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欲报子胥仇(2/2)

因为大夏朝廷那一套,几乎是对明朝的完全继承。

张轩对这些东西,之前更多的是局外的观点却看,只觉得弊端重重,充满了想要改革欲望。

但是与南京打来了几次笔墨官司之后,张轩不得不放弃大刀阔斧改革的欲望。

他毕竟仅仅是征南大将军,虽然有几省民政管辖权,但是,他毕竟是武职。

他想在各地变法,遭到了以钱谦益为首文官集团大力反对,他一来是反对勋贵插手地方事务。

这种反对,从一开始都有。

不过,随着罗玉龙的权威日盛,随着大夏中央集权的加深。

这方面也越发有能力,文官集团们似乎有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将张轩的触手硬生生逼回去,连罗玉龙也不想让张轩在地方上实力加强。

故而张轩种种的改革计划都搁浅了。

只是张轩不想放弃,就将胎死腹中的改革计划细细的打磨,为了这个计划,张轩时常深入乡村,从最底层一级一级的观摩朝廷运作情况。

这样一来,张轩反而感激钱谦益了。

很简单,之前张轩提出的计划,很多是相当耳。

但是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他眼中每一项并不合理的制度之后,都有合理的利益驱动。

如果不明白这背后的利益驱动,或者道德驱动。

张轩的改革,就会陷入众叛亲离,离经叛道的边缘。

如此一来,张轩反而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开始修改自己的方案。

让他的方案,能与现实妥协。

不过,除却这一件事情之外,张轩并非没有做别的事情。

最少安南因为张轩的搅动,莫氏与后黎郑氏大大出手了,双方动用的兵力不多,加起来大概没有五万人马。

但是莫敬完也是一员名将。

能力不错。

在张轩暗中支持之下,已经打通海路。

完全占有鸿基一带,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不过,郑氏在各方面实力占优,如果不是忌惮莫氏身后的大夏,莫敬完未必能够取胜。

当贵阳消息送过来的时候,张轩已经准备派出使者调停了,当然让双方按照实际控制区域停战,又从各地抽调了一些人马,准备开发鸿基煤矿。

在扩大制造局一事,与海关等事务上,大夏文官还插不上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