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封官众人(1/2)

南归这种事,虽主要是民族大义,但大义并不能当饭吃。

要只是自己大义,南宋朝廷完全不理会,充其量也只是股连根也没有的流寇。

虽然大家知道,册封后他们就有了根,身份从山贼流寇,一下子提升到正规军。

但这碗饭并不好吃,南宋朝廷要利用他们去对付金军。

再不像以前那样自由,虽然战术能自己把握,在战略方面,还得听从朝廷的安排。

比如这次,朝廷让他们去和州,他们要是不去,可能会成为朝廷眼中的叛军。

卖的虽然是命,毕竟即将得到朝廷册封。

连连争战,只为这一朝。

大家的心情激动不说,搞得十分隆重。

在主营的帅位方向,摆了一张大的案桌,桌面前方摆上香烛,后面是他们自制的军旗,中间是一面绣着大宋的大旗。

要不是怕误会,他们还想摆上宋高宗赵构的排位。

这番重视,让舒度稍稍松了口气。

舒度来的时候,得到赵构的密谈,无论如何,也要将这支义军拉过来,让他们去和州为国效力。

他拿着三大卷圣旨走到案桌后面,没有先宣读圣旨,从怀里拿出一封信: “刘将军,这是陛下写给你的私信。

陛下特意说过,不算圣旨,不必行跪礼。”

刘病愈有点受宠若惊,赵构的大名他当然听过。

在他两世听到的传闻中,赵构就是个彻头彻脑的昏君。

居然得到对方的私信?

不说别的,要是留给后代子孙,完全可以当镇家之宝了。

他双手接过信,怕现场打开失礼,又不能不有所表示,只得说: “多谢皇上,臣等誓死为国尽忠。”

在舒度的心里,有这句为国尽忠就够了。

他以为国就是君,没再耽搁时间,打开第一卷最大的圣旨,开始宣读起来: “门下,天下之本,以泽万民: 泱泱大宋,君失其政,臣失其职,始有外番金国入侵中原,占我国土,欺我国民。

痛失中原三十余年,然故土百姓仍心系大宋。

今有众义士,组成山东义军抗击金国。

山东义军连番大捷,占两州数城,杀俘金兵尽万,南归于国,朕心甚慰,特赐官身,以彰其志。

今山东义军改名为天平军,义军大将军刘病愈年青奇才,居功至伟,特封为从三品天平军节度使、泗州总领军事。

王九大义为国,率上万人相投,壮大义军,为内政之首,功绩斐然,特封为正四品泗州知州。

范邦彦虽仕金国,然至始未改报国之心,千里带兵相投,封为从四品泗州通判。

宗由虽出身草莽,英雄不失大义,封为正五品天平军都知兵马使。

房延龄身处金国,不失为国尽忠之心,封为正五品泗州长史。

李贤智慧过人,谋略不凡,封为从五品天平军行军司马。

马向南从历城相随刘病愈,一路多有战功,封为从五品天平军都虞侯。

陆天行一心报国,抗金数十载不改其志,封为从五品天平军都押衙……”

南宋君臣想得十分周到,从高层到中层全都有册封,包括陆赞、庞隆两个叛徒。

受追封的也有一人,铁头被追封为从三品诸卫上将军。

总共册封的文武官员一百二十一人,从三品到最末的从九品皆有。

在场一百二十几人,有一百一十多人受封,将天平军和泗州的文武职务全都包含。

“臣叩谢皇上盛恩。”

总算没让大家失望,众人比打了十个大胜仗还要高兴。

刘病愈有些意外的是,第二道圣旨是册封孙氏,正三品诰命夫人。

两道圣旨念完,最后一道圣旨,又让大家惊喜不已。

舒度带来的十多车东西,有白银二十万两,暂时作为天平军军饷。

还有一百二十个官员的官服,虽没带什么盔甲来,全是绣着禽兽的布衣官服。

说明朝廷对他们的认可,比盔甲更难得,当场将其分配完。

重新摆上二十张桌子,接风宴开始。

只有陈惜春有点意见,轻声对范如玉说: “皇帝好小气,娘当然要赐封,姐姐是少爷正妻,为何不被册封?”

