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意外之事(3/3)
至于他们的武功,沈玉阙,雪沉枪嘛,是和楚汉项伯后人学的;沈玉琪,直刃刀是吧,汉人和我们鲜卑人都会啊;沈玉菲,她的功夫是和匈奴后裔学的,这就有点意思了啊;沈玉蛟和沈玉圭两个,不太熟悉。”
“对了,就是他们两个,据属下手下人得知,沈玉蛟和沈玉圭二人水性奇佳。”
“他们都是南蛮子,会水不奇怪啊。”
赵寂“唉”
了一声说道:“他们两个就是在三峡那里一战成名的。”
高承欢举起一只手说:“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放心,就算真有八卦庄,他们也不会掺和进来的。”
赵寂还想说,可高承欢阻止了他,他只好叹口气走了出去。
高承欢看看赵寂的背影,拿出一本手抄魏晋诗词文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此时此刻,沈玉阙等五人已经过了葭萌关,他们准备走蜀道,向北出阳平关,辗转凉州,由突厥地界到达幽州,之后再向南到青州。
这条路虽然非常远,但只要出了阳平关,便是一马平川,凭着胯下神驹,一日千里,完全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赶到;并且这一条路大多是突厥人的地方,可以少去很多麻烦。
只是中途必须经过剑阁,昔日张隽乂就一着不慎死在剑阁,出阳平关也是不小的挑战,但是和在腹地被大军到处追赶也要好的多。
虽然一路上碰到不少为了赏金下毒的、暗算的,不过总的来说还算顺利,不足半月,他们就已经走出了阳平关,到达了西北部开阔平原。
不久之后,他们就已经在草原上狂奔了。
到了夜间,为了防止狼群的骚扰,他们找了些废料生了火,准备轮流值夜。
这块草场的牧民不算多,只能听见远处有几声突厥语和零碎的动物嘶叫声。
稀疏的马蹄声时强时弱,犬吠声传到这里时已经弱了很多。
沈玉阙颇有感触地说:“没有战争多好,不然我们怎么可能在突厥的草场上这么自在地生火过夜啊。”
“驾!”
一个骑兵的影子越来越近,沈玉琪和沈玉蛟不免警觉起来,“什么人?”
二人在那个骑兵还离几丈远的时候就喊了起来。
那骑兵似乎注意到了这里,放慢了速度靠近过来。
接着火光,沈家兄妹看见了来者带着一副狰狞的面具,座下一匹耐力十足的草原马。
“你们是唐人?
到了突厥的地界还问我是什么人,可笑啊。”
这个骑兵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话说道。
他说完又有点好奇地问:“你们几个汉人到这里来怎么都没有行李,是不是和商队失散了?”
沈玉菲连忙答道:“是啊是啊,我们是幽州来的商人,现在迷了路,不知道怎么回幽州啊。”
“哦,这个好走,往东南偏东方向走,路上遇见人就问问,骑好马赶时间的话估计十来天就能到。”
“谢谢啊。”
“不客气。”
沈玉阙喊住准备离开的骑兵,问道:“你们突厥人好像不戴面具的吧?”
那个骑兵呵呵一笑:“你现在不是见到了?
我有军务在身,不能随便露面的。”
“原来如此,叨扰了。”
那骑兵离开了五人,继续往西北奔去。
一夜过去,五人喂饱了马,继续一路狂奔。
这一路算是这几个月以来最顺畅的了,除了会碰上几个突厥人问问话,其他的几乎毫无阻碍。
这几千里走的这么顺畅,看样子是个好兆头啊。
几天之后,他们比计划提前了两天到达了幽州。
到了幽州,他们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