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廿二回 嵫阳岭煦炀施邪术 二仙洞云策乞真人(2/5)

殷浩把盏饯行道:“贤弟此去,须要仔细。

若那四条好汉肯降时,便请上山同聚大义;若执迷不悟,再做道理。”

谢云策接过酒盏一饮而尽,掷盏于地道:“哥哥放心,小弟此去,定不辱没了梁山泊名头!”

说罢,攀鞍上马,引着人马浩荡荡往兖州进发。

殷浩等人在滩头望见人马去得远了,方才回寨。

哪十七员头领?乃是:

彼威宁党梦晗,迅捷神宋晨豪,勇子龙沈峻熙,扶风鸱韩昊旭,巧哪吒裴智俊,乾艮刀姜云星,小彦章邢彦钦,铜锤将龚辰骧,猛将士樊星,双刀邓景耀,玄刀符将周循晨,监兵神君虞逸晹,小温侯吕扬方,冲阵恶鬼刘仝超,银枪游侠郁澜涛,过仁贵黄文铭,筱金花谢熙涵,筱孝烈顾怡筠。

当下谢云策当下点起三军,皆披坚执锐,马摘鸾铃,人衔枚,马勒口,星夜催趱人马,奔兖州嵫阳岭来。夜住晓行,疾赶四五日,早望见兖州境界。远远见一座山岭,生得险恶。原来这山相传昔日大圣菩萨曾在此山降妖,与那白狼精斗法七日,终将妖魔镇压在此。只因当时狼嚎震天,故此人称狼嗥山。后因山南向日,四时和暖,日照充足,官府重塑地舆,遂改称嵫阳岭。看那一座山时,端的是一处好去处,但见:

嵯峨矗矗冲霄汉,崒嵂巍巍碍碧空。怪石乱堆如猛虎,苍松斜挂似飞龙。岭边野鸟啼声切,涧下流泉响叮咚。千仞壁立猿难越,万丈渊深鬼见愁。正是:藏龙卧虎神仙境,聚义屯兵好战场。

有诗为证:

云遮峰顶日,霞映林中光,

曾闻菩萨法,山名万古扬。

云策等众将引大军直抵嵫阳岭下,便教三军在山前五里处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一面差探马先去打听虚实,早有山上哨探飞报入寨。

云策闻报,便令军士摆开鸳鸯一字阵势。

这阵法端的精妙,攻如雷霆,守似铁壁。

只见云策身披素白战袍,内衬锁子连环甲,腰间悬着虎头镔铁锏,手中挺一杆灭天吞虎枪,威风凛凛,当先出马。

左右两员猛将,左边是勇子龙沈峻熙,右边是扶风鸱韩昊旭,这两个都是梁山泊上数一数二的好汉,有万夫不当之勇。

背后紧随着一十五位梁山头领,各执兵刃,杀气腾腾。

云策、峻熙、昊旭三将勒马阵前,不多时,只听山上金鼓齐鸣,杀声震天,一彪军马卷着尘土飞奔而下。当先撞出两员好汉,左边那汉子生得面如黄蜡,细眉鼠目,满腮黄须倒竖,膀阔腰圆,胸前刺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青龙,腰束狮蛮宝带,身长七尺四五,年方二十七岁,手中抡一柄八卦金蘸斧,寒光闪闪。背后喽啰高擎一面大旗,上书‘震天斧’三个大字,端的是威风凛凛。

这好汉乃是京西南路金州人氏,姓牛,双名世魁,表字文弼,乳名唤作牛娃儿。

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他本是将门之后,祖上曾在边关为将,传到父辈时家道中落。

此人更兼生就一副侠义心肠,专好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那年闻得家乡有个唤作灵山的去处,盘踞着一伙强人,时常下山欺压良善。

这牛世魁怒从心上起,竟独自提斧上山,单枪匹马将那一伙贼人尽数剿除。

后闻得结义兄弟雷寿晖在绿林中聚义,便将家财散尽,径去投奔。

只因他使一条八卦金蘸斧,使得三招绝技砍、劈、挥,恰似当年程咬金那‘小鬼剔牙’、‘劈脑袋’、‘掏耳朵’的三板斧,端的厉害,因此江湖上都唤他作‘震天斧’。

有八句诗单赞世魁的好处:

