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州惊变(二)(1/2)

“他们害死了大当家,跟这些杂种拼了,”

一个壮年男子最先站起来,提着凳子扑向门口的韩庸。

另外一些能动的人也没闲着,努力站起来,数十人朝韩庸几人扑去。

旁边的常嵩冷笑一声,从他身后走出一个身高七尺、面色冷峻的壮年男子。

要是刘病愈在,一定能认为对方,这个壮年男子正是他的仇人萧克宋。

提着凳子的壮年男子眼看就要冲到他们面前,萧克宋手中长刀消失。

再次出现时,已穿透壮年男子的胸口。

场面很快失控,数十个冲过来的人,有些被萧克宋和韩庸带来的人杀掉。

有些死于刚才一起喝酒的弟兄,那些人在这之前已经吃过解药,虽有点影响,远不如不知情的人影响大。

海州主营一片混乱,到处是被踢翻的桌凳、酒菜。

地上横七竖八躺着一具具尸体,还有不少人受不了药力晕过去,贾瑞父子就是其中之一。

贾瑞和贾文仲虽有点武力,不过是普通货色。

他们又都是爱酒之人,多喝了些。

在韩庸带人进来之前,贾文仲就已经晕倒。

贾瑞好些,直到耿京死后才晕倒。

再也没有扑过来之人,此时主营中能坐着之人,除韩庸的人外,只有二十几个。

常嵩带着一脸笑意,在萧克宋的陪同下,走到一直坐着没动的袁万城面前: “袁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

袁将军是北方十大高手之一,又是靖海商盟的头。

当然不会和那些顽固不化的人比,想必你应该有所选择了吧?”

袁万城看了常嵩一眼,将目光落到韩庸身上: “忠于大将军的人不少,我不相信你能摆平中原义军。”

“哈哈哈哈,”

常嵩一阵大笑: “袁将军这话就见外了,的确,忠于耿京的人不少,但我们的人不比他的少。

现在顽固的都被解决,剩下的全是些兵,连都头都没有。

一个小蛇头都没有,你说那些兵以后会听谁的?”

袁万城很不甘,凭他的实力要是投金国,可能早就是四品将领了。

他一直未投金国,是因为他和金国有世仇。

袁万城的祖父,曾是北宋的官员。

靖康之乱时誓死不降,被金国满门抄斩,只剩下他和一个弟弟存活下来。

他绝对不愿投金国,但现在他家大业大,不投恐怕又会重演祖父的惨事,心里一直在挣扎。

常嵩和韩庸互看一眼,常嵩说: “袁将军,莫非你有什么难处,不愿意投靠我大金?”

“没有,我只是有些事,一时没有想通。”

袁万城已经想通了,名声可以以后再弥补。

他现在暂时投金国,以后又找机会,为宋国立个大功。

这样一来名声能挽回,还能不失高官厚禄。

“唉!

事已至此,不投又能如何。”

“将军选择正确,”

常嵩来到另一人面前。

在这个人面前,他不用任何人保护都行。

这是个比袁万城小不了几岁的中年男子,身材肥胖,此时满头大脸,双手爬在桌上,看样子连站起来 的力气也没有。

“你是袁万城的义弟沈常福吧!

看来你没喝多少酒,你愿不愿意投降我大金?”

袁万城有三个结义兄弟,二弟就是这个沈常福,最小的是王学志。

沈常福基本没什么武艺,是海州富商。

为了想被大宋册封,在中原义军中混了个管理粮草的文官。

他完全是身体太好,喝的酒也不多,才未倒下。

死了四五十个人,袁万城又投了金国,沈常福哪敢扛起大义的旗帜?

“我愿意投靠大金。”

“好好,我大金绝不会亏待你的。”

常嵩又来到一个中年男子面前。

这个男子长得人高马大,身上的肌肉十分发达,一看就是个武艺不凡之人。

常嵩走到他面前时,左右各有一个拿着武器之人保护: “听说袁将军有三个义弟,二弟沈常福是个商业能人,三弟秦雄和四弟王学志,皆是武艺不凡的英雄。

今日见秦将军,果然是条好汉。

秦将军,你可愿意投靠我大金?”

“奸贼,大不了命一条,任你说破嘴我也不会投你金国。”

秦雄一开口就将两个哥哥吓了大跳,他居然吃力地站了起来,还好可能没有出手之力,没有动粗。

一对大眼瞪着常嵩: “我家世世代代宋人,岂会投靠你们。”

常嵩脸色没什么反应,朝左右看了眼: “既然秦将军愿当宋鬼,我就成全你。”

“且慢,”

常嵩左右两个士兵正要出击,袁万城赶忙起身叫住: “常大人,三弟是一时糊涂,我来劝劝三弟。”

毕竟袁万成是尊大神,这点面子常嵩还是给,大手一挥: “罢了,看在袁将军份上,你带着他出去劝说。

记得无论你有没有力气,千万不可走远了,外面有士兵盯着。

一旦走得稍远,会让我们误会的。”

袁万城的确不亏是北方十大高手,居然有力气将秦雄架住。

现在主营外面全是士兵,一层层围了数层。

就算没有常嵩的吩咐,袁万城也不敢走远,将秦雄架到主营后面: “三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命要紧。

我们的命倒没什么,要是不答应,家人的命恐怕难保。

等下你进去后,一定不可再意气用事。”

“大哥何出此言?”

吃了蒙汗药,被冷风吹或是冷水泼,能较快清醒过来。

可能是在外面受冷风吹,秦雄比在里面要清楚些: “大哥难道忘了祖父他们的血债?

我们以前就发过誓,要齐力抗金。

现在投靠金国,以后有何面目去见他们?”

秦雄没听懂,袁万城又气又急,干脆将他的打算说出来: “祖父的血债我岂能忘?

这是权宜之计,我们假意投靠。

以后找机会,重新投回大宋。

今日之仇,来日十倍报之。”

秦雄一脸恍然,抓住袁万城的手臂: “我就知道哥哥不会真投靠金国,好,我们就假意投过去,以后一定让这些金狗付出代价。”

两弟兄很快达成协议,怕里面的人误会,袁万城挽着秦雄走进来: “常大人,三弟当时不过是气话,他愿意投靠大金。”

“哦!”

常嵩停止审问一个老者,转过头看向秦雄。

秦雄摇摇晃晃走了几步,突然发生一件奇事。

他居然大步走向常嵩,比袁万城还要正常。

这个突然的现象,将袁万城看呆了。

“大人,大哥说让我们假意投过来,待以后找到机会,重新投回大宋。

今日之仇,来日十倍报之。”

现在主营内除早就投降之人,还有十几个在坚持没有晕倒。

就算是许多投降之人也呆住了,这个环节,除韩庸几人外,大家都不知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