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府说事(1/2)
海州城比起泗州虹县,又要大和繁华几倍。
这里临海,有一个很大的码头,还是北宋时期修建。
金国也不傻,虽海上难与南宋相比,同样没禁海,是金国海运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在海州城,不时能看到一座座大型院落,中原义军占领这里,将官员、金人的院落没收后,赐给义军中的中高层。
一半的院落被他们占据,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在海州城南街一座大院内,三人三张桌子,分主客各坐一方。
每桌上面荤素菜各有几碟,玉杯美酒。
每人身边还有一个年青貌美的女子侍候,这样的生活,已经快达到人生的巅峰。
可惜再好的生活,也有人不会满意。
在主位上坐的张安国放下酒杯,长叹一声: “我中原义军在海州好好的,干吗非要派兵去与山东义军汇合?
去支援宋军我不反对,可兵合一处后,指挥权说不定会落到刘病愈身上。
到时候所有的功劳,几乎全由他们领受,我们最多只有随从之功。”
“不是说不定,是一定会落到刘病愈身上。”
这里是张安国的府第,韩庸的地位虽高于他,也只能坐在左边。
韩庸说: “大将军让二将军带兵去泗州,二将军本就心向刘病愈,他岂会与刘病愈抢指挥权?
上次去劝说王九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自己也说,他曾劝说王九投刘病愈。
二将军倒是慷慨,要是王九能倒向我们,现在我们有数万大军,直接面对金军主力也无所惧。”
在坐的三个都是中原义军高层,另一个脸红体大的中年男子叫曹刚,原是个义军首领,投到中原义军后,其地位不比张安国差多少。
他一脸愤愤不平,问韩庸: “军师,大将军一向听你的,昨天大将军宣布让二将军领军去泗州,你为何不向大将军进言?”
韩庸沉默片刻后说“在私下大将军已给我说过,两位不是外人,有些话我对你们说,你们绝不可宣扬出去?”
“军师放心,我们定不会说出去。”
张安国心细,挥退在旁边侍候的三个美女。
待三人离开关上大门,韩庸说: “大将军对我说,他早就有与山东义军合并的想法。
上几次招集大家商量你们也知道,因为众人所阻,不得已被迫取消。
这次有人向他建言,若是有人再反对合并,让反对之人尽可离去。
如今山东义军兵多将多,也不差那些人。”
张安国呆了呆,“啪”
一声大响,曹刚一巴掌砸到桌上,将桌上的酒菜也震了出来: “是谁建言的,该杀?
想出这种过河拆桥之事,定是想离间我中原义军众兄弟的感情。”
张安国问:“大将军应该不会答应吧?”
韩庸摇摇头:“大将军很为难,一时并未答应。
他说这次派二将军去会合刘病愈,除联合抗击金军外,还有一个任务,向刘病愈取经,问他怎么解决此事。
当然,若是刘病愈也赞成让反对之人离开,我想?”
韩庸没说,另两人已经猜到。
冷清一会后张安国说: “凭刘病愈的头脑,他一定会想出办法合并我们。
到时候 快刀斩乱麻,很有可能逐出反对之人。
军师,你为何不向大将军请缨,由你带兵去联合刘病愈?
若是你去,尽可与山东义兵各带一支队伍,功劳大家平均,还能断了刘病愈想合并我们的念头?”
“我也求过,可大将军没答应。”
一丝光亮在韩庸眼中一闪而没: “大将军说如今除联合抗击金军,最重要就是应对金国的宽赦诏书之事。
二将军能征善战,由他出战最为恰当。
我留下来辅佐大首领,严防金国分化我军。
怕是与山东义军合并之事在所难免,唉!
刘病愈此人名利心极强,若是以前合并还好,现在王九他们抢在我们前头。
就算我们合并过去,也难有出头之日。”
“与他们合并,我绝不答应。”
曹刚恨声吼道: “卸磨杀驴,兔死狗烹。
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将我带来的弟兄全都带走。
想赶我一人走?
没门。”
韩庸喝了一口酒暂时没接话,张安国带着几分忧虑说: “怕没有那么简单,若是刘病愈出主意?
他还会等你带自己的弟兄走吗?
以前曾经反对过合并的人,过去后只怕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曹刚呆了呆,脸色看着看着就变成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一层汗水: “那怎么办?
军师,你得想想办法啊!
我们为什么要合并过去?
就这样生活不好吗?”
“这样的生活我也想,”
韩庸站起来: “罢了,我再去劝劝大将军,看有没有可能说动他改变主意。
要是不能,大家只有认命吧!”
韩庸离开,曹刚再也坐不住,连酒也难得喝了,起身对张安国说: “张兄,你我不如分头去联系那些明晓事理的弟兄。
真要是反对的人多了,大将军应该不会一意孤行。”
“韩兄说得是,我们分头联系。”
张安国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待送走曹刚,他一个人坐在大厅,显得心事重重。
没过多久,从外面进来两人。
“父亲,”
进来的张俊生规规矩矩叫了一声,跟在他旁边的另一个身穿蓝锦长衫、双眼内陷、一身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向张安国一礼: “常嵩拜见张将军。”
张安国看了中年男子一眼,将目光落到张俊生身上,脸色很不好看: “又去赌坊了?”
“没去,我在城外逛了一圈,”
张俊生指着常嵩: “今日好险,我在城外遭到几个歹人袭击,要不是遇到常兄,怕是没命回来。”
“歹人?”
张安国盯着张俊生看了一会: “将发之事细细说来。”
张俊生走到桌前,倒了杯水喝下才开口: “我今早闲来无事,便想去城外逛逛。
没想到走到西边一条小道,从林中窜出五个歹人,五人的身手都很不错。
我从未见过他们,他们二话不说就对我下狠手。
快抵挡不住时,碰到常兄。
他带着几个随从,才将那些歹人打跑。”
张安国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整天游手好闲,出去沾花惹草也正常。
终于将目光转到常嵩 身上,朝对方一礼: “多谢常壮士救了犬子一命,快请上座。”
“举手之劳,不敢劳张将军大礼。”
得到张安国的认可,很快被视为上宾。
又搞了三桌,父子两人一起招待常嵩。
张安国因为刚喝了不少酒,心里又有不少怨气。
几杯下肚,实在忍不住怨气,也不管常嵩是不是外人,叹声说: “我中原义军,怕是要不了多久,就得改名换姓了。”
另两人呆了呆,张俊生急问: “父亲,发生了何事?”
“唉!
军中有不少人想与山东义军合并,两位将军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