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奇方重现称麻沸 神术再造载青囊(下)(2/2)
那让你去抓国老须,你到哪里抓张果老去?
“孝子衫”
这味药出自《本草纲目?
服器部》,李时珍先生明明白白地注释道:麻布所为者。
为什么要挑这句注解?
本文正文里已经原原本本地解释过了。
那些对中国文化一点了解都没有的人,就跳出来横加质疑,就像看拳击的时候嘲笑人家为什么不用腿一样可笑。
人家拳手打得再差,是轮得到你这种门外汉来质疑的么?
再说了,孝子衫在《纲目》中的对症用法只是烧灰敷面,治鼻上疮。
火麻灰敷疮这个办法真的很离谱吗?
很多人跟风抨击《本草纲目》,那么首先你们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吧,其价值在什么地方吧?
药典,不错。
可是里面那么多药是哪里来的呢?
这是李时珍先生根据历代医术抄汇而来的,之前笔者也点出过《本草纲目》在许多物种溯源时出现的明显错误,和《史记》一样都不能当做唯一圣典。
但是李时珍先生花了很大功夫抄录对比,所抄均注出处,乃是集大成之作。
本文中陶弘景先生的一些著作也是《纲目》的主要来源。
比如说“甘草国老”
就是陶弘景先生的说法。
李时珍先生除了汇编,也做了许多亲自验证,并为条目添加了大量注解。
所以书虽是李时珍所著,但并不是每一味药都是李时珍发明的,他只是做了重尝百草这一件大胆的尝试而已。
判断《本草纲目》中的条目是否靠谱,就要验其出处,观其对症,读其注解。
比如说《人部》通常是被诟病最多的部分之一,里面甚至有“人魄”
一条,曰:镇心,安神魄,定惊怖颠狂,磨水服之。
这一条没有古书出处,显然为巫觋途说之术,亦无成方,也并非主流。
人汗,眼泪之条多半都是辨其色味,也没有主治病症。
人发烧灰解蛇毒,是因为人类头发是含硫有机物,现在的含硫有机物大多数都是人造,在古代却极为稀缺。
秋石,是人体废液练出的无机盐,里面囊括了许多微量元素,尤其含水溶性钙。
现代人不需要通过这种方法摄入,但在是古代,尤其是某些饮食因为古代地域条件受到局限的群体,确实食之有益。
牙齿,时珍曰:近世用人牙治痘疮陷伏,称为神品。
这是磨成粉整容用的,纯天然隔离膏!
若是一一例举,写一百万字都说不完。
但我们可以看到,《纲目》条陈中,有糟粕,有神品,有常识性陈述,也有现在已经存在更好替代方法所以看上去尤显荒唐的东西,我们不可一概而论。
回到本文,我们再说这寡妇床头尘土,出自《本草纲目?
土部》,引自唐《本草拾遗》,主耳上月割疮,和油涂之。
这是一味外用,治疗长时间溃烂(既创口感染)的药。
和油涂疮,其实也并没有很过分啊。
创口感染,就是细菌感染,古代没有抗菌素,细菌感染是可以要人命的!
很多古代伤兵因枪棒疮崩裂而死,归根究底都是感染致死。
其实人体有许多分泌物都是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的,但是因为一些分泌处不洁,用在新鲜伤口应用,容易引起反向感染。
比如津液,鼻涕,这些分泌物用不好会反传疾病。
相比之下易取得的杀菌分泌物里菌源最少的,恐怕就是寡居妇人的**(手动河蟹)。
本文结合了天然杀菌分泌物和青霉的使用,还原其杀菌原理。
仔细分析这个名字,你就知道本文所说字字都在点儿上。
笔者听说最新版的《本草纲目》出版物因为之前的公知言论去掉了“孝子衫”
和“寡妇床头尘土”
两味药。
这其实并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古代医学本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归纳性学科,而且《纲目》对于百药有自己的整理规则和备注。
去掉不证明不存在,相反地,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才能摆脱偏见,辨别迷信。
再次重申,《本草纲目》不是圣典,确实有一些巫蛊之术也被抄录入书。
但是如果现代人没有能力去辨别,反而咎于古人,岂不是笑话?
p.
s.
为什么本文会提到《长桑禁方》?
长桑君是扁鹊的师傅,没有长桑禁方,便没有扁鹊换心神术。
此轶事出于《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籍此,本文将青霉素分析法和人体杀菌液的提取法上溯长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