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访夷馆线索再断 登太室酣梦逢仙(4/4)

本作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究竟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有没有中国人去过美洲,或有没有美洲人到过中国。

至少根据《梁书》的记载,慧深和尚是肯定能列入标准答案的: 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梁书》云,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约今斯堪查加。

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约今阿拉斯加。

)东二万馀里(所以这个扶桑国在阿拉斯加东还要两万余里,地点吻合),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仙人掌也是如此,尤其是墨西哥的龙舌兰就是标准桐叶状仙人掌),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仙人掌果是什么?

火龙果啊,美洲原产,如梨而赤,叶如桐),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

作板屋,无城郭。

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火龙果皮是真的可以做纸的)……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德克萨斯长角牛?

北美原产),至胜二十斛。

车有马车、牛车、鹿车。

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

有桑梨,经年不坏(小南瓜,茄型,美洲原产)。

……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婚礼大抵与中国同。

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

……其俗旧无佛法,宋大明二年,罽宾国尝有比丘五人游行至其国,流通佛法、经像,教令出家,风俗遂改。

慧深又云:“扶桑东千馀里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早期欧洲接触,北欧人),身体有毛,发长委地。

至二、三月,竞入水则任娠,六七月产子(这里有些离谱,是参考了中国女国传说?

)。

女人胸前无乳(这是男女不分的结果吧?

),项后生毛,根白(至少从体毛描写,对北欧人特点把握已细到极处),毛中有汁,以乳子,一百日能行,三四年则成人矣。

见人惊避,偏畏丈夫。

食咸草(烟草或古柯,美洲原产)如禽兽。

咸草叶似邪蒿,而气香味咸。”

天监六年,有晋安人渡海(交流已非单向),为风所飘至一岛,登岸,有人居止。

女则如中国,而言语不可晓;男则人身而狗头(萨满面具?

),其声如吠。

其食有小豆(四季豆?

美洲原产),其衣如布。

筑土为墙,其形圆,其户如窦(窦即墓门,参见玛雅建筑门型,如中华墓门有石框石扉)云。

这《梁书》中描写了若干新大陆特有品种。

各位看官自己研究研究,这是正史,是不是编造不说,就算是编,如何编得出这么多契合得细节?

其中确实也提到了一种西方传统观点美洲自欧洲传入的物种——牛。

但是哥伦布大交换始终是西方史观,至少在哥伦布的航海日志中就已经揭示美洲有亚洲鸡,而非如西方史观自欧洲传入,这一部分记述曾被用于佐证“郑和发现美洲论”



然后我们再来谈德克萨斯长角牛,这种牛角达到数米的美洲独有物种。

如果我们无耻的“维基”

一下,会发现它们是欧洲舶去美洲牛种的第一代“后裔”

,最早在十六世纪就有发现(这异变还真快啊!

不到一个世纪这外形就天翻地覆),是东部牛种(欧洲舶来牛)和墨西哥野生牛(啥?

这些牛又是哪里来的?

能解释解释清楚么?

)杂交产生的。

你们猜猜这个长角到底随的谁?

美洲到底在欧洲人到来前有没有牛?

笔者在此不多注释,后文继续引申。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