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的军改(1/2)

刘病愈安排一大串,高层少有人惊讶。

他已经和一些高层商量过,比如王九几人,王九领兵去盐城支援,已经够快了,还是在萧怀烈离去三个时辰后才赶到。

那时天已黑尽,就算刘病愈想追也来不及。

在盐城,刘病愈和王九几人商量了好多事。

事后给在虹县、安东的宗由等人说过。

他和王九几人商量的东西,大家并无意见。

当然就算有意见,他也要这样做。

他想过,特别是军改,必须得尽快安排好。

虽然是必须做的,还是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众人在下面小声议论一会,李茂群站起来: “将军,为什么不制定各军的兵种?

比如将弓箭兵,统一由某一个军担任?

一个军全是同一兵种,训练也要方便得多。”

这个提议刘病愈想过,很快就被他否定。

“一个军只有一个兵种,无法独立作战,十分不便。

每个军有二千五百人,包括了各个兵种,完全可以在任何地方独立作战。

他们还可以联合训练,这比单一的兵种要好得多。”

李茂群被说服,一直在搞内务的牛散喜起身: “现在我军的总资产,大概有二十六万两银子。

每月发军饷,大概要支出二万四五千两。

如果加上其它费用,这点银子最多只够用七八个月。

不如南归后再发,节省些银子,以后也好在南边安排众弟兄。”

刘病愈并没有这么多银子,幸亏王九和范邦彦带来不少,他才想到现在为大家发放军饷。

“军饷必须发,银子的事不用担心,能用七八个月足以。

去南边更不用担心,只要朝廷认可,他们自然会为我们解决的。”

南宋朝廷认可的事大家都不担心,这么多人,就算南宋朝廷再昏庸,也不可能拒之门外。

马向南说出一个提议: “现在我们最差的是军服,将领的盔甲可能有些麻烦。

只要有布料,士兵的军服并不难制作,成本也不高,我们何不先将军服制作出来?”

可能看杂牌军看顺眼了,这件事刘病愈从未想过,点点头: “会后去联系虹县的布衣商,要是虹县不够,就去其它城联系。

冬夏两季的军服,暂时为所有兄弟各制作一套。”

一个或几个人想的毕竟不全面,范邦彦说: “我军中的大夫还是太少,目前专业的大夫只有二十几人。

就算不打仗也不够,一旦发生大规模战斗,这点人几乎是杯水车薪。

何不在泗州招些大夫,如果长远打算,还可以收些少年学习医术,将来成为我军中军医。”

这事刘病愈也没想到,他的仗,每战损失不足一百,以前的十几人已经足够,何况还有一些懂医术的帮忙。

“泗州流浪行乞之人不少,可以在其中招些岁数小的人学医。

另在外面招些大夫,银子不要紧,主要是医术高明。”

很快又有不少人提出一些建议,比如成立专业的火头军、为军中后代建立学习的书舍等等,不少 都被刘病愈采纳。

商量了大半天,终于没人再提出新的建议,他将与王九几人拟定好的人员名单念出来: “军暂时以数字为名,现在我公布一至九个军的军头。

若是谁有异议,可以提出来大家再商量。

一军军头马向南、二军军头谢公复,三军军头楚正雄,四军军头闵盛行,五军军头仇天刚,六军军头闵盛言,七军军头王校绩,八军军头陆天行,九军军头范邦国。”

刘病愈宣布完,再次引起大家的热议。

这份名单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马向南不说,谢公复是个中年男子,河北义军首领,带三千人投王九,在管理和武力方面不比马向南低。

楚正雄原本是蔡州新息县一个从八品守将,少部分人只知道他的武艺很不错,其它方面就不知道了。

军头可以说是除刘病愈王九以下的最高将领,楚正雄能当上,让大家很意外。

在场大部分都是绿林道上的,多数是直脾气,一个身材壮实、圆脸大胡须的中年男子起身质问: “将军,选人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人相互不认识的可能有,刘病愈全都认识。

这个中年男子叫陆赞,是投王九的河北义军首领。

还是刘病愈的本事令他信服,要不然他不会如此客气问话。

刘病愈也有些为难,他只认得人,根本不知道新来的这些人有什么本事。

在拟定名单时,王九推荐了王校绩和谢公复。

王校绩是个一看就有大将风度的壮年男子,长得肩宽背阔,使一把两米多长的长枪。

在道上还有个绰号,叫陆地飞虎。

不但武力不凡,听王九说军事能力也很不错。

谢公复也是河北义军首领,带两千多人投靠王九。

刘病愈觉得河北只有两人太少,干脆将仇天刚也加上去。

仇天刚的武力在王校绩和谢公复之上。

但军事才能就不怎么样了,王九曾对他说: “天刚和英儿,武力在猛将之上,神将之下。

要是勤加练习,以后说不定能成为神将。

因为多半时间都花在练武上,军事能力平平。”

选范邦国,刘病愈也有些违背选人的原则。

范邦国的领导能力平平,要不然在长岭,也不会只有几十个人跟随。

还好范邦国比较小心,军事上懂的也不少,和他混了一段时间,学到一些,当一个军头应该没问题。

现在陆赞这样问,他实在不好回答,只好忽悠。

“选军头,要从多方面考虑。

心性、领导能力、计谋、武力这四样占主要。

比如心性,必须公平公正、小心谨慎。

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不为外面的因素所动。

领导能力包含更多,除要有带兵练兵的本事,还要有决断力、担当力、谦和力、掌控战局的能力等等。

计谋和武力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这些人虽然在某些项目上可能弱于他人,但综合性,暂时是我知道比较适合当军头的。

当然,并不是说没选中的就比他们弱。

位置并不是永远固定,会有变动的可能。

现在时间不够,以后新组成的军,选军头可以先征求大家的意见。”

一个简单的东西,被刘病愈说得如此复杂,多数人听得一脑袋晕。

还好后面刘病愈留了些念头给大家,将许多人的嘴堵上。

刘病愈这样选,就算旧部也有少数人不满。

另外的人他们不知道,闵盛行两兄弟都当上军头,出乎包括本人的意料。

左右各有四排,闵盛言此时坐在左边第二排,连第一排都没能坐。

一下子提升为军头,成为顶尖的高层,他的心里十分不平静。

按刘病愈的划分,军政各有三人是高层。

现在又多出九人,山东义军的高层共有十五人。

陆天行被选为军头,实际上只有十四人。

这十四个高层,闵盛言最年青。

这些东西关系到以后封官的大事,就算再无私的人,多少也有些想法。

现在的高层,南归后一定能封官为将。

并且封的官,一定在其他人之上。

闵盛言见不少人的目光投向他,心里很不自在,正要起身,前排的仇天刚站起来: “我知道自己的本事,为一般的将冲锋陷阵可以,当军头万万不行。

若是我能当军头,大牛兄弟更能。

他的武力,在我山东义军中无人能敌。”

“啊!”

不少人四处看,终于在右边第三排看到沈大牛,有不少人根本不认识他。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