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欲报子胥仇(1/2)

第一百一十七章 欲报子胥仇 樊一蘅之死,几近无声无息。

王应熊代替樊一蘅成为总督川南各路兵马的文官。

但是他很快明白一件事。

樊一蘅的话未必是错。

杨展所部是川军各部之中最强大的一部。

杨展与樊一蘅的合作,未必能完全压制其它各部。

但其它各部却不能忽视杨展与樊一蘅。

而今换成王应熊。

王应熊本身威望不如樊一蘅。

樊一蘅督师四川以来好歹也打了一些胜仗。

但王应熊做过什么?

樊一衡最依重杨展,杨展也算争气。

青神江上火烧大西军,拖退清军,还占了一些小便宜。

但是其它将领可没有这份威望。

所以当川南明军进入王应熊时代之后,就是一个解体的时代。

王应熊根本无法控制各路人马,再加上王应熊杀杨展,开了一个坏头,让明军各部彼此再无信任。

陷入彼此厮杀胜过对外厮杀。

至于杨展生前所想。

北上进攻一事。

再也没人提起。

也不会有人提起。

他们都致力于一件事,就是刮分杨展的遗产。

内战有力,外战无心。

而王应熊根本不能制约。

他能的事,就是向云南请援。

杨景新 一路厮杀,终于挣脱了包围圈。

只是慌不择路之下,离前线越来越远。

不管他想还是不想。

他拒离贵州越来越近。

杨景新刚刚开始,或许还有别的想法。

但是据离贵州越来越近。

他再也没有别的选择。

只好一路狂奔向贵阳而去。

在半路上遇见夏军士卒。

将身份告知,这些人也不敢怠慢。

立即向上报。

随即有数千人马,将杨景新所部就地看押。

将杨景新送往贵阳。

到了贵阳之后,杨景新暂时被软禁。

而而关于他带来的消息。

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贵阳镇衙门。

“消息确定了吗?”

高一功说道。

“已经确定了。”

安坤说道:“属下派人在四川打探消息,杨展生死之事,已经确凿无疑。

而杨景新的身伤。

也没有问题。

他所言之事,应该没有错。

只是”

说到这里,安坤,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杨将军,一世英雄,当世人杰,却死于小人之手,实在让人惋惜万分。”

在张轩的劝说之下,安氏一族对于出仕大夏的态度大变。

所以安坤也花了时间在贵阳城之中。

高一功在很多事情上,也都借重水西安氏的人脉。

高一功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见一见这位杨将军之后。”

不过片刻之后,杨景新就被带了过来。

只是十几日的光景,杨景新就似乎老了十岁,整个人的气质大变。

本来是带着几分年轻锐气的青年将领,如果却沉郁如一个老人一样。

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似乎也失去了微笑的功能一般。

“拜见高将军。”

杨景新说道:“只要大夏愿意为我父亲报仇,我愿意为大夏先锋攻入叙州府。”

“杨将军的事情,我也很同情。”

高一功说道:“但是你想让朝廷为你报仇,那么你能带给朝廷什么?”

杨景新说道:“四川九府,直隶州六,属州十五,属县一百一十二,长官司九,天府之国,土地,形势,人口,丁壮,乃是各地将官如何,川中虚实,全部献给朝廷。”

杨景新所说的话,自然有一些夸大之处。

但是也并非全部都是谎言。

杨景新作为杨展精心培养的儿子,一直跟着在杨展身边,杨展言传身教,对任何大事都不会瞒着杨景新,故而杨景新大脑之中有川南各地将领的资料,乃是癖好等等,也有杨展留下的人脉。

杨展如此人物,固然死于非命,但并非就没有影响力了。

恰恰相反,恐怕川中很多人,都怀念杨展。

而这种怀念,如果没有实力的支撑,仅仅是怀念而已,但是如果有实力的支撑,这种怀念就是一种力量了。

而朝廷自然是有力量的。

当然了,杨展固然厉害,但是实力从来没有深入川北。

影响力自然也是如此,基本都在川南一带。

不过,对夏朝来说,已经足够了。

高一功看着杨景新,心中一时间也有蠢蠢欲动之感。

一个将军自然是想要打仗了,高一功这一段时间之内,已经将贵州料理的差不多了,此刻看见杨景新,只觉得杨景新脑门之上,就刻着两个字:“机会。”

他不想放过。

他说道:“杨少将军,这一件事情,事关重大,请杨少将军,将你说的东西写出来,你放心,如果朝廷西进,先锋的差事少不了是你的。”

杨景新跟着杨展,别的学到了没有不知道,但有一点却是学到了,那就是眼光,他知道,清军与夏军对四川的争夺,决计不会停止了。

杨景新也不怕夏军反悔。

杨景新在贵阳。

将他所知道的资料整理成册,高一功将这里的消息飞马报给张轩。

张轩在桂林知道消息之后,一时间沉吟起来了。

从张轩接见莫朝莫敬完之后,已经过了 小半年了。

时间也从武兴二年,到了武兴三年。

这一年来,张轩的变化很大。

之前张轩虽然主持民政,但都是浅尝而止的,但是这一年时间之内,张轩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做。

实际上却是深入了解了大明朝廷地方上的运作。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