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走出去,走向更大的市场!(1/2)
就算是李芳芳,她都没有想到,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个消息。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很多人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要知道,吴祥可是公司资格最老的老人了。
如今,竟然直接去管理一个加工厂。
这……实在是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能,萧瑟是最明白的了,不过他并没有说话。
吴祥突然这样,很多人心里多少都有点悲伤的感觉。
刘飞如今,是不是在狡兔死走狗烹了?
“刘总,这是为什么啊?”
第一个问这句话的,是李芳芳,这位吴祥的得意门生。
从几年前,吴祥就一直在教导提拔这个姑娘。
小姑娘这些年,成长的太多太多了。
从当初的普通员工,一直到分区经理,区域负责人,大区负责人到最后的家家乐决策人之一。
她一步一步的走上来,却离不开老吴的提携。
可以这么说吧,没有吴祥也就没有李芳芳的今天。
因为,她可以说是吴祥亲自带出来的。
如今,她稳定了,也出师了,可是老师却退了。
这种消息,怎么说都顶不住受不了。
刘飞微笑的看了一眼李芳芳,随后也看了看沉默的会议室里面的人。
“行了,这件事是吴总亲自找我说的。
年纪大了,不适合坐在重要位置上了。
所以,吴副总如今专心管理加工厂的事情。
就这样吧,咱们现在正式开会。”
刘飞的话,不容置疑的。
所以,他这么说了也就这样了。
“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咱们四海集团的产品要不要走出去,怎么走出去。
北极熊,鲜朝,矮子国,还有香江东南亚一些地区,都在有人找上门来。
如今这些人,我一个没见也是一个没有回复。
今天第一件事,商量一下咱们要不要走出去。”
要不要走出去,走到整个亚洲市场上面去,这件事确实是四海集团的大事。
走出去,那么就意味四海集团呀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了。
不走出去,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
不然,四海集团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大华这个市场了。
不管怎么做,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在是有点对不起集团如此之好的产品了。
市场部部长直接开始了,反正这样的会议大家一起讨论根本没什么顾忌的。
“刘总,我觉得确实需要走出去了。
如今,既然他们找上门来了,那么这就是最好的时机。
如今,大华的市场除了北方,可以说整个南方都被我打下来了。
而北方如今,真的不是一个好时机。
所以,国外市场就是最好的机会。
如果,如今咱们想办法走出去,那么说句实话等到集团想要进入北方,可以说是一种大势碾压。
所以,我赞成!”
既然有人决定走出去,那么就一定有人反对的。
这不,家家乐这边的一位负责人说话了。
“我不赞同,如今国内还有大把的市场等待着我们。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如今这句话换一个用法,做大必先根基稳。
我觉得,至少要等到家家乐把控了整个南方再来考虑合适一些。”
“是的,我也这么觉得。
南方市场还有很大,所以我们如今应该稳重行事。”
“不对不对,机会如此之好,而且发展国外市场,和咱们国内同步进行并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不是我说,如今集团的养殖基地刚刚交工,咱们根本没有产品来满足市场。
产品产量跟不上,发展再多市场有个屁用啊?”
“那可说不定,和这些人合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前期的商量调查,然后还有各种准备,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真的算下来,刚好可以无缝对接年底的产品过多情况。
还有,咱们如今寻求市场,属于咱们挑客人。
一旦产品产量过来,到时候就是对方挑选我们了。
所以,按我说的如今机会正好。”
刘飞皱着眉头,听着会议室突然吵成了一团。
他并没有说话打断,而是一直在认真的听着。
萧瑟,林森,岳山等人也在认真听着。
“萧总,这事儿您也给点意见啊!”
萧瑟喝了一口水,然后咳嗽了一下。
“各位,要我说如今公司确实可以先派人和他们接触了。
公关部的人,可以先和他们谈一谈了解一下。
这个并没有什么坏处,同时我也觉得确实需要走出去了。
如今,家家乐想要走出去困难无比或者根本不行。
所以,咱们要做的就是只能产品走出去。
我听说,刘总这边如今老刘猪肉的二次开发已经定下来了。
而且,加工厂明年年初就要完工了。
同时,明年上半年,养殖基地的第二期工程就要交工。
到时候,养殖基地的产量将会大大的增加。
不说别的,一次性关满两三百万头育肥猪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虽然市场做大了。
可是,咱们也不可能说一天光卖猪肉卖几万头吧?
所以,产量过多是肯定的。
而这也是刘总弄出来这个加工厂的具体原因。
加工厂到时候,生产的火腿,罐头,还有火腿肠之类的,必然也要走出去的。
所以,要我说如今时机到了。”
萧瑟说完以后坐下来了,他的话分量更重了。
随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岳山竟然也站起来支持萧瑟。
我晕,这可是破天荒的一次了。
“我这次支持萧副总的建议,是时候走出去了。
如今,我们集团就在棒子国有那么一个市场。
可是,一叶知秋啊,咱们的产品确实需要走出去了。
不然,一直在国内就如同一条巨龙,正在浅滩一样,施展不开手段。”
刘飞默默的点点头,并没有急着说话,准备继续听下去。
不过,似乎此刻基本已经定位了。