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三回 一剑败三魔 宝玉明珠藏相府(4/6)

孟坚尴尬得很,可又不能再发脾气,桂仲明也上前来劝,孟坚叹口气道:“两位陆大爷武功真高,这两位达官武功更高,武威镖局得保声名,全靠你们。

回去我就禀告家父,把镖局歇了。

然后再酬谢各位。”

他这说的可是真话,他眼见今日诸人,武功一个比一个高,不禁心灰意冷,再不想吃这口江湖饭了。

两陆微微一笑,将事揭过。

桂冒二人,随便捏了个假名,寒暄几句,也待告辞,另走小路。

陆家兄弟却拉着不放,力劝他们一道,同路进京。

桂仲明瞧了冒浣莲一眼,冒浣莲忽慨然说道:“既然两位这样热心,咱们就叨光托荫吧。”

两陆大喜,立刻让出两匹马,修好大车,就请桂冒二人一同上路。

一路上两陆拿话套问桂冒二人,冒浣莲机灵得很,含糊应过。

她拿话套问两陆,两陆也含糊应过,问得紧时,只是答道:“到了京城,我两兄弟自当请尊驾到我主人家中,赔罪道谢。”

冒浣莲知道“交浅言深”

,乃是江湖大忌,也就不再追问下去。

至于孟坚,则一路默不作声,兴趣索然,虽然满腹疑团,却不愿开口说话。

走了十多天,到了北京,桂仲明见城墙高峻,西山巍峨,宫殿连云,屋宇栉比,端的是雄伟壮丽,气象万千。

他久处深山,几曾见过如此景象。

正自心胸舒畅,眼花缭乱之际,忽听孟坚冷冷问道:“陆大爷,镖已押到京城了,请问在哪里交卸?”

陆明扬鞭一笑,说道:“纳兰相府!”

孟坚吃了一惊,反复问道:“纳兰相府?”

陆明又微微笑道:“正是纳兰相府。”

孟坚沉着脸道:“那么两位是相府的教师爷了。”

陆明陆亮同声说道:“不敢!”

孟坚心中愤怒,口里可不敢说出来。

陆明何等老练,早已看出,急忙陪话道:“不是我兄弟俩故意戏耍老哥。

这是我们相府师爷的主意。

我们只是依令而行。”

冒浣莲问道:“那么这三十六位少女,也是相爷买的了?”

陆明道:“正是。

相府的师爷叫我们出面,央求南京的童镖头,转请贵镖局保护,就是怕路上出麻烦,所以借你们的镖旗镇压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强盗。”

孟坚“哼”

了一声,想道:“原来你们只是把我们看做纸糊的姜太公,顶看不顶用,只可用来吓小鬼的。

真正碰到硬把子,还得你们两兄弟出阵,所以你们不动声色地跟在车旁。

只可惜真碰到硬把子时,连你们俩也抵挡不住。”

他拨转马头,拱拱手道:“按规矩,我们该亲到镖主家里交卸,但相府门高,我辈小民可不敢进去。

两位教师爷替我们美言一句,这镖你们自己去押回吧。

我孟坚领情了。

说罢,对桂冒二人,再深深一揖,表示谢意。

不听劝阻,拨马便走。

他心中对二陆和童镖头都很不满,只是深深感激桂冒二人。

桂仲明见他负气而行,心中暗道:“这人倒也是个血气男子。”

他拉着冒浣莲正想告辞,陆明却又上前拦阻道:“这次多得两位兄台出手,小弟交浅言深,如两位兄台未有落足之处,就请到相府里去谋个差事如何?”

桂仲明怫然不悦,几乎就要发作,不料冒浣莲却是喜形于色,连声笑道:“多得两位教师爷关照,我们也不客套推辞了,若然得在相府安身,那可是求之不得!”

桂仲明猛然会意,立刻装出笑容,连声道谢。

大车在京城街道上长驰而过,向相府前行。

路上冒浣莲再问相爷买这三十六个少女干嘛?

