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长孙无忌被自缢(3/3)
规定嫁女受财数目,不许收陪门财。
变之和我说说,当初娶崔家女,拿了多少陪门财?”
亲卫哄堂大笑,武康嗤之以鼻,颇为自豪道:“告诉你老苏头,所谓的陪门财,半文钱都没拿,反收了许多嫁妆。
当初刚到婺州,是一穷二白的小子,夫人看上了我,和我私定终身。”
众人阵阵嘘声,显然都不相信,钱顺马上声援:“大佬说的对,我给大佬作证,婺州兄弟都能作证。
夫人找上衙门,当天就勾搭上了,众兄弟说句话啊。”
婺营整齐应诺,苏营嘘声阵阵,气氛很热烈。
老苏手拈长髯,煞有介事道:“崔氏慧眼识珠,对你情深意切,可不能辜负。
不过话说回来,世人以娶五姓女为荣,朝廷此条政令,怕是无济于事。”
武康深以为然,这就是个笑话,肯定沦为空文。
五姓七望通婚,外姓娶五姓女,需巨额的彩礼,称之为陪门财。
世人皆乐之不疲,巨额彩礼娶到的,大多是庶出女子,小晴这样的嫡系,基本不嫁外姓的。
想起出征前,和同僚聚餐,李洋的愁眉苦脸。
他老子李义府,为他向崔家求亲,崔家直接拒绝,根本就不考虑。
估计老李怀恨在心,恶意上书报复,才有此可笑的政令?
感觉很没意思,也和我没关系,于是转移话题:“咱们离开关内,不走丝绸之路,却走茶马古道,到底为什么?
老师您说实话,是不是有密旨?”
老苏微笑,淡淡说道:“去年远征西域,吐蕃攻打吐浑谷,破我朝诸羁縻州。
等到了年底,禄东赞来长安,带来重礼和谈。
要求我朝承认,吐浑谷归他们,同时请求和亲,都被圣人拒绝。”
有这么回事,想到大朝会上,吐蕃副相的挑衅。
沉思良久,小声说道:“我有很强预感,思结部都曼反叛,可能是吐蕃煽动,为报复求亲的失败。”
苏定方点头:“不仅如此,咱们出征前,吐蕃大举进攻吐浑谷,又占据大片土地,并层层设防。
估计要不了多久,朝廷会攻略吐浑谷,所以绕道先行查看。”
武康不禁懵逼,您老胆子真大,咱们千余骑兵,若遇吐蕃大军,铁定倒大霉。
万能的佛祖啊,这个老家伙疯了,希望您老保佑,别遭遇吐蕃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