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泗州第一次大会(1/2)
虹县作为泗州州城,比一般的州城要小,但比府城要大。
这里自古属两淮之地,因被金国占领,是金国和南宋的交界。
水陆交通方面,商业比较发达。
在虹县城东,有一座被高墙围住的院落。
这里原是金国几任守将的居所,萧怀烈一箭不发放弃虹县。
大门上的萧府两个大字,已改名为“刘府。”
刘府现在的人虽不多,气氛却很热闹。
在刘府后院,一群女人坐在一座木亭内,欣赏着四周凋谢的花树。
在她们眼里,仿佛春天并未离开。
“要是能永远住在这里,该有多好啊!”
背靠着一根亭柱的陈惜春发出一声感叹,亭外一个身材较高、长着一张圆脸的年青少女笑了笑: “哪能永远住在这里?
以后姑爷还要去南边为官。
我听说南边众多城市,临安最好,有首诗曾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虽带着嘲讽,却也写出了临安的美景。
要是姑爷以后去临安为官,比这里不知好了多少倍。”
陈惜春想了一会,实在想不出传说中的临安是什么样子,问年青少女: “风铃,你去过临安没有?”
“没有,我只知道自己是襄阳人,襄阳的一些地方,我还有些模糊印象,南边其它地方一所知。
大少爷去过南边,听说南边要繁华得多。”
风铃说完,亭内传来一阵笑声,她和陈惜春进入亭中。
见范如玉一脸红晕,来到后面将范如玉双肩搂住: “小姐,是不是你和姑爷的婚期选好了?”
“今早安儿派人传信,说他今日就能回来。”
孙氏接道: “萧怀烈现屯兵盱眙,加上楚州的兵马,怕有好几千人。
扬州那边也不知什么时候会派兵来,时间紧,我们不能再拖了。
就定在大后天,让他们完婚。”
“大后天?”
陈惜春看向范如玉: “那我们可得要抓紧些,抓紧也不行,怕是只能制作出一件新服。
如玉姐,这可如何是好?”
刘病愈设计出新装后,几女第二天就开始行动。
怕耽搁时间,全力做范如玉和刘病愈的新婚衣服。
她们毕竟是新手,几天的时间,两套服装很难完成。
旁边的冯瑛说: “少爷设计的服装我看过,少夫人的由你们三人制作,少爷的交给我,两天的时间,想来应该没问题。”
“有冯姨帮忙,一定没问题。”
陈惜春抱来两件半成品,几女有事情做了。
太阳西斜时,冯刚从外面跑进来: “两位夫人,将军回来了。”
郑氏匆匆站起,一把抓住范如玉: “大后天就是你们大婚,自古就有规定,婚前三个月内男女不能见面。
现在时间紧,我们不能依照那些规矩,但多少还是要回避。
如玉, 你随娘回去。”
范如玉很不情愿站起来,走出木亭后,转过身对陈惜春说: “惜春妹,等会你们可要来帮我。”
陈惜春点点头:“待见到少爷后,我们一定去。”
…… 刘病愈回来,听到自己大后天结婚,脑袋感觉有些大。
他并不想这么急结婚,现在他忙得不可开交。
只得过问几句,将陈湘领到陈惜春。
一番介绍后,朝军营跑去。
刘病愈在盐城待了四天,这四天虹县和安东并未闲着。
按他的要求,安东离扬州较远,只留四千人,兵按四老一新的比例配队,防止徐州那边派兵攻城。
暂时以宗由为正、房延龄为副、林瑞为军师镇守。
将大半家属带到虹县暂居,虹县比安东大了数倍,装下这些人毫无问题。
盐城和虹县离扬州都差不多,以虹县为重。
盐城派七千兵马,同样兵按四老一新的比例分配。
这样能快速让新兵适应,包括训练等等也要快得多。
就算是教官教不到位,随时可以向老兵请教。
以王九为正、陆天行为副、洪世贞为军师。
剩下的一万一千人,由刘病愈坐镇虹县亲自领导。
今天因为是他们占领泗州后,第一次召开会议。
每座城只留一个军师、数个将领防御,其他负责人全部到虹县来。
现在刘病愈才知道,开会虽让下面的人头痛,真非常有必要。
虹县算是州城,主营远非安东可比,左右各坐了四排人,加上一些小桌,一点也不显挤。
一个个脸上的兴奋,到现在还未消散。
特别是新加入的人,泗州以这样的结果被他们占领,简直在梦中都不曾想到。
刘病愈坐下后,扫了眼在场的两百多人,懒得废话: “泗州以这样的方式被我军收复,出乎大家的意料,也出乎我的意料。
老实说这样并不好,加上在盐城消灭的金兵,我们消灭泗州一千余人,四千主力逃走。
将粮草、各种军资洗卷一空,留给我们一个空的泗州,这样的结果并不值得称赞。”
刘病愈的话说完,新老将领反应不一。
新将觉得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李贤说: “能让萧怀烈不战而退,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大胜。
他们虽走,并未破坏泗州,无论农商皆正常运转。
将军没来之前,我们已联系几个商人,可以从他们手中买到一些粮食,但他们不想声张出去。
再过几天就是秋收,粮食我们不用担忧。
看将军的意思,我们是要长期占领这里,还是暂时。
要是长期,泗州三城,每城要将各级官员细分好,有利于收取赋税粮草、安定民心。
如果是暂时,最好也要将秋粮收了再走。”
人才多的好处体现出来,如果是以前的牛头山,没人会想得如此深远。
刘病愈现在忙军事都没时间,哪想管内政。
“这些事由你们几人负责分配,以长期打 算。
现在泗州已被我们占领,中原义军攻下海州不会有问题。
在泗州我们不光练兵,还要招兵。
想来他们也如此,有这么多义军,就算前方金国大军来一部分,我们也能抵挡一段时间。
我准备这两天就派人去,和大宋朝廷联系。
一是为大家正名,二是谈联兵之事。”
谈到派人去,不少人看向范邦彦,他曾经派人去联系过,并且得到那边的大力称赞。
现在范邦彦已知道大后天是女儿大婚,还在想如何处理,后排的范如山站起来: “我去过南边,就由我去联系吧!
若是去临安,十余天定能赶到。
只是不知那边会不会接见?
去后要做些什么?”
几方考虑,刘病愈本不想范如山去,但的确只有范如山最为合适。
他人聪明、又年青,长途奔走皆无问题。
“有劳大哥跑一趟,等会我写几封信给你,挑选一些武艺高强之人保护。
记住,在金人地界穿金军服装,到了宋地后再将装换过来,可以省去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