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四、意外之事(1/3)

沈玉阙引着沈玉蛟和沈玉菲踏进了颛顼堂的大门。

迎面沈玉琪和沈玉菲便带着略有戏谑的笑容看着沈玉阙。

“大哥,怎么样,我们可比过你这一次了。”

沈玉菲笑道。

“好啊,那我也就省心多了。”

沈玉阙略有无奈地说。

“少说废话,快快入座。”

于呈星略带责备地对沈玉菲说。

众人坐定。

为首的是尧宗宗主于呈日,他首先开口道:“根据琪儿和菲儿所说,兰陵王的后人即现今的兰陵堂堂主高承欢想趁着先帝驾崩,新皇即位不久的时机,借助自己在齐鲁地界的势力造反。

我听了他们的叙述,基本上认为是确有此事,并不像通缉令上写的什么‘沈家兄妹谋害朝廷大吏,聚众作乱’。”

穿着广袖长衫的于呈月点点头,说:“我虽然没听他们讲过,可从我对阙儿他们的了解来看,他们应该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秘密才被人陷害以至于被通缉的。”

于呈星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没异议那我们就商量一下下面该干什么。”

“三弟说的有道理。

若真是高承欢想借助自己的声名和势力来造反的话,那动静估计不会小,就算他没有成功,那大唐国力也势必会遭到重创。

北方突厥阳奉阴违,西域诸国还有吐蕃到时候便会伺机而动,契丹小族虽然不敢大动,但到时候也说不准他会不会打离他最近的幽州的主意。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找到高承欢作乱的证据,然后将他作相应处置。”

于呈日说道。

“我提议,我们派人暗中打探情报,得到确凿证据后上报刺史大人,再由刺史大人上报节度使大人,节度使大人上报天听,皇上到时候自然会恍然大悟,派兵镇压。”

于呈月说道。

于呈日点点头表示赞同。

“万万不可!”

沈玉阙忙叫道。

于呈日不免询问原因。

沈玉阙说道:“我们断定高承欢是要造反,如果搜集证据再逐级上报,恐怕到那时候高承欢就打到虎牢关下了。

三位叔父,高承欢此人城府极深,性情残忍,野心勃勃,这也是我们机缘巧合才发现的。

另外高承欢还和皇族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他做事又滴水不漏,想找到他的把柄实在是万难。

所以我觉得这样不行。”

另外几个于家长老便开始互相讨论。

不久,一位长老发话:“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和节度使、总管大人商议好,一旦高承欢起兵造反,我们就前去勤王,各路官兵也一定会响应,到时候高承欢狼子野心就会天下皆知,那时他的势力必定会很快瓦解。

如果他不造反,那更好,我们也省得劳神劳力去搜集可能不存在的证据了。”

于呈日点点头表示赞同。

各位长老也纷纷响应。

沈玉阙默不作声,许久才开口道:“各位难道要等到血流漂杵了才有所作为吗?”

这句话一出,有一位长老似乎有点不高兴:“那敢问你打算怎么办?”

沈玉阙低头看看桌子,继而抬头说道:“玉阙不才,敢教高承欢血溅五步。”

一时间颛顼堂鸦雀无声。

许久,那位长老说道:“你这么打算未免太幼稚了,也太冒险。

且不说你一个朝廷要犯杀入兰陵堂有多难,那高承欢也未必有罪啊。”

沈玉阙惨白的脸更加白了。

他半晌没有答话,忽然“腾”

地站起,说:“既然众位长老主意已定,晚辈就不掺和了。”

说罢,转身离去。

“这,这,阙儿也太无礼了。”

于呈星急道。

他想拉住沈玉阙,可沈玉阙步子太快,一转眼已经不见人影了。

沈玉琪他们眼见大哥愤然离开,可有这么多长辈在场,也不便离开,只好不发一言的坐着。

“大哥,你真要去刺杀高承欢吗?”

会议结束之后,沈玉圭在房间里满脸关切地问。

沈玉阙只是埋头收拾东西。

旁边沈玉琪发话道:“大哥你总是自己把责任全担了,我们又不是小孩。

我跟你去,还能给你帮帮忙。”

沈玉菲用鼻子哼哼道:“他就把我们当成累赘,让他爱干嘛就干嘛去。”

沈玉蛟听了不乐意,说:“其实大哥是不想让我们去冒险,才不是把我们当成累赘呢。”

沈玉菲火气忽然上来了:“一个月前我就和琪哥去刺杀高承欢,当时他怎么就没跟着我们去呢?

早那样不就没那么多事了?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

我虽说不是兄弟,好歹也是姐妹,打不了虎替你吓吓总也行吧!”

沈玉阙看看星空,听着四个弟弟妹妹在吵(其实是三个在吵),一时间心如乱麻。

“凌霄,快走,快走!”

一阵叫喊声传来。

几人循声看去,原来是于念君急急忙忙跑过来。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沈玉阙问道。

于念君一把抓住沈玉阙的手,说:“刺史带兵来抓你们了,快跑!”

“怎么会这样?”

沈玉阙眉头一紧。

“是……是大伯他们把你们给卖了。”

于念君低下头说道。

沈玉阙忽然眼露凶光,提起雪沉枪便准备行动。

于念君努力拉住他,哀求道:“别去,快走吧!”

沈玉阙回头招呼弟弟妹妹们:“上马。”

五骑平地而起,跃出院落。

于念君满含深情地看着沈玉阙离去的方向。

“禀报大人,人犯不在于府。”

“挨家挨户逐个搜查!”

“是!”

“大哥,我们现在怎么办?”

沈玉阙眉头紧锁,看着手中握着的雪沉枪,眼睛里似乎要冒出火来,整个人好像要炸开一般。

可最终他无奈地说:“从西门突出去,走长坂坡。”

五骑直奔西门,途中卸下了几个官兵的头颅冲到了目的地。

沈玉蛟举起三叉戟扔过去,把门闩砸烂,五人顺势开门冲了出去,直奔长坂坡。

由于襄阳官军骑兵数量少,无法进行有效的组织,所以只好放弃追捕。

而在于家里,于念君因为通风报信帮助沈玉阙兄弟逃走,被罚软禁一百天。

沈玉阙带着弟弟妹妹们奔逃于长坂坡上,疾行了一夜,直到日照三竿,觉得饥渴难耐方才停下。

“大哥,我饿了。”

沈玉圭怯怯地说道。

沈玉阙却忽然从马上栽倒。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