,地上积了一层较厚的血浆,像一张深红色的地毯。
血的分子充斥满整个主营,血腥味浓得连空气中的颜色也变得有些泛红。
韩庸被骂一脸无所谓,张安国一脸杀气。
他被邵进骂了好一会,正是气不打一处,上前正要一把将反手被绑住的贾瑞抓住,被常嵩阻止: “怎能如此对待贾庄主?
贾庄主可是一位连刘病愈都敬佩的英雄啊!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贾庄主不老,还可以出来做很多事。
以前耿京不会用人,我大金有包容天下的胸怀,绝非耿京之流可比。
贾庄主,可愿加入我大金?”
常嵩的话,让贾瑞想到了归义庄,想到刘病愈去时的情景,想到为他写的那首永遇乐、扬州怀古。
贾瑞在以前并没多少名声,他的名气只是在济南,河北听过他的人也不多。
但现在他的名气很大,恐怕金宋两国的皇帝都已经知道。
正是因为永遇乐、扬州怀古,那首词已经传唱天下,词中的主人自然会被人知晓。
贾瑞的眼睛有些湿润,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当时有多么可笑。
居然还想坐上山东义军第一把交椅、还想指挥刘病愈?
他是个聪明人,很快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并且已经做好选择。
他深深吸了口气: “我可以答应你们,但我有个条件。”
“贾兄请说,”
常嵩仍是一脸笑意,看不出他有多高兴。
“你们不能动大将军的家人,将他的家人赶出海州即可。
死去的这些弟兄,同样不能加罪于家人。”
常嵩收起笑意,脸色有些为难: “这事我作不得主,他们犯的是谋逆大罪,是要诛灭九族的。
悔过投靠之人,自然不会有罪。
但他们都是些冥顽不灵之人,家人只能由朝廷发落。”
贾瑞看了眼韩庸几人,冷笑道: “不加罪他们的家人,对你们有莫大的好处。
海州还有两万多兵马,你们又能控制得了多少?
那些弟兄可不是什么都不懂,你们杀了他们,还要加罪他们的家人,到时候大家会袖手旁观?
一旦大乱起来,海州还能剩下多少人?
二当家带兵回来,你们拿什么抵挡?”
几人终于重视起来,他们就是因为听说刘病愈在建康打了胜仗,怕对方提前回来,才在这个时候下手。
要不然再等等,会拉更多的人进 来。
出主意的范如玉也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计,居然会让耿京等人提前送命。
这些人的家人对他们实在没什么威胁,邵进说: “常大人,贾大人说得不错,那些士兵益安抚。
强行压之,以后也难保不会反。
新皇初登基,要是常大人上书,很有可能让他们的家人得到赦免。”
常嵩想了想说:“我只能保证现在不对他们对手,待我上书朝廷,一切由朝廷决断。”
贾瑞想了想,现在也只有暂时如此。
他也相信刘病愈在建康打了胜仗,唯有寄望于李铁枪知道后,带兵来报仇。
“那好,我会出面与大家一起,安抚那些弟兄,希望他们不要做傻事。”
“好好,”
常嵩笑着说: “快给贾大人和贾大公子松绑,贾大人,我们先小人后君子。
你得将你的家人交出来,特别是贾二公子。
当然,要是贾二公子不愿当人质,可以让他的夫人来。
你放心,凡投我们的弟兄,他们的家人我们会划定一个区域,妥善保护好。
绝不会让她们受到一点伤害。”
贾瑞为了弥补一些东西,家人为人质也忍了。
万万没想到,事情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
第二个被唤醒的是蔡新元,蔡新元在十二太保中排名第二,以前排名第一。
因为熊海生的武力太高,主动让对方排在他上面。
蔡新元以前在仓乡的威望,仅次于两个当家、四个护法和韩庸。
现在耿京死、李铁枪单钰出征,刘并达死,剩下的三个又全投了金国。
蔡新元在义军中的威望,还要高过贾瑞。
蔡新元人称神拳太保,是位猛将,原本不应该早早晕过去。
耿京被害后,他惨叫一声,悲伤过渡晕了过去。
大家都以为他会反抗,将他双手绑得死死。
他醒来后,看着耿京的尸体呆了半天,直到常嵩重叠两遍招降的话,他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在常嵩面前: “常大人,别的我不要求,只要能放过大当家的家人,我一定效犬马之劳。”
这种条件不是蔡新元第一个说,常嵩韩庸等人深信不疑。
绿林以忠义为先,老大死了,自然拼命也要保护好他的家人。
常嵩将蔡新元扶起来: “只要蔡将军好好为我大金做事,我等会就写奏折上书朝廷。
新皇初登基,那些人又没什么威胁,想来耿京他们的家人,一定能得到赦免。”
该招的招该杀的杀后,阴谋进行第二项。
为了尽早控制海州,主营中的事处理好,常嵩带着一群投靠过来的人,来到练兵场。
此时海州军营最大的练兵场上,已经聚集一万五千人。
海州只管两座城,另一座东海县还有七千人,目前只有几个官将在那里负责。
在场的一万五千士兵见来的只有这些,大家都很奇怪。
这里的人,倒向韩庸几人的占了大半,就算是倒向他们的人,暂时也没得到消息。
下面的质疑声 不断,一个中年士兵大喊: “军师,大将军和袁将军他们呢?”
招集这些人来的是张安国,怕事情起变化,这一万五千人全都没带武器。
另有一千人在萧克宋的带领下,守住前后大门,只有那些人才是装备齐全。
在点将台上的韩庸压了压手,将大家的声音止住: “今日招各位将军和大人去主营议事,发生一件不幸之事。
大家酒喝多了,因为合并之事未谈好,袁万城这个贼子,竟然勾结不少将领图谋造反。
大将军、赵将军他们在战斗中死去。”
一万五千人全都惊呆了,很快一道吼声传来: “不可能,袁将军怎么可能谋反?”
“袁将军带着整个靖海商盟加入中原义军,他怎么会杀大将军?”
一阵阵质疑声传来,这些很正常。
有韩庸这个军师,还有个智力不在韩庸之下的常嵩,他们早就已经将计划想好。
就算袁万城不死,也会将黑锅让另外的人背。
韩庸压了几次手,没能将大家的质疑声压住: “将大将军他们抬上来,一并将袁万城这些贼子带来,让众弟兄看看。
大家的质疑我能理想,我们这里还有不少人。
张将军、邵将军、贾大人他们当时都在场。
秦雄秦将军、沈常福沈大人你们总不会怀疑吧?
他是袁万城的结义弟兄,他和在四周护卫的弟兄都可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