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高杰入京(1/2)

第十一章 高杰入京 夏朝越强盛,邢夫人心中的不安,也就越多。

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劝高杰。

高杰有一段事情是对邢夫人言听计从,高杰能当机立断,将贺人龙卖给孙传庭,这一步,就有邢夫人的意见。

只是高杰后来,似乎觉得事业大。

对邢夫人的一些话,也就不大听了。

邢夫人也知道这一点,也就少说话。

只有高杰问她的时候才说。

“高郎。”

邢夫人说道:“罗家对我们不薄,纵然不看在老万岁的情分上,单单是当今对我们也算厚道了。

不过看当今的意思,恐怕迟早要削藩的。

郑芝龙商人习性,决计不会做亏本买卖。

“他看不到家中世镇福建的好处吗?

何以做如此决断?

大抵是摸着新帝的脾气了。”

“愿意用福建一省,给新帝卖一个好。”

“我不知道高郎心中是如何盘算的,我只说尽快,如果张轩横扫南方,将大明朝廷赶到了穷山恶水之中。

想来最多数年的功夫,南方抵挡,纵然将来不能将四川纳入版图。

而今局面之下。

也是也个南北朝的局面。”

“不管想做什么,都要尽早。”

高杰猛地坐起来说道:“如果我想打下南京当皇帝怎么样?”

邢夫人最怕高杰这个念头,听了高杰的话,身子不由的一抖,努力咬着牙说道:“我跟着。

自从当年从闯营出来之后,我就说过,这辈子你做什么事情,我都跟着。”

高杰听了,哈哈一笑,一把将邢夫人抱在怀里,一根手指顺着邢夫人的脸颊滑过,语气之中带着说不出是嫉妒,是消沉,是失落的感觉,说道:“我这一辈子,是没有皇帝命的。”

高杰作为统兵大将,对局势也是有清醒的认识。

他知道向要再上一步,如同罗氏那边开国定基,已经不可能了。

但是要让他放弃他近十万军,好几个府的地盘,乖乖交给大夏朝廷。

高杰内心之中,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很多时候,人们知道做什么是对的。

但是心中却有种种舍不得。

邢夫人心中一动,说道:“高郎既有此心,何不问问德宗法师?”

高杰心中一动,暗道:“对啊。”

明清之际,天下巨变,世事无常,生人转眼为死鬼。

种种变故,令佛教大为盛行,清廷自太后以下都笃信佛教。

甚至有顺治帝出家的传闻。

而在明廷之中,也有很多大臣见事不可为,退而为僧。

甚至以僧 人身份密集结社,图谋恢复。

而很多将领,似乎杀人太多了,都笃信佛法,以求救赎。

高杰就是其中之一。

而德宗就是一个有名的僧人。

高杰见了之后,与之谈论,大为信服,以老师称之。

第二日,高杰就去拜访德宗。

却见德宗在大雄宝殿之中做早课,檀香之味弥漫四野,夹杂着无数僧人诵经之声。

高杰仰观如来佛祖像,更是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不由的双手合十,低声念道:“阿弥陀佛。”

德宗做完早课之后,请高杰进去。

两人在佛前好似坐禅。

德宗说道:“居士此来有何事要问老衲?”

高杰说道:“老师料事如神。”

随即语气有些低沉,说道:“我前半辈子杀人无数。

而今虽然身居高位,但却有战战兢兢之感,我想问老师,我今后能幸免于祸吗?”

德宗老僧胡须早已白了,似乎有些道行,即便不言不语的禅坐在哪里,也有一个宝相庄严的意味。

德宗说道:“居士悔乎?”

高杰微微一笑,说道:“悔?

我有什么好后悔的,老师是不知道当年的陕西是个什么样子?

简直是恶鬼道重现人间,我总就是活下来那个?

即便重来一次,我依旧该杀人,还杀人。

毕竟我要活。”

“只是,只是不忍而已。”

德宗说道:“阿弥陀佛,居士一点慈心不灭。

足见居士有慧根。

居士如果归朝廷为郡王,拥兵在江北。

为朝廷所重。

然这不足庇护居士免于灾祸,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居士今后只需多做功德。

必可得天之佑。

善始善终。”

高杰说道:“老师,这如何为功德,我为佛祖重塑金身如何?”

德宗说道:“阿弥陀佛,非是佛祖爱金身,而是凡夫俗子爱金身,敬佛之道,在一诚字,只有心中有佛,即便是土像,木像又有什么干系。

我不敢引居士入此歧途。”

“居士位高权重,只需做事之时,想一件事情,此事可活人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居士只要时时刻刻存了此念。

必然天人庇佑。

灾祸自消。”

高杰拜倒在蒲团之上,说道:“弟子多谢老师指点。”

德宗说道:“阿弥陀佛,只希望你今后善修善持。

也不枉你称我一声老师。”

高杰说道:“弟子明白。”

高杰持礼甚恭,缓缓退出了寺庙。

回到家里思量许久,微微一叹,暗道:“我起兵南下,且不论此事成与不成。

徒造兵祸。

生灵涂炭。

又是何必,我而今贵为郡王,富贵已极,而后即便是作为大夏的富贵闲人,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且按安置郑芝龙的先例,我定然是入主枢密院。

也能为兄弟们谋个好出路。”

“既然如此,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高杰想明白之后,就一封奏疏上奏南京。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