范如玉没陈惜春那样贪心,笑着说: “皇上能做到这份上,已经非常不错了。

哪有一南归,就将一家老小全赐封的道理?

功劳是要不断争取的,若是相公以后立了功,我们都会得到赐封。”

“如玉说得对,”

因为要册封,孙氏也来了军营。

她当然知道诰命意味着什么,虽没有什么月薪,那种光宗耀祖的荣誉,有银子也买不到。

内心的激动,远远在刘病愈之上。

“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我们女人,一辈子最大的愿望,除了家里的人事,就是能得到一个诰命之身。

诰命不能乱封,必须要有足够的功劳才行。

皇上的封赏远远高过病愈这些功劳,以后他报效皇恩,功劳够了,你们也能得到赐封的。”

范如玉点点头:“我们知道娘,皇上如此封赏,也是因为对相公看重,它日还会光宗耀祖的。”

同桌的郑氏见女儿如此懂事,满心欢喜: “皇恩浩荡,以后要劝病愈,多多报效皇上、报效国家才是。”

一共二十桌,三桌坐着高层家属。

这些人虽没得到赐封,一家之主已经得到大宋认可,没一个心里有怨言。

当酒菜上好后,在中间主桌的刘病愈站起来,抱起一坛酒: “今日是我天平军非常重要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我特意自酿一种酒,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庆贺。

一是为舒公公接风,二是为要让大家铭记皇恩,以后更加奋勇杀敌,以报君国之恩。”

刘病愈说完,先将装五斤的酒坛打开。

当二十桌的酒坛陆续打开后,一阵阵酒香溢出,众人呆了半晌,王九接过酒坛看了看: “好清澈的酒,居然如此浓烈,此酒是何物所酿?”

二十桌,除自家知道的人,全都一脸惊奇盯着酒坛,刘病愈见有些 桌已经开始将酒杯满上,轻咳一声: “都是些普通粮食所酿,大家将酒满上,这第一杯,敬我们牺牲的众兄弟。”

敬死人的酒当然是倒,大家满上酒后,有些人端着酒杯,好不容易才将自己说服,将酒倒在地上。

此时满屋的酒香更浓,舒度将空酒杯放下,叹声说: “只闻其香,已胜过特等佳酿,不知喝起来如何?”

刘病愈笑了笑,让大家满上第二杯酒,说出让大家都满意的话。

“舒公公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来为我等宣旨。

这第二杯酒,大家敬舒公公。”

一杯干完,再次响起阵阵惊叹,舒度说: “北南两边的酒各有特点,两边的酒咱家也喝了不少。

总体来说,南方的酒要胜过北方。

此酒已远远胜过天下美酒,刘将军从何处得来如此佳酿秘方?

以前怎未听人提及?”

像刘病愈这种酒,要是以前有,不说舒度这种级别的人,就算是一般的商人也会知道。

他见满屋之人,几乎都是第一次喝。

和众人一样,心里非常好奇。

“我也是去年无意中得到这酒的秘方,因为不知道好不好喝,一直没有试验。

这次是我天平军最重要的日子,本着试一试的想法。

没想到如此不凡,穷乡僻壤,总算有了招待舒公公之物。”

“有此酒,已胜过千万美食。”

舒度一杯喝下,半带提醒说: “如此美酒,陛下也未曾喝过。

要是他喝到,想必会对此酒赞不绝口。”

刘病愈根本就没有想到赵构,听舒度一说,觉得是应该给人家准备些。

只是怕赵构脑袋一热,要他的酿酒秘方,想了想先将计划说出: “范大哥他们去的时候,此酒还未成酿出。

皇上那份我已经准备好,顺便也给公公准备一些。

待公公回去,就给皇上带去。

不瞒公公,此酒是我天平军以后养家糊口之物。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