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海州惊变(一)(1/2)

一盘盘热腾腾的菜端上桌,菜的种类不多,只有四样。

分量很足,一只黄油油的全鸡,一海碗羊肉、一大碗蔬菜、一大盘炒豆腐干。

每六人面前,放一套这样的菜,已经够大家吃了。

耿京几人的也不例外,许多人对菜的要求不大,都在眼巴巴看着门外。

菜上好后,一队士兵,每人捧着一坛酒上来。

当第一坛打开后,一阵惊呼声传来。

“这、这莫非是泗州天平军酿造的酒?”

“就是天平军酿造的酒,”

一个脸长身瘦的老者激动说: “上次他们拿到海州搞宣传时我喝过,就是这个味,任何酒的香味也比不了。”

绿林道吃东西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

根本不等任何人发话,大家已经开始满上酒碗,耿京笑着说: “这酒几天前才从泗州运来,袁兄送来一千斤,让大家尝尝。

今日大家喝好,喝醉了就让外面的弟兄扶去休息,不用顾忌什么。”

“多谢大当家,”

有些人已经等不及,一大口喝下,再次发出一阵惊叹声。

在一旁的袁万城,和耿京韩庸互看一眼,相互一笑。

他开始并没有与天平军合并的想法,后来天平军众人受封后,又经过商盟的人一番细说,他对合并之事十分上心。

不说其它,袁万城也知道现在的中原义军,派系太多。

他在海州自成一派、海州派,算起来实力是最雄厚的一派。

他也有野心,可惜再大的野心,也只能坐上第三把交椅。

还不如与中原义军合并,凭袁万城的实力,一定能得到朝廷册封。

跟着刘病愈也有很多好处,常打胜仗,升官的机会一大把。

加上现在的酒,他加入后,一定不可能用二十斤粮食换一斤,说不定还能得到酒的配方。

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他坚定站在耿京这边。

“大当家、军师、各位请,”

袁万城将酒端起来,敬了一圈: “这酒的确算得上天下第一美酒,以后要是合并过去,大家随时都能喝到。”

袁万城仿佛是随意一说,一口将碗中的酒干掉。

韩庸喝完后也接道: “袁兄说得不错,唉!

以前我们对刘将军多有误会,在此我要向他说声对不起。

刘将军是位世间难得的奇才,要是早跟着他,我们也不会损失那么多弟兄了。”

“军师,你?”

一个以前反对合并的中年男子站起来,一脸惊讶看着韩庸。

以前韩庸非常反对合并,要不是知道韩庸的酒量,他还以为对方喝多了。

话题被袁万城和韩庸提起,耿京不能当哑巴,起身挥了挥手,示意中年男子坐下: “先说好,今日无论说什么,都不可动怒,伤了弟兄之间的和气。

也不能无理取闹,大家边喝酒边说事。

有什么意见,尽可提出来。”

耿京说完,另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站起来: “说合并我不反对,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我反对合并。

无论刘病愈为人如何,与其合并到他的队伍中,为什么不能自己干?

我们的人比他们多,实力比他们雄厚。

就算要合并,也是他们合 并过来。”

“夏兄说得不说,”

在中年男子旁边站起一个壮年男子,不忘一口将酒喝光才说: “他们从未提出与我军合并,要是他们真有诚意,为何不合并过来?

每次都是我们提起?

如今我们已经派人去朝廷,想来要不了几天,朝廷的册封就能下来。

到时我们也是大宋官将,任何方面都不在他们之下,没必要去当人家的二房。”

一时间站起来发表意见的人很多,多数不愿合并。

韩庸见状,将酒碗举起: “慢慢说,不用急。

来,大家共同来干一碗。

希望朝廷的册封早日下来,大家都能得到册封。”

有韩庸在一旁当和事老,大家的火气总算小得多。

三碗过后,可能是酒意发作,连说话也坐着说,看起来十分随意。

没过一会,发生一个惊人的变化。

一个老者正在慷慨激昂,陈述他的观点。

袁万城突然将碗重重摔在地上: “大家别喝,这酒有问题。”

“啊!”

一阵惊呼声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站起来,身子歪了歪,双手扶住桌子,没有倒下去。

另一个中年男子站起来,没能支撑住,向后一躺,重重摔在地上。

耿京脸色大变,他第一次喝刘病愈的酒,以为这酒太烈,没有警觉。

袁成城喝了几次,知道不是这样,才第一个发现。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谁下的药?”

耿京是个高手,自身的抵抗力非常强,身子站起来也没歪,只是将头甩了甩,朝四周扫了一圈: “快去叫外面的兄弟进来。”

“大当家,我去,”

看上去韩庸的抵抗力更强,身子一点不歪。

大家此时仿佛都傻了,有些可能被吓到,已经倒在地上。

眼睁睁看着韩庸跑出外面,袁万城见陆续有人倒下,拉着耿京: “大当家,我们快走,这里有问题。”

袁万城的脑袋很聪明,他说这话时,已经怀疑韩庸。

韩庸是个文人,居然走路如此正常。

只是他没敢说出来,想将耿京先叫出去。

耿京没朝韩庸的身上怀疑,他不敢相信,将袁万城的手推开: “我们吃的应该是蒙汗药,没其它症状,只是全身无力,头很晕。

不用走,等外面的兄弟进来,自然能查清楚。”

“大当家,”

袁万城还待劝,韩庸领着一大群人进来。

这些人全是身穿宋军服的士兵,但有不少人,他们很陌生。

“大家都别冲动,听我说,”

韩庸第一句话,就让许多人发呆: “我知道大家现在已经在怀疑我,我绝不想害大家。

大金新帝承诺,只要大家能投过来,大家所有现在的职务,都可以提升一级,都头也能封为九品武将。

按官职大小,最高者赏金三千两,少者也能得到百两赏银。

所有前罪一笔勾销,全是大金官员。

要是大家不信,常大人这里有圣旨。”

在韩庸旁边的是常嵩,常嵩一脸笑容,拿出一卷黄橙橙的圣旨。

这道圣旨可不是他们假冒的,也非是完颜亮所写。

孟铸早就已经投靠完颜雍,他已经将策反的计划给完颜雍说过。

这是对 大金非常有利之事,完颜雍当然不会反对。

全力支持他,只是圣旨,就给他写了十多道,用八百里加急送来。

这道圣旨,不过是对大家总的承诺。

“这是皇上的圣旨,圣旨我们绝不敢假冒。

韩大人已经说了,我就不在这里重复。

他说的都不错,皇上还对耿大将军、李二将军、袁将军等人另有圣旨,希望你们能明白皇上的一片心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