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东城门外大阅兵(2/3)

不过武康出行,向来轻骑简装,从不用它开道。

杵门外风吹日晒,向来懒得包养,估计都腐烂了。

等回到成安,找朝廷更换,毕竟关乎颜面。

步兵对战结束,骑兵开始交锋,进退各五回合,各自回到位置,操演正式结束。

节目效果很好,军阵异常整齐,卫士精神抖擞。

李九怡然自得,群臣纷纷叫好,武康也拍手称赞。

卫士精气神十足,能够令行禁止,堪称百战强兵。

转念仔细想想,是唐初国情早就,民风异常彪悍。

百姓崇尚武力,国家崇尚扩张,堪称穷兵黩武。

采用府兵制度,就是全民皆兵,每丁分田百亩,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卫士若立功勋,享受特殊待遇,家属生活无忧。

所以平头老百姓,不排斥打仗,甚至心有向往。

军规也异常苛刻,有十七条禁律,共五十四斩刑。

点名不应答,集结时迟到,偷他人财物,逼淫妇女等。

不仅本人掉脑袋,还会连累家里。

武康窃以为,现在的大唐,就是军国主义。

两军演习结束,李九传下君令,检阅三军射箭。

射箭不是表演,马三矢步六矢,不能随意应付。

左右两军,军火为单位,骑兵先射击,每骑射三箭。

要求很简单,高速移动中,射固定箭靶。

不计较环数,两箭中靶,就算合格。

有专人监督,射中靶子,鸣鼓示意。

骑马射箭靶,说实话很难,必须职业骑兵。

骑射井然有序,武康全神贯注,很快扯出微笑。

五团骑兵射击,不合格的骑士,竟然不足半成。

飞龙阁爆发喝彩,众大佬心情愉悦,李九笑逐颜开。

轮到步兵射靶,规则类似骑兵,每人射出六箭,四箭上靶合格。

大唐的军队,战弓是标配,人手一张弓,配十五支箭。

折冲府的卫士,都能搭弓射箭,都能射杀敌兵。

当然比起弓箭队,还是略逊一筹,毕竟不是专业的。

结果大跌眼镜,不合格者,寥寥无几。

气氛推向高潮,三军山呼威武,李九放声大笑,群臣击节赞赏。

兵锋之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武康心思电转,很快了然于胸,卫士都能挽弓,唐律居功至伟。

唐律疏议规定,赌博是犯罪,但有种例外的。

用弓箭来赌博,朝廷非但不罚,反而大加鼓励。

唐律特别声明,射箭属于练武,就算博戏财物,也不违反法律。

所以民间百姓,军队里的卫士,为了尽情赌博,都会苦练射术。

某种程度上说,唐军的强悍,唐律是推手。

骑射演练完,卫士校场比武。

军火派出代表,按照顺序对战,火员摇旗呐喊。

所有的兵器,用油布包裹,不会伤人命。

蘸上生石灰,打在对方身上,会留下白色印记,以此判断胜负。

战鼓擂响,欢声雷动,比武激烈。

武康兴致很浓,欣赏校场武斗,很快陷入其中。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熟悉声音,马上转身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李九打量着他,扫到咽喉牙印,老脸有些尴尬。

捂嘴干咳几声,压低声音说:“新城脾气不好,变之你多担待。

昨日你阿姊,又找我哭诉,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啊。”

武康连道不敢,你们李家人,我得罪不起。

沉吟片刻,小声说道:“其实不怪她,长孙林的死,她迁怒于我。

如果能得原谅,别说咬几口,断手脚都行。”

李九十分满意,算你小子识相,我最疼漱玉了。

武康再次行礼,话语饱含歉意:“陛下日理万机,臣的琐碎小事,劳烦陛下操心,实在罪不可恕。

另外恳请陛下,原谅臣的阿姊,她很重亲情。”

睁眼说瞎话,她若重亲情,不会贬武家兄弟。

李九不置可否,煞有介事道:“媚娘素来稳重,可牵涉到你,会失去理智。

不过变之啊,别愁眉苦脸,等我有时间,会开导新城。”

武康诚挚道谢,心里却在吐槽,估计你的开导,狗屁用也没有。

漱玉最恨的,就是你和我,她不敢收拾你,只能收拾我。

冷暴力行为,更让人头疼,我替你背锅,你个杀千刀的。

李九斟酌片刻,解掉腰间玉佩,塞到武康手里:“爱卿郁结在心,最好发泄出来,今日讲武阅阵,就是最佳时机。

你摆下擂台,玉佩做彩头,挑战诸勇士。”

名贵羊脂玉,皇帝贴身物,彩头足够大。

武康不禁手痒,七八天的郁闷,是该发泄出来,否则得憋出病。

握紧玉佩,重重点头:“陛下口谕,臣不敢违抗。”

李九果断传令,战鼓再次擂响,全体卫士列阵。

武康身披战甲,来到校场中间,玉佩交给钱顺。

解下千牛刀,绸布捆刀鞘,长刀杵地上,标准的侍卫姿势。

钱顺高举玉佩,扯着嗓门大喊:“此乃陛下玉佩,是比武的彩头,左千牛府大将军,在此摆下擂台。

在场所有袍泽,谁都可以上场,打败我家将军,就能赢走玉佩。”

引起轩然大波,婺营带头呐喊,刹那引爆三军。

不到两分钟,来了挑战者,是个彪形大汉,看打扮是禁军。

双方互相见礼,大汉自报家门:“右屯营校尉,李大祚挑战。”

右屯营禁军,秒变啦啦队,无不呐喊助威。

李大祚受鼓舞,扎马步举横刀,咧嘴桀桀笑,满脸的挑衅:“素闻武大将军,每战身先士卒,堪比古之恶来。

大祚不自量力,敬请将军指点。”

楚神客端着盆,平郎手持绢布,刀鞘涂抹石灰。

等打开场子,武康双手握刀,刀身举过头顶。

一米七千牛刀,杵着像避雷针。

李大祚沉脸,阴阳怪气质问:“将军仪刀出战,且不取刀鞘,小看右屯营吗?”

都是血性汉子,右屯营炸开锅,纷纷高声叫嚣。

其实可以理解,刀鞘的重量,远重于油布。

千牛刀重三斤,刀鞘重二斤多,近六斤的重量,不是战场用的。

左卫大将军,张延师来到,现场很快安静。

现在的北衙禁军,编制还比较混乱,李九没成立羽林军。

禁军也没将军,校尉官职最高,吞营全部的军务,由诸卫将军检校。

张延师看武康,双眼闪过赞许,清清嗓子喊:“陛下有口谕,张某人不才,主持擂台比武。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