八尺身躯挺若松,银甲闪耀映日辉。

利斧在手斩群魔,英勇无畏入虎穴。

骏马奔腾踏尘烟,千军难挡气势雄。

安康境内传其名,土匪闻风心胆寒。

亦有小诗赞曰:

金州牛娃儿,豪气冲云天。

一斧震山河,侠名万古传。

右边那好汉更显凶恶,怎生模样?但见:

面如锅底黑,目似铜铃大。血盆口赛过城门,钢牙利似狼牙。半掩铁甲露右臂,臂上刺青白虎张牙舞爪。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各有三百斤重,舞动时呼呼风响,恰似雷部神将临凡。胯下千里烟尘驹,四蹄翻盏撒钹,日行八百不费力。

原来这好汉,姓雷双名寿晖,祖贯河南溪口村人氏。

这厮自幼便有千百斤神力,十二岁时在元霸祠前耍子,单手提那三百斤金锤,浑如捻灯草一般。

恰遇个游方道人见了,喝彩道:“真乃天神下界!”

遂收为徒弟,传授十八般武艺。

后来投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下,冲锋陷阵,立下许多战功。

叵耐那贪官克扣军饷,这雷寿晖性如烈火,三拳两脚结果了长官性命,连夜逃上嵫阳岭落草。

因他使一对擂鼓瓮金锤,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性情刚烈,江湖上都唤他做“烈虎痴”



正是:锤震山岳惊神鬼,性烈如火真虎痴!

有首诗单赞寿晖曰:

擂鼓双锤重八百,跨下龙驹镇关隘。

胆大无畏当先锋,延安兵营显锋芒。

身姿高大威猛壮,强胜当年赵府王。

兖州皆唤万人敌,今世虎痴乃寿晖。

亦有小诗赞曰:

锤开山岳裂,性烈鬼神惊。

虎啸风云动,痴心义字明。

双锤震八荒,烈胆赛关张。

虎痴名四海,义气贯天罡!

忽听得三通鼓响,号角齐鸣,中军阵门开处,簇拥出一员骁将。

怎生打扮?

但见:面如傅粉,唇若涂朱;目似朗星,眉分八彩。

身长八尺二三,威风凛凛赛天神,杀气腾腾惊鬼魅。

头上戴一顶乌金五龙闹珠冠,身上披大叶龙鳞甲,外罩猩红团花战袍,迎风飒飒作响;腰间悬一口七星宝刀,足下蹬飞云战靴,脖挂一枚翡翠亮月玉,寒光射目。

手中使一条狼牙棒,重七十余斤,舞动时呼呼风响;胯下骑赤兔追风马,嘶鸣似霹雳,四蹄翻盏撒钹。

端的是:性急赛过霹雳火,威风压倒杨令公!

此人乃嵫阳岭之主,姓杨名成瑞,表字明进,籍贯洋州人氏。

祖上三代俱是军汉出身,据说其祖上乃杨坚之后,成瑞自幼习得弓马娴熟,又通晓孙吴兵法,本欲求个功名出身。

叵耐时运不济,乡试三场皆名落孙山,后改考武举,夺得洋州武解元,除授洋州兵马都团练使。

在任二载,眼见文官贪财,武将畏死,朝廷纲纪废弛。

这年押解花石纲上京,途中遭遇大雾迷途,致花石纲被强人劫去。

杨成瑞自思无颜回见上官,又恐朝廷问罪,只得弃官而走。

后闻得嵫阳岭广纳贤士,便去投奔入伙。

那雷寿晖见他年长知礼,又通晓兵法,遂推让寨主之位。

因他使一杆狼牙棒,马上功夫了得,江湖上都唤他做“灵焰麒”



有诗赞成瑞的好处:

性情豪爽赛索超,行事作风好秦明。

急于冲锋当厮杀,暴火雷霆无人及。

一心报国杀贼胆,精通兵法懂韬略。

手中一杆狼牙棒,关中人氏是成瑞。

亦有小诗赞曰:

赤焰卷沙场,狼牙破万钧。

龙鳞映日耀,赤兔逐风奔。

性烈如霹雳,威名震三军。

杨家枪法在,谁敢挫其锋?

且说那杨成瑞身后立着一人,怎生打扮?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