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486 后记(3/4)

特别是房子,燕京、上海、杭州、深圳都有他的房产,从西子湖畔的别墅到深圳南山区的一般商品房都买,连他自己都搞不清现在到底有多少套房子。

恰好,在燕师大附近有一套商品房还是在98年房改的时候买的,一直出租出去,前年租户搬走就空了下来。

吴小兵听了连声感谢。

住的地方离燕师大近,在附近开个小商店就几乎天天就可以看到女儿了。

最后,五个人都喝的醉醺醺,吴玲玲帮叫了代驾,崔东风和吴玲玲一起送自己父亲和沈金柱回酒店。

明天她要陪自己的爸爸好好逛逛燕京城,而沈金柱则返回日照。

“老沈,你不在燕京多玩几天?

再和咱们几个老哥们喝几顿酒?”

崔东风醉眼朦胧。

“我是想啊.....

不过不好意思。”

沈金柱嘿嘿一笑:“我儿子从美国回来休假,我要回去陪儿子。”

“哎呦......

大球星回国了啊,那我们就耽误你们父子团圆,带我们向你儿子问好!

好好打球将来为国争光!”

“我明天送老沈去机场。”

杨涛插话道。

“得了吧.....

明天是诗歌节,你不去参加?

看老夏不骂死你!”

杨涛作为本届诗歌节邀请嘉宾,并不是冲着他和夏红军的同学关系,而是因为对诗歌所做的贡献。

在他作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之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包括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以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一系列中外优秀现代诗歌编进了中学语文课本!

这对于现代诗歌的继承和推广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此夏红军曾感慨说杨涛你这功绩顶得上我这几十年的努力。

所以明天的诗歌开幕式他必须参加。

崔东风瞥了杨涛一眼:“还是我明天送老沈,然后空找老吴喝酒,你们都是大忙人,我可闲着。”

崔东风的英语培训机构真如原来的新东方,事业蒸蒸日上,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最后建成了庞大的教育培训帝国。

就在三年前夏红军突然告诉崔东风,别看现在教育培训如火如荼,可里面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普通家庭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越来越重,成了除房子之外最大的负担,国家不会坐视不理。

“国家肯定会采取严厉措施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所以东风你要早做打算。”

夏红军最后提醒道。

“红军,你知道吗?

韩国也实行过来类似的政策,打击校外培训机构,可是最后失败了。”

崔东风反驳道。

“那是韩国,可你在中国。”

夏红军轻轻说道。

崔东风听了陷入沉默。

一个月后,有一天晚上崔东风突然来到夏红军的小院,两人在关着门书房里整整谈了大半夜。

三天之后,崔东风做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举动,开始大规模出售手中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一年之后,他拿着五十个亿的资金宣告退休。

今年年初搞了个经纪公司,签约明星只有他女儿崔静雯,用他的资源和人脉竭力给女儿在影视圈铺路,还有就是和夏红军在十年前办了个慈善基金会做慈善。

夏红军就对沈金柱和吴小兵两人抱歉说诗歌节自己确实走不脱,这样等忙完了咱们在好好相聚。

“明年来日照,说好的啊....

到时候哥们请你们喝珍藏了十五年的茅台!”

沈金柱说道。

卧槽....

这家伙竟然还藏这个?

看着老友们诧异的目光,沈金柱哈哈一笑说这是十年前自己教的一个学生送的,被选到省篮球队,自己一直舍不得。

“那好,到时候我们明年见,不醉不归!”

十月一日,第二十七届燕山国际诗歌节暨第三十届燕山诗歌奖颁奖典礼在燕京大学未名湖畔举行。

夏红军作为诗歌节组委会名誉主席参加。

五年前,夏红军就将具体操办诗歌节的重担交给了比他更年轻的白鹤林。

这次诗歌节,在香江定居的北岛也回来了,不过已经是七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很瘦。

还有他几十年的老友,同样白发苍苍的芒克。

当年一块摇橹打酒的少年,如今言笑晏晏相见。

晚上的今晚歌朗诵会在燕大礼堂举行, 重头戏无疑是北岛与芒克这对当代诗歌史双子星的同台。

虽然如今二人各处一方,不再像当年那样联系紧密,但在嘉宾席甫一坐定,还是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大屏幕开启了一段陈年光影的旅程,那是年轻时的北岛和芒克,是中国当代诗歌的黄金期,是一段或许美化但总有些美好的日子。

舞台上,两个年轻人交替朗读着一段段回忆文字,这些文字都是从他们的文章中摘选出来的, 包括:芒克《往事与》《瞧!

这些人》,北岛《断章》《关于今天》《怀念彭刚》等等。

那是他们笔下的彼此,是各自记忆里的青春片段。

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了1978年北岛和芒克的合影,年纪刚好,风华正茂。

随后,芒克登场,身体欠安的他差一点错过了这次难得的聚会,他恳切地拜托观众,如果中间咳嗽了,还请谅解。

回应他的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阳光下的向日葵》《黄昏》《没有时间的时间》,这是芒克八十年代的作品,此时读来依然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芒克铿锵而坚定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让每一个字都更加厚重。

合上诗册,芒克并没有下场。

穿着白色西装的北岛向他走来,芒克的目光迎接着他,把手里的诗册递给了这位老朋友。

北岛说他与芒克在1972年冬天相识,转眼49年。

而芒克还记得当时的北岛是燕京四中的高中生,自己是燕京三中的初中生,所以北岛比自己“有文化”



两个老哥们儿在台上也如生活里一般自然,不做作不煽情,这是纯粹而坚固的友情。

北岛接着朗诵的是《回答》《此刻》、《黑色地图》、《路歌》。

不同于芒克的铿锵,北岛的声音徐徐而绵厚,有一种低调的千钧之力,恰如其人,沉默而勇毅。

“燕京,让我跟你所有灯光干杯 让我的白发领路 穿过黑色地图 如风暴领你起飞”

.......

......

北岛的诗句在礼堂上空飘荡,大提琴声如泣如诉,让在场的每一位读者沉浸在刚刚落过雨的北京城夜色里,深情而难忘。

北岛本名赵振开,芒克本名姜世伟。

北岛和芒克的笔名是1978年《今天》创刊时他们互相给对方取的。

朗诵完毕,分别时,二人紧紧拥抱用力地拍着对方的脊背。

走出去几步以后,芒克又回过头来,大喊:“振开!

走啦。”

.....

.....

夏红军一身西装革履坐在台下,她旁边是一位端庄典雅的中年妇人,虽然头发已经有青丝,眼角出现皱纹,但从容貌出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绝对是个美丽的姑娘。

她是宋蓁蓁。

宋蓁蓁侧过头看了身边的中年男人,目光柔和。

三十年过去了,昔日风华正茂的年轻男人如今也是两鬓斑白,背也没有以前那么挺直。

这曾今让她心动过的男人,直到现在还在彼此相互惦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