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府说事(2/2)

这次派二将军领兵去泗州,与山东义军汇合,除商议对抗金国,主要就是谈合并之事。”

张俊生看向常嵩,对方朝他微微点头,他将几个侍候的下手遣走,将大门关上: “父亲,要是与山东义军合并,哪有我们出头之日?

听说刘病愈表面仗义大肚,实则是个名利心极强的小人。

王九投靠他后干的什么职务?

让人家去管内政,军事方面谁也休想沾边。

我们这些曾经反对过合并之人,别说出头,能得善终也不错了。”

这些张安国都已经考虑过,他心里有些烦燥: “那你说怎么办?

大将军都同意了,有人还向他建言。

将那些不愿合并之人赶走,说什么如今山东义军兵多将广,不差那些人。

我要能作主,何必有如此烦心事?”

“咳咳,”

张俊生正要开口,被常嵩几声咳嗽打断,常嵩说: “不瞒将军,我也是泗州人,看到听到的,对山东义军首领刘病愈还算熟悉。

他很聪明,军改将几方人全混杂在一起,就算将有什么想法,也难调动多少兵马。

那些诚心投靠的金将,只有两三个当上营头,如陈宝强、刘镇宇这些前金国高层将领,没一个能当上军头。

如此猜忌,实难称为大丈夫所为。

更不可思议的是王九作为北方十杰之一,本身武力和军事能力绝对非常强。

他居然让对方管内政,并让同去的人没一个反对。

这种手段,一般人很难想到。”

这个原因张俊生也不知道,好奇问: “是啊!

王九被踢去管内政,他不反对也就罢了,为什么河北众人不反对?”

常嵩一阵苦笑,说出一大堆独特的见解: “宋历来重文轻武,到了那边,谁愿意当武将?

当然想选文职。

但他们没想到,现在正逢乱世,手握军权者功劳最大。

以后若是宋国那边册封,不一定会册封刘病愈为武职,说不定因他的功劳,文武兼于一身。

至于功劳不显的王九,能混个一府之首就算不错了。

要是你们投过去,只是刘病愈的手下。

以前你们的功劳,自然他占大的头。

到时候向宋国朝廷推荐,你们说是推荐他的人,还是推荐你们?”

这一番话,说得张俊生发呆,张安国眼睛发亮。

这样的见解绝非一般人能有,起身朝常嵩一个大礼: “张安国有幸认识先生,还请先生教我,如何才能打消与他们合并?”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