陆家兄弟这时已把两人当做自己人,不再隐瞒,告诉他们道:“这三十六个少女都是相爷暗中请人在苏杭两地搜买的,有些是出名歌女,但大多却是贫寒人家的标致女儿。

也难为买的人选得个个都是这样如花似玉。

至于为什么买的,那我们可不知道了。”

列位看官,你道是为什么买的,说起来却有一段故事。

原来纳兰容若虽是当时第一才子,尤以词名冠于全国,他的父亲纳兰明珠,却是个不通文墨,庸俗不堪的人。

他仗着是宗室内亲,又善奉承,从部曹微职一直升到当朝的大学士(宰相)。

他见顺治和康熙两个皇帝都很注重文学,便暗地里招纳了许多文人供养在家,做了许多文章,冒充是自己做的,献进宫去,博取皇帝欢心。

纳兰容若自幼在许多人才熏陶之下,加以天资聪敏,因此年纪轻轻,便成一代才子。

康熙皇帝和他年龄相差不远,见他如此才学,宠爱异常。

因此有人说,明珠之能做到大学士,得他儿子之力不少,可算是官场一件异事。

有一天纳兰明珠陪着康熙在西书房闲话,说起庄子南华经里的一段故事,记不清楚,叫内监取书来查,那内监错拿了老子的道德经,康熙跺着脚骂道:“蠢虫!”

又叹口气对明珠道:“这班蠢物真是讨厌,从来说的‘红袖添香夜读书’多么有趣,朕富有四海,就是缺乏那么几个冰雪聪明的女孩替朕添香夜读。

想那南唐李后主,虽是亡国之君,却有大小周后,娴熟词章,精通音律,风流韵事,万古流传。

朕反而比不上他呢!”

明珠听了,因事涉内廷,不敢作声,但心中却有了一个打算。

明珠回府之后,想起苏杭二州,山川秀美,灵气所钟,素多美女,立刻打发家人到苏杭一带挑选那些体态苗条,面貌清秀的标致女孩儿,准备收在府中,请文人学士教会诗书,琴师舞娘训练歌舞。

训练成功之后,再偷偷献给皇上。

但明珠为了沽名钓誉,不敢公然以相府之名,请地方官派兵护送。

因此,才由相府的师爷定下计策,叫陆明陆亮两个武士出面,转请武威镖局,护送来京。

陆明陆亮将三十六名少女,送到相府之后,明珠自然十分高兴。

但因他一心盘算怎样训练的事情,对陆明陆亮保荐桂冒二人,却不耐烦细听下去,随便把手一挥,说道:“既然你有两个朋友要进来,就安插他们在园子里看园吧。”

这个差使,等于仆役,两陆对桂冒说及,都觉不好意思,却不料二人一口就答应了。

桂冒二人进了相府之后,一心想见纳兰容若,好探听张华昭的消息,不料一连两三个月,都没见着。

看守花园,又不能随便出去,闷得桂仲明什么似的。

冒浣莲虽然不时安慰他,但想起吴三桂举事之后,外头大局不知如何,亦是不禁心焦。

春来春去,转瞬到了榴花照眼的五月。

一日清晨时分,桂仲明被遣去监督修理园子的工人,冒浣莲一人独自在花径徘徊,不知不觉,通过假山石洞,来到了园子深幽之处,只见林木葱郁,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两边飞楼插空,雕栏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梢之间,景色美丽极了,也幽雅极了!

冒浣莲心中暗道:“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这话说得果是不错!”

正呆想间,忽听得有音乐之声远远飘来。

她不觉循着乐声寻去,绕过几处假山,只见面前豁然开朗,一面水平如镜的荷塘横在面前,池塘上千百朵红莲,都已开放。

四面红莲围绕中,池中心又有几十朵特别盛开的白莲,宛如素衣仙女,立在水中央。

池塘周围有白石为栏,池上有小桥九曲,蜿蜒如带,直通到池中的一个小亭。

上面有几个舞娘翩 翩起舞,亭中有一个少年公子,独自弹琴。

那几个舞娘,就随着琴声,且歌且舞。

冒浣莲妙解音律,远听琴声,只觉一片凄苦情调,不禁呆了。

心想:纳兰容若富贵荣华已到了顶点,年纪轻轻,才名绝代,更是古今罕见,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她不觉步上小桥,向池塘中央的亭子走去。

走到一半,亭上歌声戛然而止。

只听得纳兰容若说道:“这一首不宜合唱,只宜清歌,紫菊你给我按谱唱吧。”

说罢,又弹起琴来,根本没注意到有人走下小桥。

冒浣莲听得“紫菊”

二字,觉得这名字好熟,正思索间,琴声已起,其声凄苦,比前更甚,宛如三峡猿啼,鲛人夜泣。

一个少女,面向纳兰,背向浣莲,按谱清歌。

歌道: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