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五话(4/6)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一直被时间和地点的框架所制约着,一切都被时间和空间定义着。

即使所有人都想跳脱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但不管我们自身多不情愿,但我们全都活在历史之中。”

“活在历史之中,意味着我们都将面临那个无法抛却的境遇。

人不存,志仍在。

在历史的重要节点来到之时,我希望你们能够对历史和未来的境遇思考更多……”

接下来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筽啬悫开始静静回忆哀悼离去的同伴,一如回忆古旧的文物中流逝的岁月。

追悼会过后几天,筽啬悫仍在当地默默地进行着考古活动。

从驻扎地的废墟中,貌似它又找到了一些文物。

康氏难过地跟在它身后,看着它研究。

从团长空洞无言的眼眶里,无法分辨出究竟是悲伤还是愤怒。

它是在废墟中沉思,在悲伤与思考中挣扎前行吗?

貌似通过特立波感到了康氏的困惑,筽啬悫说道:“你一定会奇怪,为何在这种时候,我仍在低头看故物?”

“因为一个人的负担越沉,他的头便弯得越低。

头弯得越低,脸面也就自然而然地更贴近地面。

直到看清大地的沟壑和斑驳,人的生活才能更贴近真实,更接近内心的自省。”

它离开了一个土堆,走向别处:“有些暴戾的人只想看着这世界被燃烧,被破坏殆尽。

而我只想看一看这世界在很久以前还未被焚烧,面目全非前的样子。”

接着它领着康氏走进一座房顶垮塌的庙宇。

破败寺庙里静静地矗立着一排排缺少头部的弗像,在明媚的圣光映照之下,美丽得不免让人感到忧伤。

“你看看这些雕刻精美的弗像,都是半兽人工匠的杰作——谁也不曾想天生好斗的半兽人,竟难以置信地对那种平静慈悲的宗教有一种狂热的信仰!”

“在它们破坏嗜杀的狂乱天性背后,也隐藏着对平静的向往。

而相比起平静的历史,半兽人发起的战争却无时不在摧毁着历史文物。”

团长向他指出这些弗像之所以被破坏头部,也是另一个敌对半兽人阵营的手笔。

“可见人性之复杂。

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激流暗涌,不是任何人能够完全猜透。

这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矛盾无处不在,各种对立存在于冥冥之中。

即便我们如今身处于残虐的现实,只要心存希望,总能瞥见神圣、和平的一隅………”

团长总是把对思想的酷爱交织到对古文物的感情之中。

康氏静静地托着腮听着它不断地诉说各种历史。

有那么一刻,他抬起头来,觉得眼前这个身经百战的佣兵之王,它的侧脸在柔和的圣光照耀下,仿佛渐渐化身成为了一座高洁的弗像。

从它口中说出的那些血腥暴力的战争历史,突然变得不再那么刺耳和触目惊心,好像从渺小人间流过的时光,慢慢跟伟大的圣光合而为一。

筽啬悫从瓦砾中找到一本残破不堪的古书,封面依稀可以看见“梨俱吠陀”

几个兽文字。

它小心翼翼地拭去封面的灰尘,轻柔地摩挲着书页:“这是本好书,我曾经见过它最古老最原始的初版古籍。”

康氏问:“那么这本书是赝品?”

“不,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你可能还不懂,真品和赝品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说完它掏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如果我告诉你这本笔记本才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初版古籍,你信吗?”

康氏瞪大了眼睛盯着这本旧笔记本:“真的?”

“你难道没感觉到它的‘气息’吗?”

它开玩笑地说:“我是说真品所散发出来的历史厚重感。”

康氏摇摇头。

筽啬悫:“我知道你不能。

所以什么是真品?

什么是赝品?

什么是‘历史意义’?

你只知道其中一本书是古人写的,另一个不是。

那本古人写的有历史意义,另一本复制品没有。

你能感觉到其中的差别吗?”

“这是真的吗?

你又把我弄晕了。”

“当然不是真的。

这就是本普通的笔记本,我还有很多这样的笔记本,其中我也让你读过几本。

然而这两本都是读物,没有哪一个有神秘的‘气息’存在。

但你听懂我的意思了吗?

这些书是不是古人写的没有任何区别,除非你看到古人写过。”

它翻开了几页纸:“很久以前我花了很多时间一直在研究它,并且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它。

我从古籍研究中‘看到了’历史的价值。

历史的价值没有形状或者形式,我把我的精神投入到这些没有形态的东西上。

何以值得?

因为它虽然只是一堆纸张,却些满了古人的感悟。”

它让康氏好好地捧着这本书:“即便是赝品,我们读完后同样能让古人的思想流入到自己脑里。

可能抄书的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单纯觉得这本古籍值得他这样传播开去。

这是一项义举,康氏。

看完这部书,我们自己也能获得感悟。

虽然这是复制品,没有历史沉淀,但同样有艺术和审美价值,同样有着超凡脱俗的东西。

事实上,神圣的东西常常存在于最不起眼的地方。

换句话说,真品和赝品的纠葛让我看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们不能称之为艺术,也不能称之为宗教。

那它是什么呢?

它就是历史意义。

它摸摸康氏的脑袋:“历史的精粹在于联系和想象。

如果缺乏想象力,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对于凡夫俗子来说,无疑就跟普通的残垣败瓦和踩在脚下的废土没有两样。

某些古迹即使我现在还没有技术去开挖,但我还能等后人有技术的时候再来挖掘。

而且就算要等上很多年,我也不愿和那些不懂历史价值的军阀来分享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无价之宝。”

它掏出笔记本和书并排放着:“历史的意义可能藏在这里。

两本书的同时存在,就像古今的耦合。

这让我联想到了,历史并非一个永不间断的过程,并非如线性叙事般一步步往前推进,并不总是向前迈进。

复制品是一种重复,人的存在也是一种重复。

人也会重复犯错,所以会一再出现让历史和文明倒退的战争。

可惜就算没有战争,时间的暴力照样会把历史文物摧垮。

现在这本书在这里,但不会永远在这里。

生命是短暂的,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或者其他非生命的东西,却是永久的。

抛开战争,我们也不要再去在意这两本书的区别,我们需要专注于我们面前的事物,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灵感,要看到书中智慧的存在,以及将其传承到下一代所带来的益处。

古人的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类身上始终拥有鲜活的创造力。

即使身处纷争之中,希望亦不曾褪去,只要找出通往未来的路,未来就会静静地等待我们。

康氏感叹:是啊,人也一样,所有的一切终将逝去……人和天宇相比何其渺小,伸手可望的圣域总是遥不可及。

然而在如此巨大的差距面前,在阻挡着人类的如此巨大,无法奈何的神盾面前,我们却能在地面上谈论超越,谈论自由,相信世间总有一把能够击破巨盾的锐利长矛,期待终有一天我们全人类能有所突破…… “再说回这本复制品,你能联想到什么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